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在云南弥勒猫冬的日子里,其实没怎么闲着。时不时就开车出去游览云南的名胜景区,12月份的云南温暖如春。到处都有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不冷也不热,正是旅游观光的好时机。跑累了就回弥勒休息,休息完再出发。</p> <p class="ql-block">12月10日,怀着对千年古韵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建水古镇的土地,开启了一场对历史印记的探寻之旅。车刚驶入城区,就感觉到一股古风迎面扑来。车轮驶过被岁月打磨的光滑的石板路上感到微微颤抖,似乎与历史轻轻触碰。道路两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依旧保留着那份原汁原味的古香古色,一点儿没有被现代化建筑所吞噬。让人不禁沉醉在这悠悠古韵之中,仿佛进入了远古。</p> <p class="ql-block">安排好住处,我们道先来到了建水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朝阳楼"。红墙绿瓦,雄伟高大,猛一看就像天安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建成在630多年前的明朝。和北京天安门外观非常像。但比北京天安门还早28年。民间传说建造者是师徒关系。徒弟在建天安门城楼时为表示对师傅的尊重,还少建一层。</p> <p class="ql-block">不比不知道,一比还真的是大开眼界,大长见识。为古人的精湛技艺和传承精神所感动。600多年来经岁月沧桑,甚至是地震都纹丝不动,巍然屹立。各朝代政府也很重视,几经修缮完好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楼顶的飞檐翘角上个个都悬挂着铜铃,微风吹过,传来叮咚叮咚悦耳的铃声。那声音宛如山间清泉淌过圆润的石子,又似林间飞鸟婉转啼鸣。每一声铃响,都像是穿越了悠悠岁月,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温柔。每一声都敲在我的心上,让我甘愿停驻,沉醉在这古朴又迷人的声音里,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穿过朝阳城楼向城内走去。眼前千年的古道石板路,好像为我开,等我来,我自信的行走在这磨的光亮的石板路上。庆幸自己能到此一游!重叠踩在古人的脚印上,我来了!此时此刻真的感到很激动。</p> <p class="ql-block">沿着指示牌继续观看。</p> <p class="ql-block">道路两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日光的轻抚下,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气息。它们静默地矗立着,见证了朝代的更迭。</p> <p class="ql-block">看看门上刻的雕花,几百年来竟然能保存的如此完好,这建水的百姓立了头等大功。</p> <p class="ql-block">又到一处古迹朱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走进朱家花园,就像走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园林布局精巧,亭台楼阁、假山池沼错落有致,一步一景,美不胜收。每一处雕刻、每一幅壁画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彰显着当年主人家的富贵与风雅。</p> <p class="ql-block">整个院落的布局图独具匠心。院落,长亭,假山,水塘,不是江南胜江南。</p> <p class="ql-block">梅兰竹菊四个院并列。每个院有每个院的个性。院中养着梅兰竹菊四种花卉,墙上挂着梅兰竹菊各种壁画。就连门窗和柱子上都分别雕刻着梅兰竹菊不同花样的木雕,看来当时主人和设计者真是别有用心精心策划,精致到了极点。既体现了文化修养的最高境界,又展示了富贵荣华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梅院</p> <p class="ql-block">名人名画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这门上的刻花雕工精细,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走出庭院,来到了朱家池塘,哇,好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围着池塘绕一圈,站到哪个角度景色都不相同,美轮美奂太迷人了。</p> <p class="ql-block">一个屏风修建水塘正中间的位置,对着就是大门。</p> <p class="ql-block">大门右侧修的是假山,假山下面是镂空的山洞,从下面钻过,如同迷宫。假山上面有亭子,还有各种名贵的花草树。站在假山亭子上向下观望,整朱家花园美景净收眼底,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屏风左侧修的是长廊,古朴典雅,既防雨又防晒。</p> <p class="ql-block">连着长廊上到这个这个八角亭。亭子制作非常精美,就是在北京城里也很难找见。围着亭子一圈儿的石柱上,雕刻了12个属相。</p> <p class="ql-block">个个刻的都非常精美,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走下亭子回头一望,才知道这亭子叫"光远亭″,很多游人在这亭子上面许愿,系上了许愿牌。但愿都能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当夕阳西下,我的影子被拉的长长的时候,我们也走到了出口,这次朱家花园的游览让我浮想联翩,久久不能平静。想当年,朱家人以何等的财力物力筹建了这么大一个宅院,又请了那么多能工巧匠,从1875年至1910年耗时35年才建成。只可惜生不逢时。两次被抄家,1903年,因资助反清势力被清政府抄家,1927年同样又帮袁世凯,又一次被国民政府抄公。朱家掌门人朱朝瑛彻底穷困潦倒,于1930年客死他乡。可以说朱家花园是“滇南版的《红楼梦》大观园”一点不为过。 尽管最终没能尽享这座宅邸的岁月静好,但他们的付出,让一座融合了精湛技艺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瑰宝得以留存至今。这座花园不仅是滇南建筑艺术的杰出典范,更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记忆,成为后人了解往昔的珍贵窗口。朱氏家族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值得我们致以深深的敬意与称赞 。</p> <p class="ql-block">当离开建水古城时,夜幕降临,朝阳楼在灯光的照射下更加雄伟壮观。建水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古镇的美景,更让我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离开建水时,我心中满是眷恋,期待着下一次与这座充满魅力的古城重逢,续写与它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