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历史影集(1)

军哥嘹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燕京大学校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燕京大学校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燕京大学校花(齐白石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历任校长简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年6月24日~1962年9月19日),出生于浙江杭州,苏格兰裔美国人,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任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一生中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1949年8月离开中国。 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逝于美国华盛顿,终年86岁。2008年11月归葬杭州西郊安贤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陆志韦(1894年2月5日-1970年11月21日),原名陆保琦,出生于浙江湖州乌程县(今吴兴县)南浔镇。语言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音韵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陆志韦于192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生物学部心理学系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任东南大学心理系主任;1927年任燕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学系主任;1933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深造;1934年起历任燕京大学代理校长、校务委员会主席、校长;1952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0年11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吴雷川:1905年—1910年期间,在地方从事教育活动。1911年后,曾担任杭州市的市长。1925年到著名教会大学燕京大学 担任教授。1915年他接受圣公会的洗礼,开始积极参与基督教活动。20世纪20年代以后,他的基督教思想开始发生转变。特别由于他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国儒家教育,所以在思想方面有独特的经历。从1922年开始,他结合中国的儒家传统,联系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为“折中的神学”。致力于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沟通,以探索使基督教在中国扎根,同时改革中国社会的道路。为此,他发表了大量学术著作,他的观点也与传统的基督教正统派产生了冲突。但是,作为具有开拓性的思想创新者,吴雷川可以说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是很有代表意义的。1944年10月26日,吴雷川在北平去世,享年74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梅贻宝(1900—1997),天津人。192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基督教燕京大学,历任注册课主任、教务处主任、讲师、教授、文学院院长、成都燕京大学代校长、美国爱荷华大学东方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长、台中东海大学教授等职。与其兄长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齐名。 自1949年侨居美国近五十年,直至1997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历史概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