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没进乌镇前,我对西栅一百五门票是心生抵触的。南浔、朱家角都免费了,乌镇一百五这不是耍流氓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些年古镇也看得不少,或者说,这些年古镇开发砸钱不少。小桥流水、黛瓦粉墙、深宅大院基本雷同;商品琳琅、小吃满街、名居古刹没有差异。水乡古镇我去过的西塘、周庄、同里都在一百以内,难道乌镇有别人双倍的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下午两点不到,从虹桥路拐进隆源路,我就被震撼到了。路边已经停满了车,前面一段导航呈橘红色,一抖机灵,右前方一个空挡停驻车。与其慢慢滑进去,不如走路敞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四面八方的人流涌向游客中心,这里是西栅入口处。我出游一向努力避开繁忙人流,今天看来避无可避了。前前后后都是人,你被裹挟着向前走,就像河床底部被水流携带起来步履蹒跚慢慢滚爬的一块石头,过桥时旁边有喇叭不停地吆喝:“不要停,走起来。不要停,走起来。” 唉,嘈杂、闹心、游园体验真是糟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过,进去不久就有两处观光资源让你惊叹。一处是乌镇大剧院,一处是木心美术馆。乌镇大剧院据说是并蒂莲造型,如果是, 那就是推了小平头的并蒂莲。层层叠叠的花瓣造型容易辩识、联想,环绕一汪湖水又平添倒影之美。虽然没有演出只能外面瞧瞧,但也是大饱眼福了。木心美术馆可以买票进去观展,今天展出的是木心先生的艺术佳作和心路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木心先生有着他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共同的遭遇。那是一个说来话长的时代,但是,对知识分子而言,革命的或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清楚分界就是看是否与工农相结合,这是一条政治挂帅操作简单的时代红线。如果你的精神图腾不是中国工农,而是外国文化精英,比如海涅,比如肖邦,精神上或有里通外国的出轨嫌疑。今天看之有些可笑,但是,想想那个时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说民智未开也不为过。换言之,民众很容易被鼓动带节奏。不像现在大学白菜化后,16亿也就翻不了大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但是,木心先生在2002年还在芝加哥大学举办“风景画与狱中杂记”这样的主题艺术展,我就有些诧异了。因为,这个时候中国已经跨入新时代,已经进入WTO,人均GDP增速8.4%。祖国的巨大变化木心先生不会没看到,但是,他心中千般委屈仍旧没有放下。这其中是否有一些前苏联一批奔向西方自由的艺术家类似操作?反正,让人心生联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最近小红书对账粉碎了中美底层百姓对彼此国情民情的固有认知。可怜的美国底层恍然大悟长期被骗,这其中固然有西方媒体编造谎言长期抹黑,但也有木心先生的微薄之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木心美术馆很漂亮。现在各地都有这样的美轮美奂的文化建设,打造艺术殿堂,这是经济富庶之后的必然投资。我们坐下来点了杯咖啡,环境太美,不喝杯咖啡好好感受一下对不起建造者的艺术匠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出美术馆,过小石桥,古镇游览才算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草木染坊,喜庆堂,水上集市,茅盾纪念馆,这一圈转下来,我的认知已经有了改变。眼前的人山人海,固然是开价一百五的底气。而我的观摩体验,也与往日古镇不同。不仅主题小馆精心准备、资料丰富、展示独特。而且大宅深院流连忘返,你竟心生“腊寒庭院深,晚吹帘栊月”的意境,美,就这种感觉,一百五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进入昭明书舍更坚定了这一认知。今晚的昭明书舍配合新春佳节搞成了一个灯会、庙会,人声鼎沸煞是热闹,我在一处小戏台前聆听片刻就出来了。如果不是年节,这里一定会安静很多。昭明书院到底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读书的地方,里面很大,处处精致,与我想象中的适合读书的所在还不一样。我心中最适合读书的所在应该是“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也可以“藤悬读书帐,竹系网鱼船”,还可以“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总之,有条件的话,一个好的读书所在,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管怎么说,今晚的昭明书舍我就当灯会逛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西栅大街,济济人如潮,焰焰千灯照。一些网红小店,如糕团店、馄饨店,居然排起了长龙 。我们边走边看,琢磨着哪里可以尽快解决晚餐。果然,在一个书生羊肉面馆里,正好有空座,面也上得很快,羊腿肥而不腻,吃干抹净重新出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西市河两岸都是风光,沿一边走已是目不暇接。街喧流光彩,罗绮暗香来。满街的汉服小仙女我已经看习惯了,我甚至也学会暗自欣赏,觉得裹衣博带或者裹衣对襟要比齐胸襦裙更显内敛、丽雅和端庄。淡色、银灰色更添俏丽。就这样不知不觉就看到了白莲塔,这就标志着西栅的另一端已经到了,手机看一下,从下午两点停车算起,一万五千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星空下的白莲塔金光闪闪,七层砖木混合结构的阁式塔通体发光,成为西栅灿烂星河边最璀璨的一景。虽然白莲塔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北宋,听闻眼前这个塔也就新造20年,砖木结构的类似建筑很难久存,极容易毁于天灾人祸。因此,这个乌镇的地标从古到今已经几番修缮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乌将军庙前,我们决定回程坐船,尽管售票员告知我们须排队一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再一万五千步溜达回去就太累了,虽然沿路风光少看一边,但悠哉悠哉的渡船体验,船舱视角也是难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就这样“欸乃”一声,船工摇着橹带着我们出发了。在一片水汪汪的黑暗中,街上的喧闹屏蔽了,街上的灯火如天河横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舟中别有天,船上的视角宛如打开你面前一副长卷。曲岸转星桥,火树闻笑语。你说美不美?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你说美不美?映流看夜月,繁光远缀天。你说美不美?美到这一步你有没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那种幻觉?哎呦呦,你问我吗?心随风月开,舟中独悠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七弯八弯,狭窄处船挨着船;不知不觉,进入一片开阔水域,看时间,25分钟,码头快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周围一下子暗了许多,幽暗中的河水渗着夜露寒气。我想起木心先生年迈回乡的一篇散文:窗帘的缝间,透露楼下的小运河,石砌帮岸,每置桥埠,岸上人家的灯火映落在黝黑的河水里,可见河是在流的,波光微微闪动,周围是浓重的压抑的夜色,雪已经停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弃舟登岸,九点了,依旧是人潮缓缓走向出口。乌镇西栅,通宵达旦的欢乐,我已经很满足了。哪怕是相看未尽意也该回了。哪怕我少走了一边也该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路上我默默无声地走着,我不再想海外游子心中那个乌镇“浓重的压抑的夜色”,毕竟,时代不同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