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是割丁丁还是蛋蛋

欧庆利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太监是割丁丁还是蛋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首先,阉人不一定是太监。因为还有一个刑罚叫“宫刑”或“腐刑”,司马迁就是受了宫刑,但不是太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监,又叫宦官。据考证,中国的太监最早起源于夏朝,之后公元前1600多年殷商时期的宫中就有“寺人”(在古代,寺人是宫内的小官吏,通常由太监担任)。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是西周时期的《周礼》:“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意思是宫内让被阉过的男人们来守护,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性能力。中国古代的太监制度从西周至清朝,已存在了两千多年,而且体系完备、规模庞大、影响力深远,故而给人一种错觉——太监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产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实,太监不是中国古代独有的社会现象,这一职业在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古罗马、奥斯曼帝国以及大多数亚洲封建皇权国家,如朝鲜、越南、阿拉伯帝国都存在。公元前1424年的欧洲图特摩斯三世当权时的皇宫里便有了被割掉命根子的奴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阉割太监目的是为了完全杜绝太监和妃子之间偷情的事情发生,以维护皇家血脉的绝对纯正。古代帝王三宫六院,嫔妃众多,皇帝分身乏术,顾此失彼,难免有嫔妃宫女寂寞难耐,皇帝为了不被带绿帽子,自然要将入宫服侍皇族的男人去势,即净身,割去命根子。古代太监也不是谁都可做的。还需要经过“政审”这一关,家世必须清白,不可有犯罪记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中国封建社会,太监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把持朝政、弄权误国。例如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张让,唐代的高力士,北宋的童贯,明朝的王振、刘瑾等。当然,也有一些太监是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例如发明造纸术的蔡伦,七下西洋的郑和。因为太监有机会位高权重,于是也有了假太监,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嫪毐,入宫后淫乱宫廷,甚至与太后苟合生下两子,最后谋反被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监,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不人道的产物。那么,阉割太监是割丁丁还是蛋蛋呢?古代太监的阉割程度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大部分太监都是下体生殖部位全部割去,当然也有一部分只是割去阴囊和蛋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监很多都是自愿进宫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里太穷的缘故。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奴隶,被迫成了太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监在被阉割的前几天都是不能吃饭喝水的,这是为了保证身体完全排空,然后将被阉割的人绑在椅子上,首先在下体涂上一些麻药(三国以前没有麻药),然后用刀直接割掉下体的全部部位,紧接着就是止血,所谓的止血也十分简单,就是一种木灰。然后就是消毒,消毒之后再在尿道中插入一根小棍子,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尿道闭合不能尿尿。最后送到蚕室中静养100天左右。所谓的蚕室就是见不到光,不通风的屋子,这是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净身师父会准备一个盆子,里面参杂石灰,将二粒睾丸摆好,以便让石灰吸干水分,睾丸才不会腐烂,连同手术的契约书用油纸包好,放在盆中,再用大红布将盆子包好,吊在中质梁,保存起来。古代房子大厅都有一根中梁,这叫做红布高升,意思是预祝太监以后福气连连,步步高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台湾媒体曾刊发文章描述一男童“净身”的过程:刀子匠要准备两个新鲜的猪苦胆、臭大麻汤和麦秆。猪苦胆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手术后敷在伤口处。臭大麻汤的功用很多,手术前喝一碗让人迷糊,起麻醉作用,手术后再喝,让手术者泻肚,以减轻小便的排泄量,保证手术成功,麦秆的功用即手术后插入尿道。这些孩子与一般的孩子一样有天生的顽皮和尖细的嗓音,这就是我们所知的太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监的选择都是有年龄限制的,这些男孩必须是在没有性别意识时阉割,而且要保证阉割后的声音依然优美清脆。太监面不生明须,喉头无突,声音变细,说话女声女气,举止动作似女非男,成了”中性”人。到了明末,皇宫内竟然有太监十万人之多,据《东华录》记载:“明季宫女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饭食不能遍及,日有饿死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人有一个传统,人死了要叶落归根,埋在自己的乡土。做太监一生的最大愿望就是把被切割的东东要回来,这叫赎身,又叫“赎兰”。所以太监都省吃俭用,目的是为了日后赎身留一个全尸,如果少了自身那个家伙,便没资格埋在祖墓,不能与父母埋在同一个墓园,不能骨肉还家,不赎回来,据说阎王也不收,因为六根不全,不男不女,阎王不收。可怜那太监若想下辈子有出头之日,必须想尽办法找净身师赎回,留一个全尸,放进棺材里一起下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唉,做太监有如此苦痛,想不到今天还有这么多明星大腕,翘着兰花指,尖着喉咙,男不男女不女,放弃了男人的阳刚,去唱去跳,硬要做变性的太监,何苦呢?还有,现在有很多老娘们无知地把自己的丈夫称为老公,更有那奴性的先生自称自己是她的老公。老公就是太监的别称,把丈夫以太监为荣,或自己说自己是太监,又何苦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2025.1.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