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年串门走亲戚,每次记忆深刻且感慨颇多的就数老姑(老姑是我公爹的姑姑)家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姑已经过世了几年了,我跟公爹还是按部就班的去看望老姑父。老姑父已经94岁了,耳朵聋的很厉害,即使你趴在他的耳朵边大声喊叫,他也只是微笑着说:“老喽,听不见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姑父虽然耳朵不好使了,牙也没有几颗了,但是身子骨还是挺硬朗,脸色依然白里透红的健康色。老姑父被照顾的这么好,不仅仅是因为他有一个孝顺的儿子,更是因为他有一个善良孝顺的好儿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姑父的儿媳妇,论辈分我喊她大婶子。大婶子是她们村里数一数二的干农活好手,由于常年在田间劳作,腰已经累弯成90度,看着很是让人心疼。大婶子不管再忙再累,即使自己不吃饭,也要把老姑父热汤热水的伺候的妥妥的。我一直尊重崇拜大叔大婶子,因为我喜欢与孝子贤孙为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去看望老姑父,走时大婶子总是不忘给我们带上一箱自己散养的土鸡蛋。时令蔬菜更是装上满满一大袋子。即使是冬天也会把山药白菜萝卜给装一大袋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回走时,公爹总是跟大婶子为了带东西争执不已。公爹从心里不想要他们的东西,觉得他们的东西来之不易,实在是不忍心要。而大叔大婶则觉得,自己地里种的东西,不值什么钱,不要就是嫌弃。每当他们争执的脸红脖子粗时,我就劝公爹收下,然后他们会慢慢平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家,婆婆看到地上一堆东西,又开始唠叨起来:“每次都跟你们说,不要拿姑父家的东西,他们整天土里来土里去的,种点东西不容易,你们咋又拿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这时我和公爹谁也不说话,任凭婆婆怎么絮叨。这可能就是年轻人不懂或者没有见过的亲戚关系吧,他们总想把最好的给亲戚,总想为亲戚付出而不求回报。每当这时我会陷入深思,这样的亲戚关系,最应该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的不是吗?亲戚关系到底是怎么变淡的呢?我很迷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