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彭德怀隐蔽一个团保卫毛主席,叶剑英保住了毛主席的“脑袋”》 </b></p><p class="ql-block"><b>毛主席“真不容易”之四十六</b></p><p class="ql-block">易铁强依据毛新宇著《我的爷爷毛泽东》上册第272至274页整</p><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张国焘闹分裂时,渐渐地,大家愈来愈觉察到张国焘有鬼!当<b>彭德怀的第三军团到达巴西后,他把十一团隐蔽在毛主席住处的附近,以防万一,并且从那时起每天去看望毛主席。他担心会和第一军团失去联系</b>。因为大权在手的<b>张国焘,早已以集中统一指挥为名,收缴了各军团的密电本。</b></p><p class="ql-block"><b> 9月9日上午,张国焘见中共中央北上方针毫无动摇的可能,于是以红军总司令部的名义密电陈昌浩,要他们"彻底开展党内斗争"</b>。这实际上是要分裂中央。毛主席迅速同张闻天、博古等磋商,一致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再想继续说服并等待张国焘率部北上,不仅没有可能,且必导致严重后果。<b>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毛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沉着自如地指挥着一切</b>。首先他以看地形为名,火速赶到巴西附近第三军团所在地牙弄,然后同<b>周恩来及其他领导同志立即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分析了当时的危险处境,决定率领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连夜转移,脱离险境</b>。毛主席连夜起草的中共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指出:"对于红军,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南下是绝路","只有中央的战略方针是唯一正确的,中央反对南下,主张北上"。号召红军指战员,"坚决拥护中央的战略方针,迅速北上,创造川陕甘新苏区去"。凌晨2时,大家分头行动。</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在班佑的前敌总指挥部作战科,<b>叶剑英找到副科长吕黎平,要了当时唯一的一份甘肃省地图,以备党中央北上时使用。</b>叶剑英还想把军委纵队的同志一起带走,于是他立即召开军委纵队干部会议,布置凌晨2时出发"打粮"。</p><p class="ql-block"><b> 北上红军凌晨2时出发,毛主席率部在前,彭德怀率部在后掩护中央机关北上。天明时,毛主席看到叶剑英率军委纵队一部赶了上来,十分高兴地说:"哎呀!剑英同志你来了,好!好!</b>"后来,他引用"<b>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话,来赞扬叶剑英的这次历史功绩。</b></p><p class="ql-block"><b> </b>有一次,<b>毛主席还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风趣地说:"叶剑英同志在关键的时候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个了。</b>"</p><p class="ql-block"> 这时,陈昌浩也已发现中央红军出走了,当时就找到徐向前问:"一方面军开拔了,我们是不是派部队追上去?"<b>徐向前坚定地回答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无论如何不能打!"</b>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b>可是张国焘、陈昌浩还是一意孤行,他们派红四方面军副参谋长李特去追赶已经北上的红军。</b>当时在场的伍修权回忆道:"正谈话时,李特骑马赶来了。他大喊:原四方面军的同志,回头,停止前进!不要跟机会主义者北上,南下吃大米去!'毛主席劝阻他,他就同毛主席吵架。""毛主席还是规劝、开导他,说北上的方针是中央政治局决定的。但是李特就是不听,强拉原四方面军的同志跟他走。""当时有的同志对李特的行为很生气。毛主席还说:'捆绑不成夫妻。他们要走,让他们走吧!以后他们自己会回来的。'"这次北上,连李德都表示同意。他对宋任穷说:"我同你们中央一直有分歧,但在张国焘分裂的问题上,我拥护你们中央的主张。"</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行动使张国焘恼怒万分。他把队伍拉到阿坝,在阿坝喇嘛寺里开了一次群众大会,叫嚷"反对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北逃"。在此次会议上,张国焘煽动红军批判毛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