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欧书(下)

观澜雅集

<p class="ql-block">  如果把楷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重新放回到从汉末到隋唐的六百多年时间中去看,无论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笺牍之作,还是以北魏书体为代表的碑版之作,都对欧体书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欧体书在笔画险峻多变上深受王羲之书艺的影响,每笔点画横放竖出都是笔力凝聚,转折处又多变化;而在字形结体布局上又到处有北魏碑刻书体的影子,界格方正,结体严谨,工整稳健,紧凑中又不失疏朗。</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书法史上,无论是评价何种书体和哪位书家,书艺评价首要是看是否是独创一体,还是随众跟学。能独创一体者廖廖无几,而随众跟学者则是车载斗量。由此便知,欧阳询的欧体楷书,可以说是汉末钟繇以来最伟大的楷书创体者,与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共享唐代楷书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