民国时期正月里的其他日子

笑谈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日子是分为初五以前和初五以后的。因初五称破五,到了这一天,年就算告一段落了。在正月里所做的多是些吃、喝、玩、乐的事,年没拜完的要继续拜,亲戚之间也要互请吃年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初二这一天没什么太多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初三在有些地方被认为是穷鬼日。前几天所积攒的垃圾这时被一并清除出去,如前所述。在有的地方还要放几声鞭炮,称之为“送穷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初四在有些地方被认为是神回家的日子,要准备一些牲礼来奉祀灶神,叫“等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初五,俗以初五为财神诞辰的日子(北方也有在初二的),到了这一天,凡希望财运亨通的人们都必须备牲礼接神,有的商家店铺就在这天开张以示吉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初六,在有些地方以初六日为出嫁的女儿归宁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初七,古时以初七日为人日,据东方朔《占书》上说:“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朝则灾。”此语虽不可信,但却有此俗流于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初八晚上,人们会在自家门口或街道上点灯烛以祭星辰,这种习俗来源于对星辰的崇拜。许多地方也会在初八举行庙会,有各种表演、小吃和商品出售,一些商家和饭馆也会选择初八这一天开业,取“发”的寓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初九这一天初认为是天生日,即玉皇大帝诞辰的日子,所以各种祭拜是必不可少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初十称为十至,有些地方以次日为老鼠娶媳妇的日子,各家都要蒸糕或者煮小米饭,撒在各处给老鼠吃,还要焚香祷祝免得老鼠来打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过了初五比较热闹的日子就数元宵节了。有些地方是从正月十二、三便开始的,一直闹到正月十六才停与。正月十五俗称上元节,这是道家的说法,与先前和佛俗有关的节日意义倒不同了。上元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合称为三元。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元夕节,总之都是第一个月圆的意思。这一天在贵阳地区初认为是“过大年”,其意义同过除夕夜差不多,也要焚香祭祖拜神的。在其他地方虽没有“过大年”说法,但也要祀神的,这就不必多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