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街头再回首

蓝海豚

<p class="ql-block">深圳衔头再回首</p><p class="ql-block"> 文/鹿 鸣</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中期的深圳,对许多的年轻人来说,它既是一份奋斗的辉煌,也是一种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当年,散布在深圳村的“外来妹”,以皇岗、下沙、罗湖三村最为出名。据说,仅皇岗一村,“外来妹”就有五万之众。这些女人,什么都不用干,就凭一张青春靓丽的脸,就能过上优渥,舒适的生活。这些女人,有一个特别的称号,叫“二奶”。</p><p class="ql-block"> 在深圳,盛传“二奶”一词,缘自香港。众所周知,1971年前的香港,还是“一夫多妻” 制,在香港的老一辈男人中,一个男人,都有好几个老婆,长妻之后,就叫二奶、三奶、四奶。</p><p class="ql-block"> 与内地精英才配养“二奶”,不同的是,当年在深圳,有能耐养“二奶”的爷们,多半都是些来自香港的“货运司机”。当年,在香港,这些只配称“底层人”的香港男人,在深圳,却可以充“大款”,火爆的中港货物贸易,让他们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对他们来说,对在港的老婆,每月只须瞒下几单送货收入,据说,也就是3000到4000港元,阔卓一点的,最多也就8000港元(当然,这些“阔卓”的人,除了是货运司机,可能还是个在深圳有自己的小“代工”厂的老板),就能在深圳“包养”一个漂亮的少女,给自己当无须办理结婚证,也无须履行法定婚姻义务的“老婆”,算是“捡”到了一个大大的“便宜”。 </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当年,它却让那些来自内地的“精英”们,只配有“羡慕嫉妒恨”的份。</p><p class="ql-block"> 如今, 当年深圳街头,那道,最靓丽的风景,整天花枝招展的“二奶妹”,早已没了踪影。算起来,她们也早该是“人老珠黄”的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她们都去哪了呢?让香港的货运司机离婚,给人家当“正宗”的老婆,不太现实。回老家,便宜“武大郎”,肯定又是心有不甘。我想,她们多半是“远嫁”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再怎么不堪,也是可以“近臭远香”的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