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香港故宫(十)

Lan

<p class="ql-block">  《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在香港故宮展出,本次展覽展出近150件來自故宮博物院、凡爾賽宮收藏的珍貴文物,這些都是象徵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無價之寶。牡丹紋海棠式花籃 法國出品, 1775-1783年 銅胎畫琺瑯 現存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牡丹紋海棠式花籃 中國廣東 清乾隆四十至四十八年 (1775-1783年)銅胎畫琺瑯 故宮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对比下中国与法国烧製,自已认為花篮的色彩法国更勝一籌,朋友们你们意見如何?由此可見两国技術交流的成果相互吸引。</p> <p class="ql-block">  缠枝楚纹執壶 法國,1775-1783年金胎畫琺瑯 現存故宮博物院在清代,這个纹執壶工艺精良,茶壶手柄,和壶嘴,选料考究,制作精致,充分体现了皇室风范。</p> <p class="ql-block">  缠枝花卉紋盆 中国廣東 清中期 :十八世紀 銅胎透明琺瑯 故宫博物院 , 缠枝纹又被称为“万寿藤”,寓意吉庆,因其结构连绵不断,象征“生生不息”,缠枝纹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时期,装饰图案,有吉祥、美满的寓意,是独具特色的图案纹样。</p> <p class="ql-block">  如此精彩制作在清代中期,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全凭工匠的经验和直觉,这无疑增加了制作难度,但也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彩繪描金花卉碟 製造:法國塞弗爾瓷廠1786年 硬瓷 現存故宮博物院这不仅仅是一件瓷器,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承载着工匠们的智慧与心血,也让我们对那个辉煌的时代充满了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  開光花果圖潘趣酒碗 製造: 法國文森瓷廠 器型設計 : 讓-克勞德 .迪普萊西(1699-1774年)彩繪 : 皮埃爾-路易-菲利普 .阿爾芒(活躍於1746-1788年)軟瓷、彩釉描金 現存凡爾賽宮 此碗雅稱「天藍」的綠松石藍地色引人矚目,為文森瓷廠首創,釉料由銅和極其昂貴的鈷混合而成,十八世紀歐洲稱清朝為「天朝」故「天藍」据说可能是對中國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  開光花園圖獅首耳高足瓶(一對)製造: 法國塞弗爾瓷廠,彩繪:安托萬-約瑟夫 . 沙皮伊 (1743-1787年)熱納維埃夫 塔揚蒂耶 (活躍於1780-1798年)鍍金:亨利 - 馬丁。 普雷沃 (活躍於1757-1797年)硬瓷、銅鍍金 現存凡爾賽宮 整體繪畫和製作都無可挑剔,有極高的收藏價值。</p> <p class="ql-block">  青花松鹿圖棒槌瓶 清康熙 (1662-1722年)青花瓷 現存故宮博物院青花瓷青美绝倫,每一笔的勾画,都记载匠人的心血和技藝,完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