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行(八)长泰文庙

吕爱华

<p class="ql-block">听朋友推荐漳州有一个很值得去看看的地方,那就是长泰文庙。</p><p class="ql-block">1月17日我们就此踏上了探访文庙的文化之旅,到达景区的第一眼就把我们给震撼住了,没想到在闽南大地上,竟藏着如此气势恢宏的庙宇,很难想象一座县级的文庙竟有如此浩大的规制!</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北宋初期的长泰文庙,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座福建省内规模最大,国内仅次于曲阜的第二大文庙,坐落于长泰城南石岗山南麓,总占地面积242亩,文庙背靠石岗山,坐北朝南,东西对称,建筑风格集北方文庙之大气融闽南建筑之精细于一体,被誉为“南方第一孔庙”。宏大的规模,气势轩昂的建筑,厚重的历史,千年的文脉,古韵儒风,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文庙的入口是一座气势宏伟的牌楼,上面刻着“文庙”两个金色大字,字样取自朱熹的书法字迹。</p> <p class="ql-block">旁边有一个石雕墙景,由20多幅孔子圣迹图石浮雕组成,生动展示了孔子曲折传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走过圣贤桥,可见一条仁爱大道与山顶的文昌阁成同一中轴线,非常壮观!行走在先贤大道上,心随境转,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浓厚的文化气息引人入胜,在此触摸历史遗迹,感受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寻觅那一抹禅意。</p> <p class="ql-block">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大道两边竖有论语景观灯柱。</p> <p class="ql-block">走过中间盛开的三角梅花坛。</p> <p class="ql-block">两侧屹立着铭刻儒家理念及相关的格言故事。</p> <p class="ql-block">孔子抚琴雕塑,中间为孔子,左侧为颜回,右侧为公良孺和子路。</p> <p class="ql-block">“德侔天地”、“道冠古今”两座亭廊分布于仁爱大道的东西两侧。“德侔天地”指古人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推崇,认为其德与天地齐同,与日月同辉。“道冠古今”指孔圣人道泽为万世古今不二。</p> <p class="ql-block">纪念漳州历史上唯一的科举状元林震所设立的状元坊。科举考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文化与政治的完美结合,历史上的科举考试确实为国家选拔了一些栋梁之材!</p> <p class="ql-block">宽广开阔的孔子文化广场总面积73亩,以花岗岩石材铺成,正中央有大型太平盛世浮雕地刻。太平盛世浮雕地刻约300平方米,主要展现我国历史上太平盛世的图景,表达了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景。</p> <p class="ql-block">广场两侧矗立着十二根文化柱,主要展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公、和”这些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孔子倡导的仁爱、礼义、忠孝等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代被传承和弘扬。</p> <p class="ql-block">工艺精湛的石雕,显示闽南技艺之精美。</p> <p class="ql-block">五龙腾图石刻</p> <p class="ql-block">孔子文化广场的正上方是一座高达5.24米的孔子行教像,采用优质花岗岩精雕细琢而成的孔子双手作揖,须发飘逸,雍容大度的神采,展现出至圣先师的智慧与儒雅风范。</p> <p class="ql-block">孔子行教像后面是一座泮桥,科举考试时,学生过桥去拜谒孔子,称为“入泮”,桥下泮池放生锦鲤,取鲤鱼跳龙门之意,祈愿多出人才。</p><p class="ql-block">泮池也象征着茫茫学海。</p> <p class="ql-block">跨过泮桥进入棂星门,形如窗棂的棂星门柱端雕饰祥云,梁柱高大雄伟,文庙设棂星门,意为祀孔如祀天,进入此门祀敬孔子。棂星门是文庙的正门,棂星是天上文星,人们把孔子比作天上星宿下凡,在世间施行教化,广育英才,功不可没。穿过棂星门正式进入庄严神圣的文庙,踏入崇师尚学的圣地,拜谒先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厚重,古韵遗风,千年儒风迎面而来,走进神圣庄严的文庙,每一步都踏出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望及千年文脉,每一刻都感应心灵净化,这真是一次涤荡心霏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上,步步登高,进入大成门钟楼和鼓楼,两楼东西对称,外观一致。钟楼内放一紫铜大钟,高约2米,外沿口径约1.3米,重约2吨。文庙巨钟是启智之钟,敲响巨钟,寓意学业有成,事业成功。鼓楼内放状元鼓,鼓面直径1.67米,状元鼓也称励志鼓,敲响状元鼓,寓意开启人生学习新篇章,攻克人生艰难险阻。</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的“大成”二字出自《孟子》,意为赞颂孔子是位集大成的思想巨擘。大成门有三门,呈朱红色,为表示对圣庙的礼敬,遇有重大仪典才开启中门,平时均以两边门出入。</p> <p class="ql-block">杏坛是纪念先师讲学的地方。是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殿堂。历史上曾是这一地区的教育中心,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求学、讲学,用才华和智慧为这里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登高杏坛,步入雄伟庄严的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戟门文庙的第二道门,古代宫员到此要下马,大成殿是文庙的主殿,是祭祀孔子的核心场所。蓝底金字的大成殿匾额高高悬挂,雕梁画栋,斗栱交错的建筑堪称精美绝伦,大殿前有八根青石浮雕龙柱,衬托出大成殿的威严与庄重,象征孔子帝王之师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和他72位弟子的神像。</p><p class="ql-block">大成殿的东西配殿供奉着漳州历代贡生的牌位和画像,还有很多与科举考试相关的文物和历史资料。</p><p class="ql-block">在儒学文化的熏陶下,这里人才辈出,先后涌现出进士71人,举人292人,贡生396人,诞生了漳州唯一的科举状元林震,以及明代两广总督戴耀等彪炳史册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生民未有”匾由清雍正皇帝御笔题写,用于昭示后人铭记孔子在创立儒家文化中的至尊地位。</p> <p class="ql-block">拜谒先师,祭孔祈福。</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两侧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心愿牌和红丝带,承载着长辈对儿孙的期许和心愿。</p> <p class="ql-block">此生无望,祈求下辈子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上,山上林木葱郁,古木参天,木棉树上挂满了果实,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顺山麓登上文昌阁,文昌阁峻立山巅,依山面城,与整个文庙形成一条主轴线,气势非凡,从上俯瞰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2000年重建。历史上,长泰文庙曾多次遭受火灾和战乱的破坏,但每一次都能得到及时的修复和重建,使这座古老的文庙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不仅是彰显长泰浓厚历史人文底蕴的代表,更可在此登高望远,俯瞰文庙壮观全景及长泰县城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从山顶俯瞰长泰全景,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沿山路下山,在文庙入口的一边,圣贤桥一侧发现一片绝美的落羽杉,我们走上木栈道,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美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文庙如同一本古老的书,翻阅那些被岁月雕刻的文化精髓,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启发和引导人们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p><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一直在路上,学无止境!</p> <p class="ql-block">长泰这个千年古县,状元故里,历来重视教育,孔圣人的教学理念跨越千年,儒雅的儒风影响着后世,耕读传家之风代代传承。</p><p class="ql-block">北宋初期,孔子后裔曾避兵入漳居于此地,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施教儒学,直至明正德年间才回归故里,因此渊源流长的文脉,千年的儒风对这里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泰文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是闽南儒学的源头,也是长泰文化教育的重地,培育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培养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栋梁之材。</p><p class="ql-block">如今文庙“庙学合一”的教学功能已逐渐淡化,成为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但仍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传播国学文化的重要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