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p><p class="ql-block"> 一一一读《林徽因传》有感</p> <p class="ql-block"> 你印象中的林徽因是怎样的呢?是民国时代的一代才女?是徐志摩的情人?是让徐志摩写下《再别康桥》的那个女子?是吸引无数文化名流到家里做客的太太?</p><p class="ql-block"> 通过《读林徽因传》,我认识了一个别样的林徽因,我愿意称她为大师。</p><p class="ql-block"> 她是建筑大师。她和她的丈夫梁思成专门去美国学习建筑学,回国以后去东北大学建筑系,当时的东大建筑系只有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位教授,他们担任建筑系所有课程的教学工作;她常常拖着病体和丈夫梁思成对古建筑进行考察,即使在战乱流亡时刻也没有停止考察测绘工作。1930年至1945年之间,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实地考察足迹遍及中国的15个省份,200多个县,考察绘制了200多处文物建筑,其中不少的文物建筑正是因为他们的考察而获得政府的关注,进而得到保护的。例如,河北的赵州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的佛光寺等等,她被胡适誉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p><p class="ql-block"> 仅仅是建筑方面的成就,就足以称为大师了。但林徽因的高尚品德不仅体现在艰难生活中对建筑事业的执着,还体现在她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出的气节。1937年,七七卢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当局下令梁思成组织一个中日友好协会,而林徽因和梁思成没有选择附和日本当局,而是选择马上逃离北平,1937年9月5日凌晨,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北总布胡同三号院。之后,他们开始了乱世逃难生涯,从而扼杀了日本人拉拢他们的企图,梁从诫曾经问过母亲,万一日本人攻破四川,来到家门前怎么办?林徽因认真地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前不就是扬子江吗?”她已经做好了自绝于侵略者面前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国民党政府拟定了抢救学者名单,梁思成与胡适、梅贻琦、陈寅恪等众多学者都在名单上,然而胡适梅贻琦等人登上国民党的飞机离开北平了,而梁思成与林徽因却选择留了下来,因为他们看到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贴在清华园的安民告示,他们看到了解放军对北平古建筑的保护的诚意(解放军在攻打北平城之前,特地派人前往清华园林梁家中摊开一张军事地图,请他们在上面标出重要古建筑,圈出禁止炮轰的地方,并表示,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文物古迹,就算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因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努力,北平成许多的文物古迹得以保护,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又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p><p class="ql-block"> 读完《林徽因传》,深感以前对林徽因的认识多么肤浅,才女、情人、太太?现在我更愿意称她为“大师”,她配被称为“大师”!她去世之后,金岳霖与邓叔存联合题写了一幅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让我们铭记这位一身诗意的奇女子吧,她就是人间四月天!</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