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忠诗词集》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初夕的前一天,我收到了永忠先生新诗词集的样书。和着大同古城浓浓的“年味儿”,我“重读”这部四百多个页码厚厚的集子,心中感慨良多。我在这里使用“重读”二字,是有故事的:早在2018年,我和永忠便有《微信》私授之盟,大约我们都是有早晨写作习惯的人,每天凌晨的四五点钟,我总能收到永忠的诗,一首或者两首,日以永续,从无间断。每每,我尝向家人称道:“郭永忠是大同最勤勉的学人”,“郭永忠的作品愈发的讲究了“,“旧体五七言,永忠堪为今日丘山”……所以,此时目下集子中的诗作,如翩然燕子,虽啄新泥,却是旧时堂前曾见……油然间,即又想起去年秋天,我在海德印务遇到永忠,他说,正在谋筹出版一部新的诗词集,询请我能否为之作序,我未加思考,便欣然应允,似有舍我其谁?的感觉,而今读过付梓清样,犹觉荣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我既是“天才论者”,又是“量的崇拜者”。故而,昨天我特意向海德印务索要《郭永忠诗词集》的容量统计,悉知全书共收诗词2739首。其中,五绝103首;七绝1473首;五律115首;七律579首;词369首。真洋洋大观也!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对于郭永忠而言,晏词式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真不知其发生在诗人的哪个年龄段,而内在又蕴荐着怎样的追求与行为上的摸索?但是,柳词式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可是实实在在见识过的:他是那种在退休之后真正下得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决心,并在行为上诚心要与自已过不去的人。至于辛词《元夕》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的获得,我的感受,诗人似乎是在2018年到2019年之交——突然有了梁启超先生所谓的那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之“意匠”升华的感觉——有诗为证:“腊月寒窗常落雪,蹁跹叠缀媲梅花。炉壶煮酒邀谁赏?只等春风早入家(《春梦》2019、1)”这是一个泉涌般的诗的风信花期到来的时刻,诗人自然是迫不及待的,作为读者,我也敏感地嗅到了属于郭永忠的春的气息。也因此故,我把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只等春风早入家”,作为本篇序言的题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在我看来,2018年底永忠先生的七律组诗(八首)《冬咏》,已是具有“完成”意义的作品了。这个套组格律严谨,择句老道,以“大开合”与“致精微”相结合的笔法,把作者自己家乡深冬寒塞的雄浑气象和人的体觉心悟抒发的淋漓尽致。其间佳句多多:如其一:“轻呵齿吐皆花雾,哂笑便时结白淋”;这是写寒的“相”;其三“薄帘万丈包残月,碎梦千回跌玉音”,这是写寒的“我”。若流传开去,又何得不为绝唱呢!更具完整评价意义的是第七首:“耆年爱雪喜攀巅,百尺元龙向宇宣。粥饭廉颇能负老?鼓弓汉叔肯驰前。欢声四野西风劲,胜赏三冬落叶连。白絮皑丛舒瘦骨,旌旗猎处寄新天。”如是之律吕和节奏,如是之文野加跌宕,如是之意境与寄托,都可标识为上乘。尤其,轻拈连用战国廉颇和三国陈登、黄盖三个典故,把诗人老当益壮、慷慨激昂的情绪彻底点燃,以至燃烧出一片旌旗猎猎的新天地来。仿佛“吊书袋”,而见“真学养”,简直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览《郭永忠诗词集》,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可资同行以及读者珍视和鉴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作者向上且激越的人生观,是他的作品之魂。从特色上讲,郭永忠的诗作是最具备“诗记”性质的。他脑勤笔勤,但有所感,必有所吟,而且即时、即事、即景、即情、即心、即理,信手拈来,直吐胸憶。尤其弥足珍贵的是在这些林林总总、包罗万象的“诗记”之中,我们总能看到诗人“沉吟”的影子,和他对于潮流大势的认知与把握,还有对于社政舆情心灵感悟时那种同理衷和或共震脉动,而这一点恰恰是一个诗人最必须和最要紧的。譬如他2018年底的三首《读书杂咏》(七绝)①“五彩缤纷纸醉金,时听歧路放迷音。 谁能助我开天眼,变幻风云洞悉心。”②“莫道时空有悯心,大千世界主浮沉。遥遥万里长征路,望在明天走在今。”③“一世空空学问深,迷津未见指南针。时乖不是由天定,早逝长生必自寻。”在天道与时局,世俗与人心中萌发的那种辩证的理性和胎藏的自信凝结于诗的字里行间,使诗平添哲学之义和生命之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坚定不移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以手写心的创作体验。永忠诗的最大宗选题是直击底层忧乐民生和世态万象的。“苍生相”与共“游子情”,这份难得的觉悟,首先来自于他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民族的忠挚、对于家乡的眷恋、对于亲人、朋友的顾念;其次来自他对中国古代从国风到乐府,从屈原到杜甫现实主义优秀诗歌传统的解读和领悟;当然也和他朴素的出身、沉静的性格相关。我相信他是热爱杜甫的,在永忠大量的关注“民生”的诗作中,能夠看到杜诗对他的深刻影响。我选择2019年秋天三首专写“打工仔”的诗来表达我的赞赏。这一组题为《打工愁》的诗:①“天悬阙月照危楼,日近中秋独犯愁。恰似孤云无寄处,归乡留守两难头。”②“新楼未起盼新楼,建了新楼索债愁。又见孩儿催学费,囊中羞涩自垂头。”③“枯肠翻酒慢登楼,怅望寒星对月愁。素节薪酬仍不见,厉言着墨指工头。”这三首绝句,都是以“打工”者和“楼”为生发,上联以“愁”作结,下联以“头”煞尾,以冷幽默的笔调,极写底层民众在现实生活中艰难与窘困,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毫无疑问,这“愁”是現实社会矛盾纠结的产物,也是公权阶层疏纡解困的着力点。但是,当我们把它放在现实主义文艺批评概念下的一个重要范畴之中时,我们就应该记下诗人对社会责任的一份“良心”和对文学责任的一笔“良知”。至于诗人本人,他也是有“愁”的。2021年他写道:“①“少壮情怀老枉然,只将未尽寄诗笺。一瓶汁墨三分纸,笔底耕耘忽六年。”②“轩香书纸墨长流,点画江山几十秋。岁月无情人息影,胸前秃笔不言休。”③“避疫攸然自宅家,朝融曙色晚融霞。寻耕稼樯东篱下,闲逗长堤树老鸦。”④“沧桑砺炼至天涯,勘破人生万里沙。簪组痴心跟党走,老犹檐下向阳花。”这四首不似“乡愁,胜是“乡愁”。但,愁归愁,再愁,他也是一朵“向阳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精益求精的高尚文学品位之追求。中国古代格律诗词是在诗歌由民众化向贵族化过渡中形成的律化、乐化、雅化了的经典形式,具有形式美、修辞美和意匠美等多维的标准和要求。可谓并非一个“难”字可了得的“国粹”。然而,永忠硬是把这一“象牙塔”中的文学形式给“把握”了,且已达到驾轻就熟之程度。他自言“耕耘六年”辛苦所得……若论成果,2024年的作品《咏针》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①“一端眨眼一端尖,烁烁冷光人不嫌。纵使身轻形似小,锋芒敢破万层櫼。”②“里外翻飞增补丁,玲珑瘦骨好穿行。莫看独眼还生后,纤指丝棉辨得清。”③“铁骨铮铮体锃明,劬劳昼夜寂无声。万条金线头前引,只绣春花不绣名。”④“惯看更深灯照人,小儿衾暖梦甜新。每怜寂寞心犹痛,常与他娘陪在身。”一枚小小的钢针,在他的笔下变得那样活幻与通灵,可谓匠心独运。而这个“绵里藏针”的寓意,寄托了中国传统女性——母亲与妻子,多么厚重的善良与爱恋以及何等辛苦的操持与劳劬,又何其用心良苦。加之可歌可泣格律和娓娓道来的修辞,使这一组诗完成了一个超级意匠笔下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这分明是孟效《游子吟》式的情感在古今时空切换中的延伸,着实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忠诗词集》除了以上三条可视为大箴者外,我还想说的是,郭诗以“七绝”为长,而以“七绝”建组,又是长中之长。全书收诗词共2739首,而仅七绝诗就有1473首,占半壁还多。而在这些绝句中,又多见组诗,一事一景,从八方观照;扬扬洒洒,现玲珑剔透;说真话,若有暇日,真值得下一次逐一研读的功夫。另外,是关于郭永忠的词。在我的印象中,他的词好像起步较晚,我所見亦少;但这次看清样儿,发现入集最早者也在2018年。这说明永忠先生是诗词同修共进的。本集收词369首,数量排七绝七律后第三位,确也应算是“大观”了。由于过去涉猎极少,这次无论快词慢词一律细细读过,依然感慨系之。尤喜调寄【望海潮】的《平城吟》一阕。“帝京形制,辉煌北魏,英雄拓拔开篇。陪殿两朝,盘云雁塞,长城万里绵延。有古寺钟悬,最云冈石窟,千载香烟。城廓巍然,墙楼拱斗望经年。瀛湖御水河莲。雨倾波浪阔,风动姿仙。醪酒溢香,声歌咏夜,一轮弄影婵娟。神女怎高眠?醉卧阴绿处,侧畔流泉。朔漠江南气象,眷恋忘归天。“(2020、8、14)好一个“醪酒溢香,声歌咏夜,一轮弄影婵娟。神女怎高眠?”我想一千五六百年的古都大同之中,总应该有一些“谪仙人”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认准了,郭永忠就是其中一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尔山(2025年2月4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