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节篇</p><p class="ql-block">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传统文化资料(年节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p><p class="ql-block"> 【年节流水账】</p><p class="ql-block">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传统。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所以2025年的春节,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因为它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这一特殊的背景,使得2025年的春节在以往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庆祝氛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一的爆米花、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二月二,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p><p class="ql-block"> 进入腊月,意味着春节也就不远了,年味越来越重,热热闹闹的“年”就要开始啦。一进腊月门,便有过年来。从腊月初一开始,人们就为过年忙活了。这一天要爆米花,取意祛百病。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作为节俗来讲,过了腊八节,“过年”就由此拉开了序幕。接下来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不“小”,从这天开始,就完全进入了“春节时间”。民间《腊月歌》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之后,从正月初二一直到二月二,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活动,过年忙个不停。按着这个节奏,跟着我过年吧!</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正月初七 人日</p> <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初七,作为春节这个大节日中套着的一个小节日,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人日的来历与传说中女蜗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根据晋代《荆棘岁时记》的说法,农历上旬的十天分别为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九日为粟,十日为麦。初七是人的降生日,就是“众人的生日”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远古至今,我国的“人日节”主要有的习俗为:戴人胜、赠花胜、吃七宝羹、称体重、捞鱼生、出游登高等。</p><p class="ql-block"> 过“人日”,曾是平遥人极其重视又别具风情的习俗。现如今,“人日”习俗所剩不多,平遥人吃面条,登高出游踏青等。</p> <p class="ql-block"> 初七这一天有个重要的传统习俗,就是家家户户都要吃面条,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p><p class="ql-block"> 老人吃面象征着健康长寿,寓意即阻止时间的逝去,让时光停留,可让家人长寿。吃面条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可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对家人朋友美好祝愿的浪漫,希望家人可以陪伴的更久些。小孩吃面象征着事事顺意,无灾无难,在民间谓之“栓小人儿”。在这天里,对于小孩子来说,吃面条就有了重要的意义:既是长长远远的象征,又有健康长寿的祈福。汤水里,尽是父母们浓浓的心意和深深的亲情。</p><p class="ql-block"> 勤劳的劳动人民虔诚地为土地祈求风雨,为老人祈求长寿,为孩子祈求平安长大,在正月初七吃面条,庆祝人日节。吃面条体现了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不仅表现了对“人”本身的尊重,也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庆祝“人日”祈福平安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人日节也是登高出游的日子。当地有句俗语,正月初七游食日。现在叫踏青。初二至初六亲戚大部份走了,该自己出去自由活动一下,看看春天的景色,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其它地方还有戴人胜、吃七宝羹、摊煎饼、捞鱼生等习俗。</p><p class="ql-block"> 戴人胜:古代人大年初七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有戴在头发上。目的无它,只是为了在社会风行、举世瞩目的人胜节讨个好彩头。</p> <p class="ql-block"> 七宝羹就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这七样菜一般都包括芹菜、蒜、葱、芫荽(香菜)、韭菜五种,另外两样可灵活掌握,有的用鱼、肉,有的用其他菜。其中,芹菜谐音“勤”,指勤劳,蒜谐音“算”,指精打细算,葱谐音“聪”,指聪慧,芫荽(香菜)谐音“缘”,指缘分、韭菜谐“久”,指长长久久,生菜谐音”生财“,亦指生生猛猛,鱼表示“年年有余”,肉代表“大富大贵”。</p> <p class="ql-block"> 摊煎饼就是要吃春饼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韭菜盒子。也有的地方会在庭院里支一口大锅来摊煎饼,并称之为“熏天”日,寓意就是祈求上苍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小子日能够热火朝天。</p> <p class="ql-block"> 捞鱼生的习俗在南方水乡农村也十分流行。过去由于大部分老百姓生活并不富裕,只有在节日才可吃上捞鱼生,因而在人日这天,捞鱼生成了人们聚众尝鲜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p> <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初七是春节过后第一个节日,也就是人类诞生的日子。这个节日起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节日期间就会有不同的活动。主要寓意都是健康长寿或者财源广进之类,通过饮食或者节日习俗展现人们对未来的生活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人日”可以说是每个人的生日,虽然南北地区风俗不同。但是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平安幸福。人们也会通过饮食习俗的方式来许愿,然而美好的愿望也需要勤劳、勇敢、坚韧来实现。</p> <p class="ql-block"> 赶紧行动吧!吃面条、登高踏青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