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鸡西矿务局长、兼学校校长梁平负责建设的1953年11月竣工的教学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鸡西煤校志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增设”鸡西矿院。这是1979年召开的成立大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00年黑龙江矿院更名“黑龙江科技学院。这是50年代初期老校友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3年更名黑龙江科技大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校史馆开馆仪式前,在我书写高芳撰文的“黑龙江科技大学赋”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大学,是一座巍峨的科学殿堂,而学校的历史,则宛如一片广袤的哲学思想阵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在这里,学校像一位智者,以它那沉稳的声音告诉我,“我便是我,如是而已。”这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自我宣告:我培养学子,传承知识,创新知识,服务于社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而校史却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缓缓地向我诉说着:“我是谁?我从哪来?又要到哪里去?”它带着我穿梭于岁月的长河,让我看到学校从创立之初的艰难困苦,到如今的蓬勃发展。我仿佛能看到先辈们为了学校的建设四处奔走的身影,他们怀揣着梦想,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学校的历史就像一本厚重的书籍,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老革命家那一代人,三人办学,创立共产党第一所煤矿学校,一“恒山东北工人学校”;鸡西鹤岗合並的“中央燃料工业部鸡西煤矿学校”;升格“鸡西矿业学院”;更名“黑龙江科技学院”;升格为“黑龙江科技大学”。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关于学校的发展,更是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与传承。在这座科学殿堂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在这片哲学思想的阵地上探寻着人生的真谛,思考着自己从何处来,又将向何处去。这历史赋予的思想的力量,给人生、学校绚丽多彩的诗和远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说明:图片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