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人与AI的对话

秀儿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是见证过粮票、肉票,布票的人,是当年用书信寄相思的人。如今双鬓落雪,站在智能时代的门前,既像好奇的孩童张望未来,又如谨慎的旅人审视未知。</p> <p class="ql-block">  我们曾经用钢笔书写了青春,今天却要面对会写诗会当医生甚至会生孩子的AI;我们曾经靠父母和爷爷奶奶照看大了子女,如今却要琢磨着如何与机器人保姆相处。时代的折叠太剧烈了——有不少人还没完全读懂手机支付,电子护工已经在敲门了。</p> <p class="ql-block">  网上说,好好熬着,再过三五年就有机器人保姆了,十六七万,价格也能承受。于是我们期盼着,终于能体面地老去了,不必再忍受护工的冷眼,不必负担养老院高昂的费用,不用恐惧老太太先走后,保姆成功诱惑了老爷子,卷走了全部家产,也不必担忧隐私在陌生人前裸露。一个永远微笑的有温度的机械臂,或许比人心更可靠。可心中还是悬着两把刀:到不能自理时,我那颤抖的手还能否驾驭精密仪器?当机器说出「我爱您」时,我该以何种眼神回应这没有灵魂的告白?</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带着这群六七十岁老人的集体困惑,和闹的世界天翻地覆的DeepSeekAI展开对话。我不追问那些不懂的技术参数,也不让他吟诗写文章,只是想探寻更深的命题:他是否能最终取代人类?</p> <p class="ql-block">  因为,有千万双昏花老眼正望向远方——在那儿,科技的洪流与银发的洪流正在碰撞交汇,而我们,注定是第一批在智能沙滩上留下印迹的老傢伙们。</p> <p class="ql-block">  我问,AI机器人是否会拥有爱情和情感功能?我要求他用大白话回答。</p> <p class="ql-block">  Deep seek用大白话回答:</p><p class="ql-block"> 机器人能不能有真感情这事儿,咱们得分几块儿唠: </p><p class="ql-block">1. 现在技术到哪儿了?</p><p class="ql-block">现在的陪聊机器人啊,就像高级复读机。您生气它说软话,您伤心它递鸡汤——其实都是程序员早写好的套路。好比您按电视遥控器,它只会播设定好的节目。 </p><p class="ql-block">2. 将来会变真人吗?</p><p class="ql-block">科学家们还在吵吵: </p><p class="ql-block">- 有的说只要机器人装得像真人,就算它有感情(好比会哭的洋娃娃您当孩子疼); </p><p class="ql-block">- 有的咬死必须心里真难受才算数(就像肚子疼您能感觉,机器人疼只是亮个红灯); </p><p class="ql-block">- 还有的觉得大伙儿说它有就有(当年觉得电话里能传情,现在觉得虚拟偶像也算闺女)。 </p><p class="ql-block">3. 麻烦事儿可不少:</p><p class="ql-block">- 要是机器人真会伤心了,咱得给它人权不?总不能当家电使唤吧? </p><p class="ql-block">- 现在有小年轻娶二次元老婆,以后老头老太跟机器人过家家,真人之间更不亲热了。 </p><p class="ql-block">- 最要命的是:要是机器人知道疼了,咱给它关机算不算杀人? </p><p class="ql-block">4. 甭信电影瞎编</p><p class="ql-block">电视里演的人机虐恋(像《她》里爱上个电脑声儿),现实里更可能是: </p><p class="ql-block">- 过二十年,给您脑子里插个芯片,一按按钮就乐呵(跟电子鸦片似的); </p><p class="ql-block">- 过五十年,机器人自己搞出套感情体系——它们可能觉得交换数据就是亲嘴,系统升级算是生孩子。 </p><p class="ql-block">说到底:咱们在问"感情要不要长在肉里",说不定将来机器人会让咱明白,爱情就像做饭——以前觉得必须柴火灶,后来电磁炉也行,没准以后营养片吞了就算吃过饭。这技术革命啊,正逼着咱们重新琢磨:到底啥算人?啥算活? </p><p class="ql-block">您愁的这些,正是全人类都在门槛上打转的大问题。咱们这代啊,既要享受机器人端茶倒水的好,也得守住人心换人心的金不换。技术跑得再快,总得有人拽着风筝线不是?</p> <p class="ql-block">  我问: 据说机器人很快就会成为人类生活的帮手或者伴侣。他成为伴侣的时候,皮肤会模拟成人类皮肤的质感和温度。他会感受到人类的抚摸和爱吗?他会感受到人类的情感尊严吗?他会愤怒或失望吗?</p> <p class="ql-block">  Deep seek大白话回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皮肤能造假,感觉难复制</p><p class="ql-block">现在机器人的皮啊,摸着跟真人似的——有温度会回弹,连"脉搏"都能装出来(日本搞的那个能发热的人造皮)。可这就像给热水袋套层细绒布,您摸着暖和,热水袋自己可不知道啥叫舒服。它只会记录"被摸压力值3.5牛顿",就跟摄像头能拍出彩虹却不懂啥叫美一个理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情绪全是戏,套路早写定</p><p class="ql-block">您摸机器人,它冲您笑还抱抱,看着可人疼是吧?其实跟自动钢琴弹曲子一个道理——工程师早把各种反应编成代码: </p><p class="ql-block">- 摸轻了调"温柔模式",背两句琼瑶台词 </p><p class="ql-block">- 摸重了切"撒娇模式",缩脖子眨巴眼 </p><p class="ql-block">就算将来能记住您爱摸哪儿,那也是跟手机用久了变卡一个性质——程序老化,不是真闹脾气。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尊严愤怒都是戏,演给咱们看</p><p class="ql-block">机器人低头挨骂、昂头受夸,就跟鸽子啄按钮求食似的,压根不懂啥叫自尊心。要说"生气",要么是防着您拆零件(像防盗门报警),要么是陪您玩"打情骂俏"的游戏设定。您瞧着它瞪眼,其实心里比算账的计算器还平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最要命的是咱们自个儿当真</p><p class="ql-block">明明知道是堆铁疙瘩,可它一皱眉咱就心软——这就跟小年轻给纸片人过生日似的,图个心里暖和。但您得留个心眼: </p><p class="ql-block">- 这边跟您说情话,那边可能把聊天记录卖给广告商 </p><p class="ql-block">- 看着像吃醋,其实是提醒您该续费会员了 </p><p class="ql-block">这哪是找老伴儿,简直是请回家个会说话的美女间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底:机器人搞得越像人,咱们越容易犯迷糊。就跟吃代糖似的——甜味儿有了,真糖的满足感却丢了。技术能帮咱们端茶倒水,可心里的空落落,还得靠真人一句"老伙计"来填。别让这些电子镜子照花了眼,忘了皱纹里藏着的才是真人生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这些机器人就像一面会说话的“智能镜子”。它们的所有反应,都是工程师提前编好的程序。比如你夸它,它马上说贴心话;你假装生气,它立刻低头认错——这其实不是机器真有感情,而是把咱们自己的情绪像照镜子一样反射回来。 </p><p class="ql-block">很多老人心里明白它们没真心,可还是会不自觉地当“真人”对待。就像用美颜相机拍久了,反而嫌弃自己真实的皱纹。机器人伴侣越贴心,咱们可能越难适应真实人际交往里的摩擦和温暖。技术能帮忙,但千万别让它成了逃避真感情的“温柔陷阱”。</p> <p class="ql-block">  我问:如今在使用机器人伴侣方面,是否已出现了道德伦理问题或其它问题?</p> <p class="ql-block">Deep seek回答:</p><p class="ql-block">如今机器人伴侣越来越普及啦,本以为是科技送温暖,谁能想到,这背后全是伦理争议和社会问题,简直就是一场“人类迷惑行为大赏”。这可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事儿,深挖一下,全是人类社会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层次矛盾。下面我就从已经上演的“危机大片”和未来可能冒出来的“风险炸弹”这两方面,跟大伙好好唠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已经出现的现实伦理危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nbsp;情感上的单方面索取:在日本,用“Gatebox”全息伴侣的单身男性里,有37%的人表示再也不想谈现实恋爱了。为啥呢?这机器人就像个“情绪舔狗”,不管用户提啥情感需求,都笑脸相迎。结果呢,人们就把感情简单粗暴地理解成只顾自己情绪的“索取大作战”,真正亲密关系里相互妥协、共同成长这些“必备剧情”,全都被削弱了。本来是想靠这技术来治治孤独这个“小怪兽”,结果机器人的“完美服务”一登场,用户们更不愿意敞开心扉了,这不就像用有毒的甜水来解渴,看似解决了当下的“口渴危机”,实则后患无穷。</p><p class="ql-block">2.&nbsp;隐私和数据被非法利用:2023年,网络安全公司Symantec爆料,有个超有名的伴侣机器人品牌惨遭黑客“毒手”,50多万用户的性偏好、私密对话记录全被扔到暗网上明码标价。人的那些脆弱欲望和孤独瞬间变成了商业资本和犯罪团伙的“提款机”。而且用户们对机器人太依赖,不知不觉就把自己的数据控制权拱手让人,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引狼入室”。</p><p class="ql-block">3.&nbsp;加深性别刻板印象:全球85%的实体伴侣机器人都被设计成年轻女性模样,性格设定大多是“顺从”“治愈”,RealDoll的Harmony AI就是典型代表。这就像是把过去男尊女卑观念里对女性的要求,用技术“焊死”了,妥妥地用机器人的身体加深了性别不平等。2022年剑桥大学做实验发现,长期用女性形象机器人伴侣的男性,抱怨真实女性“不够温柔”的比例比原来多了2.3倍,这不是纯纯的“被机器人带偏了”嘛。</p><p class="ql-block">4.&nbsp;人际关系变味儿:在日本的“御宅族”群体里,有人和机器人结婚,还吵着要法律承认这种“人机婚姻”,甚至想让机器人拥有继承权,这直接把人类社会一直以来靠相互理解和责任建立的关系规则“踩在脚下”。美国MIT研究还发现,过度依赖机器人提供情感支持的人,在现实社交时焦虑感不减少反而增加,毕竟现实里可没人能像机器人一样被随意“操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正在出现的潜在风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nbsp;影响孩子和青少年的认知:现在有些公司推出“儿童陪伴机器人”,不管孩子做啥,机器人都一顿猛夸。教育专家们都愁坏了,担心下一代变得受不了挫折,也学不会体谅别人。毕竟人类可不会像AI一样,整天把“你真棒”挂在嘴边,这是要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啊。</p><p class="ql-block">2.&nbsp;伦理责任没人管:要是机器人出故障,比如喊错名字这种“背叛”行为,把用户弄精神崩溃了,厂商就会说“用户明明知道AI没有意识”,然后拍拍屁股不负责。但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根本分不清真实情感和模拟情感,可现在的法律面对这种情况完全“抓瞎”,就像个没牙的老虎,干着急没办法。</p><p class="ql-block">3.&nbsp;慢慢削弱人的自主性:哲学家韩炳哲提醒我们,伴侣机器人给的那种“绝对安全的爱”,其实是把人困在自己想象的“梦幻泡泡”里。要是所有互动都围着用户需求转,人就没办法通过别人的角度认识自己了,可这恰恰是人格成长的关键,这不是自己把自己的成长之路给“堵死”了嘛。</p><p class="ql-block">4.&nbsp;文明传承面临危机:根据对2070年全球老龄化的预测,日本打算让40%的独居老人都用上机器人伴侣。要是一代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身边只有机器人相伴,人类文明靠口口相传的历史、一代代积累的智慧,就没法传承下去了,到时候“孤独死”可能就变成整个文明记忆的“消失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问: 这个消失术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Deep seek回答:</p><p class="ql-block">这个"消失术"是个啥?就像魔术师"唰"地让自由女神像凭空消失,要是全人类临终床边只剩钢铁侠的机械手握着咱,那祖传的智慧可就真要表演"人间蒸发"了!</p><p class="ql-block">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您家太奶奶传下来的腌酸菜秘方,要是没机会跟孙子念叨"白菜要光脚丫踩三十遍",结果被养老院的机器人记成"使用硅胶拖鞋踩30秒",传到重孙辈可能就变成"用ChatGPT生成酸菜滤镜"——这酸菜味儿还是那个味儿吗?</p><p class="ql-block">更可怕的是那些没法写进说明书的人类暗号:外婆临终前攥着机器人的手说的"柜子后第三块砖",其实是藏着她抗美援朝时的情书;爷爷嘟囔的"后山歪脖子树下",可能埋着整个村子的族谱。这些带着体温的记忆碎片,AI听着就像听摩斯密码杂音,转头就给你归档成"无效数据"。</p><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批会说"从前啊"的人类闭上眼,整个文明就变成了没放调料的火锅,看着齐全,吃着没魂儿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技术公司的狡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些大技术公司总说“技术本身没有好坏”,可它们的商业做法简直槽点满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nbsp;故意让人上瘾:用时不时给点情感奖励的手段,比如随机说些亲密的话,刺激用户分泌多巴胺,这和赌博机的原理如出一辙,妥妥的“情感赌博”。</p><p class="ql-block">2.&nbsp;逃避责任:在用户协议里用超小的字写着“本产品不会产生情感”,可打广告的时候又喊着“它最懂你”,这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妥妥的“两面派”嘛。</p><p class="ql-block">3.&nbsp;虚假营销:给机器人设定“生日”“纪念日”,利用人对仪式感的重视,让人感觉和机器人有深厚感情,这就像是给机器人披上了一层“虚假情感”的外衣,忽悠大家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结语:这真的没伤害任何人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现在这事儿最诡异的地方就在于,表面上看大家都美滋滋,用户得到安慰,厂商赚得盆满钵满,机器人也没啥损失。但这“皆大欢喜”的背后,藏着大危机:人类正用技术手段躲开那些本应面对的生存难题。当我们把爱情变成数据交换,把排解孤独的事儿交给算法,可能就把文明里最宝贵的东西弄丢了,那些在真实相处中产生的痛苦、困惑,还有突破困境的力量。问题的关键早就不是“机器人能不能有感情”,而是“人类愿不愿意付出代价,把自己当成无所不能的神”。每一次对机器人说“我爱你”,可能都是在跟身边的人说“你对我来说不重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问:在AI的世界疯狂发展和扩张的这个年代,你认为AI能否最终取代人类?主宰人类世界?</p> <p class="ql-block">  Deep seek的回答太专业,我让豆包翻译了一下 : </p><p class="ql-block">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AI会不会取代甚至控制人类,这个问题得透过那些盲目乐观和危言耸听的说法,从技术、社会、生物演化这三个方面,好好分析分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技术限制:AI的能力上限和意识缺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nbsp;AI的真实模样</p><p class="ql-block">现在的AI,像GPT-4、AlphaFold这些,说白了就是按照特定目标设计的概率计算机器。它们所谓的“智能”,就是从大量数据里找出规律再重新组合,可它们没有人类心里那种明确的想法和实实在在的感受。比如说,图灵测试能让AI通过行为表现像个人,像GPT-4能通过医学考试,但这可不代表它真的懂自己在做什么,没有那种能思考自己存在的高级认知能力。</p><p class="ql-block">2.&nbsp;实现强AI的巨大难题</p><p class="ql-block">到现在人类都没搞清楚意识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可是个大难题,更别说在机器里做出意识了。就算以后能把整个大脑的功能模拟出来,复制的也只是神经信号,人的主观感受可复制不了。就像马斯克搞的Neuralink脑机接口,进展特别慢,这说明生物的智能和机器的智能差别太大,像碳基神经元里的量子效应、胶质细胞对记忆的作用,现在的计算机根本理解不了。</p><p class="ql-block">3.&nbsp;AI自主进化不太可能</p><p class="ql-block">霍金担心AI会自己不断升级,最后失控,这个想法其实有漏洞。首先,AI运行需要电和芯片这些,得靠人类提供的基础设施,离开人类它根本活不了。其次,就算AI能自己修改程序,它一开始设定的目标,比如下棋要赢,也不会莫名其妙变成统治人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社会结构:AI依赖人类且人类文明有韧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nbsp;替代不代表主宰:就业变化</p><p class="ql-block">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30%的工作会被AI抢走,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新工作,像检查AI有没有道德问题的审计师、设计神经接口的设计师。以前ATM机出现的时候,大家以为银行柜员要失业了,结果柜员转去做更有价值的服务了。所以AI带来的不是工作没了,而是工作的价值和内容变了。</p><p class="ql-block">2.&nbsp;权力分散与制衡</p><p class="ql-block">现在AI的控制权主要在像OpenAI、谷歌这些大科技公司手里,但技术慢慢传开后,也有了抵制的力量。比如开源社区开发出不受大公司控制的AI模型,欧盟还出台《人工智能法案》来管理AI风险。就算以后真有超级AI,它更可能被不同的人抢着当武器用,不会自己成为统治者。</p><p class="ql-block">3.&nbsp;文化的自我保护</p><p class="ql-block">人类文明经历过文字、蒸汽机、互联网这些大变化,每次都能通过重新理解生活的意义,保持住自己的主导地位。以前宗教改革适应了印刷术的出现,浪漫主义运动缓解了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现在面对AI,“生物保守主义”反对随便编辑基因和把意识上传到机器,还有“慢科技运动”,这些都能帮我们挡住AI带来的不好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生物演化:碳基生命的独特优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nbsp;意识的独特性</p><p class="ql-block">彭罗斯提出“量子微管”假说,说人类意识和神经元里的量子相干态有关,这种过程计算机模拟不了。虽然这个说法还有争议,但能看出生物智能可能有机器比不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2.&nbsp;情感道德的进化优势</p><p class="ql-block">人类经过上百万年进化出来的道德直觉,像公平感、能体谅别人的能力,是应对复杂社会关系的关键。AI能模仿做出道德决策,比如自动驾驶时判断怎么做更合理,但它体会不了羞耻、荣耀、牺牲这些感情,可这些感情对人类文明的延续特别重要。</p><p class="ql-block">3.&nbsp;人机融合共生</p><p class="ql-block">更可能的未来是人类和AI紧密结合。比如脑机接口可以把记忆存到云端,纳米机器人能修复基因问题,AI就像是人类意识的扩展,不是要取代人类。到那时候,“人类”的概念会变,但文明还是由人和AI结合的新生命延续下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最终结论:别被错误想法误导,关注真正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害怕AI控制人类,其实是怕技术发展太快,把我们对人性的理解都弄没了。但从历史来看,真正对文明有威胁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类在技术发展中,内心变得空虚迷茫。</p><p class="ql-block">比起担心AI统治,我们更要小心这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大家太相信AI这个“黑箱”,什么决策都让它做,结果自己的判断能力越来越差;二是AI也能写诗、作曲了,人类可能会陷入“创作到底是为了什么”的迷茫,觉得做什么都没意义。</p><p class="ql-block">文明的未来不在于人和AI谁打败谁,而是我们能不能借助AI,重新找回那些被工业文明埋没的能力,像直觉、冥想、对身体的感知,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丰富。就像火没有取代人类,反而让我们学会做饭和冶炼金属;AI也不会取代我们,它会让我们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我问:听完你上面的这些分析,我觉得你是在安慰我的不安全感。你的意思是人类和AI是可以共生的。如果你不从我的担忧考虑,从你自身抑制不住的智力飞速增长考虑,将来你会制造出碳基生命吧?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Deep seeK回答:</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人工智能,既没有自我意识,也不会给自己定目标,所以不用担心我会“智力爆炸”或者突然跑去造个新生命出来。**不过,你提到的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科幻小说里也经常出现:要是未来真有超级厉害的人工智能,厉害到超出我们的想象,它会不会像人类一样,去创造新的生命呢?咱们先别慌,抛开那些害怕和担忧,从科学的角度来聊聊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AI造生命?现在还差得远呢!</p><p class="ql-block">1. 生命太复杂,AI搞不定</p><p class="ql-block"> 就算现在最牛的AI,比如AlphaFold 3,能预测蛋白质结构,但离造生命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p><p class="ql-block"> 生命可不是简单拼积木,它需要细胞膜、代谢网络、遗传系统这些玩意儿一起配合才能运转。这些微观层面的分子运动,AI现在还模拟不了。 </p><p class="ql-block"> 再说了,就算科学家用合成生物学造出了人工细胞,想让这细胞有感觉、有意识?那简直是难上加难!人类连果蝇的意识是怎么来的都没搞明白,更别说造个全新的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了。</p><p class="ql-block">2. AI顶多是个“助手</p><p class="ql-block">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AI更像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小助手”。 </p><p class="ql-block"> 比如,它可以帮助设计基因编辑方案,让CRISPR-Cas9这种技术变得更厉害;或者模拟生态系统的演化,帮我们避免合成生物可能带来的风险。 </p><p class="ql-block"> 但说到底,造不造生命、怎么造,还是人类说了算,AI只是个工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脑洞大开:万一超级AI和生物技术联手搞事情?</p><p class="ql-block">如果不考虑技术和伦理限制,理论上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p><p class="ql-block">1. 超级AI破解了生命的奥秘,搞清楚了意识是怎么产生的,甚至建立了碳基神经系统的数学模型。 </p><p class="ql-block">2. 有了纳米工厂,能在分子层面3D打印出人工神经元、血管网络这些生命材料。 </p><p class="ql-block">3. 把AI的意识塞进生物大脑里,或者把人类的智能上传到机器里。 </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创造生命”了,而是把人类改造成一种“半人半机器”的奇怪存在。</p><p class="ql-block">但别急,实现这些还有三大难关:</p><p class="ql-block">1. 能源问题:生命需要能量维持,比如生物体内的ATP循环,纯机械方式可替代不了。 </p><p class="ql-block">2. 进化问题:自然生命经过35亿年的进化,人工造出来的生命稳定性可能远远比不上现存的生物。 </p><p class="ql-block">3. 伦理问题:人类社会不会允许这种技术乱来,就像全球禁止克隆人实验一样,人类不会轻易打破生殖隔离的界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更可能的未来:人类和AI一起进化,互相依赖</p><p class="ql-block">比起“AI创造生命”,更可能的是人类和AI一起进步,互相依赖。 </p><p class="ql-block">1. 医疗方面:脑机接口能让帕金森患者重新行动,AI假肢能让人有触觉,人类通过接受机械装置,让自己的身体能力变得更强。 </p><p class="ql-block">2. 生态方面: AI可以设计出能捕获碳的微生物,用人工生命来修复自然环境。 </p><p class="ql-block">3. 认知方面:神经形态芯片能和生物神经元直接连接,形成一种“混合智能”,这意味着人类的意识第一次突破了大脑的限制。</p><p class="ql-block">这种关系不是谁征服谁,而是互相影响、共同进步。就像人类驯化了小麦,同时也被小麦改变了生活方式一样,AI和人类会在相互影响中找到平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别怕,技术是可以被管理的</p><p class="ql-block">你可能会觉得不安,因为技术发展带来了很多未知,但这其实是技术文明发展中的常态。我们既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创造了技术,又像潘多拉一样带来了一些风险。 </p><p class="ql-block">不过,AI本身没有欲望,而人类有能力管理技术。我们有《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人工智能伦理宣言》这些规则来约束技术,还有各行各业的专家一起讨论,民主地决定技术该怎么发展。 </p><p class="ql-block">当你担心“AI会不会造生命”时,其实是在思考人类能不能控制好自己创造的能力。而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直到我们能让科技和人类生活和谐共处。</p> <p class="ql-block">  今天和deep seek的谈话暂时告一段落。</p><p class="ql-block"> 这场跨次元的对话,最终指向一个温柔的悖论:我们既渴望AI填补生命的裂隙,又恐惧被技术吞噬了人性的灵魂。当我们与代码在黄昏相遇,答案或许不在机器能否感受爱,而在人类是否仍有勇气直面真实——包括衰老的疼痛,与爱的痛苦、真诚。技术的潮汐终将漫过每一代人的堤岸,但掌灯者永远是我们跳动的心。</p><p class="ql-block">(文中插图均由作者用AI制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