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世界上最宽阔的瀑布,地球上最漫长的山脉;这里的广袤大地上物产丰富、精彩多样的自然景观;这里是探戈的故乡,这里的人们信仰着足球;这里是地球上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度,最大油量的飞机无法直接到达…”</p><p class="ql-block">2018年G20阿根廷峰会举行前夕,央视播出的系列纪录片《魅力阿根廷》。通过纪录片的精彩演译,直观感受到地球另一端那个遥远国度呈现出的无穷魅力:历史传统与现代节奏交织、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融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追随着《魅力阿根廷》的脚步,来到了阿根廷,来到了阿根廷的心脏——布宜诺斯艾利斯,简称布宜。它是阿根廷的首都,阿根廷和南美最大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在南美洲,没有第二个城市像阿根廷的布宜市这样富有欧陆风情:这里既有豪华富丽的现代气象,又有浓郁热烈的怀古意味;既有典雅浪漫的欧洲情调,又有古朴神秘的南美风情。她如同一位集古典与现代、欧陆与美洲特色于一身的超级美女,不断向世人展示她的万种风情。</p> <p class="ql-block">七九大道(七月九日大道)是世界上最宽的马路,约130米宽(16车道),是纪念1816年7月9日的独立而得名。</p><p class="ql-block">七九大道的南端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白色大楼——阿根廷劳工部大楼,这里曾是阿根廷人民备受尊敬的国母贝隆夫人工作过的地方,贝隆夫人的头像在大楼顶部的南北两侧都有。</p> <p class="ql-block">七九大道上的最中心、共和国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方尖牌,是布宜(BA)的地标建筑。高6.75米的方尖牌是为庆祝布宜建立400周年而建,这里是阿根廷国旗在布宜第一次升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布宜的天空下,方尖牌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阿根廷的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承载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和发展。</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方尖牌沿着一条东南方向的道路一直走,来到了五月广场…</p> <p class="ql-block">五月广场建造于1580年,与布宜这座城市同一年代诞生,记载着阿根廷几百年来的各种政治时期和运动。广场以“五月革命”即1810年5月阿根廷人民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斗争命名的,不仅是布宜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阿根廷共和国独立的纪念地,是阿根廷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五月广场中心矗立着13米高的金字塔尖型纪念碑,是为纪念1810年5月革命中献身的爱国志士而修建,塔顶塑造了自由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永远都是独处不群的玫瑰,</p><p class="ql-block">永远都是玫瑰中的玫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如同诗人笔下的玫瑰,阿根廷总统府的别称正是“玫瑰宫”,坐落于五月广场的东侧。有人说它是西班牙洛可可建筑风格,有人说它是意大利建筑风格,有漂亮的拱廊和罗马柱。而最让游客们津津乐道的是它的外墙刷成了漂亮的粉色,于是就有了“玫瑰宫”这个别称:看来在阿根廷,不仅仅是诗人,连政府机构都如此浪漫。</p> <p class="ql-block">玫瑰宫正门前骑马者雕像,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五月革命领导者之一、国旗创制人贝尔格拉诺将军。</p> <p class="ql-block">当年,阿根廷人民备受尊敬的国母前总统贝隆(埃薇塔)夫人,已经病入膏肓的她在玫瑰宫大拱门上方的阳台上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留下了历史性的一刻。那句“如果我为阿根廷死去,请记住,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感动了万干人,轰动和震撼了整个阿根廷。</p><p class="ql-block">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生命短暂的贝隆夫人仍在阿根廷人民的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的地位。纪念她的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和电影《贝隆夫人》经久不衰。为纪念她去世60周年,2023年阿根廷推出了印有贝隆夫人头像的纸质钱币。</p> <p class="ql-block">五月广场的北侧,布宜的主教座堂,它也是布宜最大最古老的教堂。大教堂正立面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风格,教堂前立面有12根高大的圆柱,象征着耶酥的十二位门徒,上面的三角形屋脊中雕刻着圣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其内部保留了18世纪珍贵的雕塑和祭台装饰,以及丰富的新文艺复兴和新巴洛克装饰。</p> <p class="ql-block">主教座堂的前廊下有一个圣马丁将军的纪念碑,1950年为纪念圣马丁将军逝世100周年而在此点燃了火炬,直到现在依然在熊熊燃烧,象征着阿根廷的自由之火,也被称为“阿根廷火焰”。</p><p class="ql-block">火焰下放写着“这里安放着圣马丁将军和独立战争中其他无名英雄的遗体。向他们致敬吧!”</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的民族英雄、南美解放者圣马丁将军的陵墓就安放在大教堂的大厅里,阿根廷卫兵持抢24小时守卫着圣马丁纪念堂。</p><p class="ql-block">在大教堂参观时恰遇卫兵换岗,我们全程观摩了卫兵的换岗仪式,甚感威严、神圣,令人敬佩为之感动!</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向世人传递着阿根廷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是阿根廷重要的宗教圣地,也是了解阿根廷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五月广场西侧那醒目有着漂亮拱门的白色建筑,典型的西班牙风格,是殖民时期的市总会和总督府,现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五月广场为布宜早期的市中心地区,它就像一个圆的圆心,周围很多漂亮的不同历史时期包括殖民时期的各式欧式建筑围绕着它铺陈开来,如老市政厅、老歌剧院等…</p> <p class="ql-block">绕过五月广场的玫瑰宫向东,那里是大海的方向…</p><p class="ql-block">马德罗港口,游艇和商场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停靠在这里的“萨米思托号护卫舰”。它是一艘阿根廷南极探险帆船,也是二十世纪的一艘训练船,航行于七大洋中。这也是一艘漂亮的三桅帆船,建造于1890年,在经历了37次远航后于1960年退役,停靠在这里成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老式的海军战舰,升起的风帆,侧舷遍布的大炮,若张起那白色风帆,就可随时准备出发…</p><p class="ql-block">遥想在大航海的冒险年代,木质的帆船穿过茫茫大西洋,九死一生,将欧洲“文明”带到了美洲大陆,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杀戮和后来的殖民主义,于是南美洲的反抗此起彼伏…</p> <p class="ql-block">布宜是座古老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城市。马德罗港区,是布宜最新开发的市区,位于古老的海港港区中。新式的建筑混合着旧式风格,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p><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看见很多昔日以旧砖建成的仓库被别出心裁地改造成具有现代感的L0FT、办公室和高级洒店及餐馆…</p> <p class="ql-block">港区其中的一个亮点是一座全长160米横跨两岸的名为“女人桥”的白色斜拉桥。桥的造型很像一只高跟鞋,但设计师是按照一对正在跳探戈的情侣的形象设计的:白色的桅杆象征着男士,桥梁象征着女土。当有船经过时,整座桥会以桅杆下的桥墩为轴90度转动,犹如一对舞者在翩翩起舞。据说这位西班牙设计师在观看探戈舞表演时获取灵感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布宜是探戈的发源地,探戈在这里是深深扎根于草根的艺术,他们对探戈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探戈的旅律在布宜的空气里弥漫着,常常无意间,传来一阵音乐,身边的那对普通路人会翩翩起舞,跳出一段探戈舞步来。这不,我们在女人桥上散步时就遇上此情此景。</p><p class="ql-block">布宜的生活节奏悠闲,阳光下的人们沉浸于探戈的旋律中,享受生活的每一刻…</p> <p class="ql-block">布宜是怀旧和放遂之地,探戈是它的灵魂,是这座城市的背景,是民族精神和人生哲学。探戈流淌在布宜人的血液里,这充满忧伤和热情渴望的舞蹈成为了阿根廷灵魂的象征! 走在布宜的街头,看着奔放的探戈,欣赏着风格各异的城市建筑和雕塑,你会感到一股浓浓拉丁气息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这次在布宜的旅程中最为遗憾的是:位于七九大道边的探戈剧场,由于剧场时间的调整,我们错过了一场顶级专业的探戈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从五月广场往西,沿五月大道走到尽头,便来到了国会广场,布宜最大的广场。</p><p class="ql-block">广场矗立着著名的两届议会纪念碑(1813年制宪会和1816年议会),两会的的立法工作成功为后来的阿根廷独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顶部是象征阿根廷共和国的青铜雕像:一个女子右手握着象征胜利的月桂树枝,左手扶着犁杖表示勤劳的阿根廷人民,脚下踏着毒蛇表示共和国在这片土地上战胜邪恶。</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前是一名青年赶着马群站在水边,寓意阿根廷的银河拉普拉塔河。</p> <p class="ql-block">著名雕塑,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在国会广扬的西侧。</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这里四处可见觅食的鸽子及喂食鸽子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国民议会大厦在国会广场的西端,作为阿根廷现代建筑的前期代表作品,借鉴了华盛顿国会大厦的风格:有85米高的穹顶塔楼,1906年建成。(这张照片在巴罗洛宫的楼顶拍摄)</p><p class="ql-block">五月广场上的玫瑰宫总统府与国会广场上的议会大厦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布宜诺斯艾利斯,这座充满浪漫气息的城市,隐藏着无数历史与文化的瑰宝,其中巴罗洛宫无疑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融合了新哥特式建筑风格,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巴罗洛宫,是布宜市国会区最吸引人眼球的建筑之一,是一座22层楼的建筑,建成于1923年,是当时布宜市最高建筑,1997年被阿根廷政府列为国家历史古迹。</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独特的设计是受到但丁的作品《神曲》的启发,充满了神秘感:大楼高100米,与《神曲》的100首圣曲相呼应,且每一米代表《神曲》的一个篇章;大楼共有22层,每一层代表一个段落;建筑从下往上分为三个部分,映射《神曲》中地狱、炼狱和天堂;</p><p class="ql-block">顶层是一个灯塔楼,可以俯瞰国会大厦和议会广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这个逻辑路线参观,深入体验这座官殿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登上巴罗洛宫的顶层,整个布宜的城市风光尽收眼底。(听说这里的日落之美景更是醉人,但因我俩安排预约了早上的参观而未能目睹,稍有遗憾)</p> <p class="ql-block">顶层的灯塔楼,除了可以360度俯瞰欣赏整座城市美景之外,据说天气状况好,可眺望到远处与之隔河(普拉塔河)相望的乌拉圭,而高功率的灯塔与乌拉圭的萨尔沃宫(此建筑与巴罗洛宫是由同一建筑师设计)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我们探秘巴罗洛宫,领略古典建筑的韵味,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遂。</p> <p class="ql-block">布宜就像一座装满宝藏的迷宫,常常转角变遇到惊喜…</p><p class="ql-block">坐落于闹市区的雅典人书店,外表看上去并不起眼,却是全球第二大书店,营业面积达2000平方米,南美第一。2008年,书店被英国《卫报》评为“全球第二美书店”;2019年,《国家地理》为其冠上了“全球最美书店”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巳有近百年历史的书店,改造自一家老剧院(建于1919年的光明大剧院)。书店的雕塑与壁画均出自名家之手,天花板、希腊式柱子、精美浮雕、欧式水晶吊灯及舞台等等,书店完全保留了剧院原来的结构,这也是雅典人书店的特别之处:新古典主义的设计和豪华典雅的装饰风格,尤其穹顶绘画精美绝伦,气势恢宏,凸现和平之光,甚是惊艳又充满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华丽的包厢和廊柱、装饰浮雕、戏台上的深红色幕布均保存完好,戏台变成了供读者休息的咖啡厅,包厢成了一个个“迷你”阅览室,任何人都可以坐在里面,享受这奢华的阅读氛围。书店成了一个集阅读、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p> <p class="ql-block">参观欣赏雅典人书店,感觉就像走进了皇家图书馆或博物馆般,令人着迷。雅典人书店以其独特的美感、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阅读环境,吸引了无数读者和游客,成为了布宜的一大文化景点,是布宜市不可错过的文化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当剧院遇上书店,戏剧与书籍天然融合,真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岁月没有改变剧院的格局,却见证了变迁:从古老剧院到最美书店,雅典人书店成为了布宜的文化和历史地标。这个坐落在百年剧场里的书店,也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雅典人书店是一座书的皇宫”,它让每一本书拥有了应有的待遇:奢华、庄重、古典、品味。</p><p class="ql-block">随意拿起一本书,在奢华绚丽的灯光氛围下,投入书中的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在雅典人书店里,俯首皆是知识与故事。</p><p class="ql-block">在一拐角处正好遇见书店推介新书《贝隆夫人传》的广告宣传画。在阿根廷甚至整个拉美,没有一个像她那么短暂的生命,却对历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那一句“阿根廷,请别为我哭泣!” 感动了万干阿根廷人。人们还在怀念庇隆夫人,用歌剧和电影重现她的风采,她的“亲穷人爱贫民”被广泛传颂…</p> <p class="ql-block">在最下一层的儿童书屋,一位可爱的爱好书本的小读者正在认真阅读…</p><p class="ql-block">布宜,因其悠久的文学和阅读传统,而被评选为“世界图书之都”。</p><p class="ql-block">布宜,在这个拥有700多家书店的城市里,平均每4000人就有一家书店,该城市人均书店数高居全球之冠。在布宜你不需要寻找书藉,书籍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作为南美曾经最繁华的都市,布宜总有一种“不可一世”的骄傲气质,从街上的市民、恢宏的建筑到城市随处可见的名胜,一切都无声提醒着到此的世界游客:这里曾是人类在南半球的最大聚居地。</p> <p class="ql-block">与其他以棕色人种为主的拉美国家不同,放眼望去,阿根廷的街头全是白人。布宜被称为“南美巴黎”,而我们觉得相比于种族多元的巴黎,布宜的的白人比例甚至更高一些。</p> <p class="ql-block">除了殖民时期进入的大批西班牙人外,19世纪,大批意大利人,还有英国人、法国人等也移民来阿根廷定居。曾有人形象地说:墨西哥人的祖先在阿兹特克,秘鲁的祖先在印加,而阿根廷人的祖先则在船上。</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过:阿根廷人是讲西班牙语的意大利人,他们像法国人一样思考,又想成为英国人。这话充分概括了阿根廷一大特点:移民国家,极其欧化。</p> <p class="ql-block">布宜是南美洲最具欧洲化特征的城市:天主教堂、青石板路小巷、众多咖啡酒吧等欧洲元素遍市整个城市。</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漫步街头,觉得除了人长得像欧洲人,街上的建筑长得更像欧洲风格,若不是蓝白相间的国旗随处飘扬,真的会让人有置身于马德里或里斯本等欧洲城市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但它并不只是一个欧洲的拷贝,而更是一个欧洲梦想的延伸,跨过大洋的延伸:百多年前从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地的人们来到这人烟稀少的新大陆缔造梦想,他们在这里谛造了一个梦想之城——南美的巴黎,而自己变成了阿根廷人,一个热情伤感、激动同时又非常豁达的民族,一个热爱足球、会跳优美而哀伤的纵情探戈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布宜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当你慢步于布宜的街头,处处可以感受到欧洲移民那思乡与怀旧的情调,城市的细节处处显示了与欧洲的种种关联。“南美巴黎”,这也许是对她最精辟的形容。</p><p class="ql-block">位于五月大道上的托尔托尼咖啡馆,是布宜最古老的咖啡馆,被誉为“咖啡中的劳斯莱斯”,号称世界十大最美咖啡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由法国移民所创开设的咖啡馆,以同名的巴黎咖啡馆的命名为托尔托尼。门口有漂亮的微章,咖啡馆的大门前还刻着20世纪40年式阿根廷著名诗人巴尔多梅罗费尔南德斯莫雷诺的诗歌《歌唱爱情、阳光和水》。</p><p class="ql-block">托尔托尼咖啡馆开创了布宜文学咖啡馆的先驱,是布宜最具文化传奇的咖啡馆。这里曾是阿根廷著名文人和艺术家的钟爱之地。</p> <p class="ql-block">进入咖啡馆,似乎时光停留在了阿根廷最为辉煌的十九世纪,时间似乎像旧照片一样静止不动。这家深受当地人和外国游客喜爱的咖啡馆,依然维持着1858年的原貌;这么多年来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味,传统经典的味道,这里还特供有西班牙特式小吃:热巧克力配油条,许多著各的西班牙文学之士把这里称为远离故乡的“我的家”。另外直至现今仍然还有探戈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科隆剧院,科隆在西班牙语中为哥伦布,故又名哥伦布剧院,位于布宜的闹心中心,其后门正对着七九大道。这座气势恢宏的知名剧院,是座典型的文艺复兴式的庞然大物,是南美最大的歌剧院,也是仅次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拉斯卡拉剧院的世界第三大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科隆歌剧院按照19世纪巴黎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欧洲大剧院的传统建筑形式设计的,具有浓郁的欧洲古典剧院风格:既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又有德国建筑的宏伟坚固和法国建筑的优雅精致的特征,展现了十九世纪折衷派风格的绝妙例证。</p> <p class="ql-block">剧院内部更是装饰豪华,金壁辉煌,每一块砖石、每一幅壁画,都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富足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走廊里无数根圆柱、一尊尊雕像、遍饰浮雕、耀眼的金箔,回廊过道的许多世界著名音乐家的镀银塑像,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多拉多沙龙(演奏室内乐等的小剧场)更加鹤立鸡群,满屋黄金饰镀,那一排排晶莹透亮的棱形吊灯,把屋子映照得一片辉煌。</p> <p class="ql-block">专用的包厢休息厅则仿照法国凡尔赛宫而建,有体现浓浓法式的风情装饰,且金壁辉煌,豪华之极,与前面的小剧场一样,同称“金厅”。</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礼堂,四周金光灿烂,脚下铺着红色天鹅绒地毯,透出一派奢华气息。马蹄形的剧场大厅观众席有7层包厢,2500个观众座席外,还能容纳1000个站着的观众。剧院的建筑声学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其绝妙的音响效果完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卓越的声学效果使得科隆剧院成为了世界顶级歌剧院的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科隆剧院是专演歌剧、芭蕾舞剧和交响乐的高水平的剧院,是布宜人的骄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国内外歌刷和芭蕾舞剧最杰出的演员们表演的舞台。大音乐家托斯卡尼尼、鲁宾斯坦、梅纽因,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祖宾、梅塔,歌唱家帕瓦罗蒂、多明戈等一众大师都在此舞台亮相。这些艺求家为科隆剧院的舞台增添了光芒,提升了它的全球声誉。</p> <p class="ql-block">科隆剧院不仅仅是阿根廷的文化象征,也是世界歌剧艺术等诸多音乐类艺术的重要殿堂。我们在此感受“南美巴黎”的古典华美…</p> <p class="ql-block">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用脚步丈量这里的街道。在布宜的City Walk,我们不亦乐乎,乐在其中:顺着七九大道慢步,看过高耸的方尖牌,参观辉煌的科隆大剧院,拜访独特的巴罗洛宫…</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著名的圣马丁广场。在繁华市区入口处的圣马丁广场,中心竖立着高大雄伟的圣马丁将军铜像。圣马丁将军,南美洲著名的解放者,为打败西班牙在南美洲的统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深受拉丁美洲人民的尊敬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将军在阿根廷人民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同时将军在为争取阿根廷、智力和秘鲁的独立与解放事业中战功显赫,所以被三个国家共尊为“祖国之父”。雕像中的将军振臂威武地坐在前蹄腾空、驰骋飞奔的骏马之上,让人领略到将军当年指挥干军万马英勇杀敌的英姿和雄威,使之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广场是布宜最美广场之一:有各种各样的树木,且好多都是百年以上。此地18世纪建有军营和斗牛场,独立战争期间,圣马丁将军曾在这里训练骑兵。周围有很多法式建筑包括法式宫殿式建筑,还有高档的购物街,此地现在属于典型的富人区。</p> <p class="ql-block">附近阿根廷空军广场中央矗立的钟楼,称为托雷纪念钟塔: 在1982年马岛战争前称为英国(人)钟塔,是1910年五月革命百年纪念时英国人赠送的礼物。但1982年马岛战争阿根廷战败后,马岛至今未从英国人手中夺回,所以常有当地人到钟楼搞破坏,现在边上建固铁网不认人靠近,实在有点讽刺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美丽、清洁又富有现代化城市,宽阔整齐的街区,到处绿荫覆盖。那些迄今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物,带有欧洲古典建筑艺术的浓厚色彩;既有哥特式教堂,又有罗马式剧院和西班牙式的庭院,显示出这座城市的文化多样性!</p><p class="ql-block">路经曾经是阿根廷的皇家园林也是皇宫休闲胜地的“玫瑰园”,古典又大气的意大利式园林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布宜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名为“花之魂”的金属钢花雕塑,位于市中心雷科莱塔区的联合广场的花园中,坐落在一片绿草如茵之中。</p><p class="ql-block">这是旅居美国的阿根廷建筑师卡塔拉格设计的金属郁金香雕塑,由6个20米高的花瓣组成,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威尔第的交响组曲《四季》的美妙乐声。为此特集一组不同角度拍摄的花瓣其美妙形态。</p><p class="ql-block">(据说正常情况下通过人工智能:白天在美妙的乐声中花朵会缓缓绽开花瓣,日落闭合。可惜我们看到的已是破败了的花朵,不过在光影下也呈现出别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在之附近的国家艺术馆,这座美术馆不仅是阿根廷的骄傲,也是全球艺术爱好者的向往圣地。美术馆的藏品中有不少名家的作品,有毕加索、梵高、罗丹、伦勃朗、莫奈等,当然更有许多阿根廷本土艺术家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当踏入布宜国家艺术馆的那一刻,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世界。在美术馆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美术馆的丰富藏品,从古老的油画到现代的雕塑,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布宜是一座欧洲人建造的城市,承载了满满欧洲风情记忆。不仅城市居民几乎都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且城市布局及景观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情趣等,处处显露出欧洲风情。</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布宜的雷科莱塔区,即名流云集、商铺鳞次的“富人区”中的雷科莱塔国家公墓,就在这个区的中心位置,200年来宁静地伫立在富人区那一条条时尚的街道之间。</p> <p class="ql-block">这个阿根廷最美的公墓,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公墓”,号称“世界十大最知名公墓”之一。</p><p class="ql-block">在整整200多年的岁月中,公墓里密密麻麻树起了将近600座坟墓。在陵园里散步,目之所及:有纯白的大理石雕像,也有青铜的逝者生前像。有张开双翼的天使,有豪华如宫殿的墓室,也有经久未修的坟冢…</p> <p class="ql-block">陵墓被修建得千姿百态,各领风骚,像巴洛克、新哥特式、装饰艺术等风格,应有尽有,就像是一座露天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通幽的墓园,肃穆的雕塑,无不显示出富有的贵气和欧式的浪漫,处处弥漫着宗教的神圣和岁月的沧桑,营造出了一番恬静和谐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这里埋葬着阿根廷人民无比爱戴的贝隆夫人,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玫瑰”的她安息于此,在周围众多豪华墓室中显得并不起眼。然而她的墓前,鲜花从未消失过。她是阿根廷人心目中的精神偶像:生命如烟火般璀璨,却又如此短暂。</p><p class="ql-block">她的墓碑刻有一句墓志铭文:我将回来,成为芸芸众生”。甚至有人说公墓也因其所在而名扬世界。</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了解阿根廷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到雷科莱塔公墓走一走”。这里长眠着众多阿根廷历史名人和权贵:27位将军,14位国王,23位正副总统,安葬于此的名人更是不胜数举,非富即贵。很多阿根廷的名门望族都以在此地拥有一寸金土而深感荣耀,因而也被称为贵族公墓。</p> <p class="ql-block">与中国陵园衰伤肃穆的气氛不同,公墓不仅仅是阿根廷人缅怀先贤的地方,也是一个著名的休闲景点,与周边的商铺、装饰典雅的咖啡馆、酒吧等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轻松与闲适的气氛与墓地内的静谧不同。</p><p class="ql-block">我们路过一个露天Bar&coffe,目睹一对正在激情跳探戈的舞者,煞是美!</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混合着欧洲和拉美的风情,充满活力又带点忧郁,就像阿根廷的国粹探戈所呈现的风情一样。</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探戈的发源地博卡区,布宜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以其彩色的建筑、独特的风格和热情的街头艺人而闻名。一转身就能遇见即兴跳探戈的舞者,并不时遇见热情的探戈舞者摇曳着身躯邀你共舞一曲…</p> <p class="ql-block">博卡港曾经是阿根廷唯一的港口,19世纪中期,大批贫困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移民聚集于此。以船工、水手等为业,他们用剩下的船舶涂料油漆粉刷所住简陋房的外墙,这成就了今天五彩缤纷的博卡区:这里的房子热情奔放,有着浓烈的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其中的卡来尼托以色彩斑斓的建筑和街头艺术而闻名的小巷。除了漂亮的房屋,马路两侧墙上有不少当地艺人的浮雕和涂鸦作品,非常出片。你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当地艺术家的作品,也可品尝到正宗的阿根廷美食。</p> <p class="ql-block">这座三角形的两层小楼是卡来尼托标志性建筑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路口二层阳台上向游人招手的3位人物:分别是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阿根廷最著名的第一夫人贝隆夫人、阿根廷探戈音乐的杰出代表葛戴尔。三位平民出身的不同时代的名人,代表着一种平民精神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慢步在狭窄的街道上,感受这里浓都的艺术魅力,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那热情的颜色仿佛打翻了调色盘一番,各种撞色却又不觉突兀,很阳光;漂亮的图案,奔放夸张,生动幽默,趣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墙壁是画布,色彩是灵魂,艺术是恣意的挥洒,街边的艺术家用色彩渲染着博卡区的鲜艳夺目,用画笔表达最纯粹的情感。我们在这里被色彩包围着,就如身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布宜,疯狂足球与激情探戈的共荣之地。</p><p class="ql-block">都说布宜有两大特产,一个是探戈,另一个便是足球。足球、探戈,还有谁能将这两项热情奔放、动感十足、极具诱惑力的活动联系起来,只有布宜!</p><p class="ql-block">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移民风潮给布宜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和热情的民风,拉丁舞的激情舞步是最好的佐证,足下生花的球技是最好的说明。</p> <p class="ql-block">足球,是阿根廷人地上的太阳!</p><p class="ql-block">而博卡区是孕育了伟大球星马拉多纳的“博卡青年球队”的地方。举世闻名的博卡青年队赛场所在街区都刷上了标志性颜色:蓝色和黄色,和他们球衣颜色一样。在被马拉多纳称为“糖果盒球场”里:无数少年奔驰在其中,无数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博卡青年队的主场被球迷亲切地称为“糖果盒”。的确,足球已然是阿根廷孩子们最甜蜜的糖果。这里是马拉多纳的球队,是里克尔梅的球队,是贝隆的球队…</p> <p class="ql-block">那里燃烧着最狂野的足球之火,那里诞生了世纪最伟大的球王。大名鼎鼎的“博卡俱乐部”:这里是自豪的帕萨雷拉、巴蒂斯图塔、克雷斯波、奥尔特加、阿尔梅达等迈出征服世界足坛步伐的地方,这里更是阿根廷人第一座世界杯足球赛冠军奖杯的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在博卡区,色彩是灵魂,足球是热血。</p><p class="ql-block">总之博卡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魅力的地方,展示了布宜独特的文化和历史。</p><p class="ql-block">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足球迷还是诸如我们只想体验当地风情的游客,这里都会给你带来难忘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足球、探戈和美食作为阿根廷的灵魂,展露在布宜的大街小巷,不用寻找,随时跃然眼前…</p><p class="ql-block">阿根廷,这个被称之为“牛背上的国家”,富饶的潘帕斯草原和平原为其赢得“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在布宜,阿根廷牛肉料理是这里的特色美食。餐厅中无论是创新和传统的完美结合,还是现代与经典的交融,都能让我们在布宜的味蕾之旅中找到自己的美食体验。</p> <p class="ql-block">布宜诺斯艾利斯,就像它的名字“清新的空气”(西班牙语意)一样,气候宜人。我们在布宜的日子里,充分感受着温和与舒适的气候,城市充满活力和艺术气息。蓝天白云下的古老建筑和写字楼交相辉映,绿植丰富的街景让人心旷神怡,“南美巴黎”,真不是浪得虚名!</p> <p class="ql-block">布宜诺斯艾利斯,这里有探戈的浪漫,有足球的奔放,有居于闹市的沉静,也有远离尘嚣的悠然,是一个气质多变的城市。有人曾这赞美道: “人间如果有天堂,那就是它的样子”。它是生于斯的大作家博尔赫斯笔下“像水和空气一样永恒不灭的存在”;它是贝隆夫人艾薇塔流尽眼泪的故土;它是王家卫的电影镜头下“世界尽头”的中转站,如似我们阿根廷旅程中的中转站一样,我们多次往返于布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