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 谷日 祭星

赵永红

<p class="ql-block">  年节篇</p><p class="ql-block">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传统文化资料(年节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p><p class="ql-block"> 【年节流水账】</p><p class="ql-block">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传统。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所以2025年的春节,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因为它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这一特殊的背景,使得2025年的春节在以往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庆祝氛围。</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一的爆米花、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二月二,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p><p class="ql-block"> 进入腊月,意味着春节也就不远了,年味越来越重,热热闹闹的“年”就要开始啦。一进腊月门,便有过年来。从腊月初一开始,人们就为过年忙活了。这一天要爆米花,取意祛百病。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作为节俗来讲,过了腊八节,“过年”就由此拉开了序幕。接下来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不“小”,从这天开始,就完全进入了“春节时间”。民间《腊月歌》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之后,从正月初二一直到二月二,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活动,过年忙个不停。按着这个节奏,跟着我过年吧!</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正月初八 谷日 顺星节</p> <p>  农历正月初八是“顺星节”。顺星又叫“祭星”、“本命星”。这一天,平遥民间有祭拜顺星的习俗,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平平安安、顺顺当当。</p><p> 传说这一天为众星下界之日,所以制蜡烛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即顺星),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事事顺心!一顺百顺&nbsp;!</p> <p>  是日晚间,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nbsp;“祭星”的具体做法是,用白面做成一个个小杯状的面团,摆成“卐”形图案,再用纸卷成捻,上蘸油,放入其中点燃(后用蜡烛替代)。</p><p> 关于灯盏数,一说需要燃灯七七四十九盏,也有点二十八盏的,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天黑后,待星星出来,以北斗为目标祭祀,隆重燃放鞭炮并摆贡“祭星”。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一同焚化,祭祀完成。也有说祭星仪式需摆108盏,或者49盏,最少9盏,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罗侯和计都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灯碗形似小小高脚杯,有泥质的也有铜质的,内放豆油,灯捻用“灯花纸”捻成。</p> <p>  祭祀用一张牌位,上写“&nbsp;奉供&nbsp;南斗六郎&nbsp;北斗七星&nbsp;九燿星君&nbsp;二十八宿&nbsp;满天星斗老爷之神位”。</p><p><br></p> <p>  贡品是加入豆腐、粉条、核桃仁、花生仁面汤熬煮的“素面茶”,放在院中正中受祀。</p> <p class="ql-block">  赶紧行动吧!祭星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