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驾西北畅游行 十四,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我是第三次来这里了。第一次来到这里应该是1990年2月,第二次是是2007年6月。如今距第一次到这里已经36年过去了,关还是这关。可周围的环境却彻底变了,变得不敢认了。首先是城市建设,原本该关地处荒野的戈壁滩上,而现在嘉峪关市的市政建设接近关址;其次是游客中心及附属旅游设施建设,使我这个第三次来过这里的人来说显得有些陌生。已找不回第一次来到这里见到的单与纯(当时只有嘉峪关建筑及在入口处的几间管理用房)的感觉。商业化气息充满了景区及周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嘉峪关位于甘肃酒泉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span></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山西麓而得名,比山海关早建九年。这里地势险要,南依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凭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的最狭窄处,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关西为古战场,关东有九眼泉湖,冬夏澄清,终年不竭。</p><p class="ql-block"> 明征西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经历了一百六十八年的时间,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城,矗立在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上。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适合战争防御需要。关城有三重城廓,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固若金汤,牢不可破。</p> <p class="ql-block">关周围地貌</p> <p class="ql-block">进入游客中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天下雄关:天下雄关碑,在嘉峪关城楼西面。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至嘉峪关,见关势雄伟,便写下了天下雄关四字,后来镌刻成碑,立于嘉峪关东关坊一里道左。</p> <p class="ql-block">光化门:光化门,因门额刻“光化门”三个字而得名,左题款“知直隶肃州涂跃龙立",右题款“乾隆岁次辛亥孟夏月吉旦”。门洞为五伏五券错层拱券式结构,基础为条石,门道长22.69米,宽4.15米,高6.46米,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设。门扇为木质外包铁皮铁钉黑漆双扇门,站在光化门的入口处有“门中楼”的景象奇观,展现了古代建造者的劳动智慧。</p><p class="ql-block"> 关楼顶层 “天下第一雄关”的题字者是左宗棠。左宗棠在抬棺西征、收复新疆时,亲自书写了“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柔远门,门额刻“柔远门”三个字,左题款“直隶肃州高台县知县和龄承修”右题款“乾隆五十六年季夏”。门洞为五伏五券错层拱券式结构,基础为条石,门道长27.18米,宽4.18米,高6.41米,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设,门扇为木质外包铁皮铁钉黑漆双扇门。</p> <p class="ql-block">会极门,因西瓷城门额刻“会极”二字而得名,意即从西域来的诸侯,仕官,商旅,亲善友好地在这里相会,从这里经过,向中原王朝朝贡。西瓷城劈门南向,不与柔远门直通,使关城更加肃穆幽深,成为内城的一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门</p><p class="ql-block">嘉峪关门为关城的正门,也叫西城门。门额刻有「嘉峪关」三个字。门洞为五伏五券错层拱券式结构,基础砌三层条石。门扇为木质外包铁皮钉黑漆双扇门。门道长二十五米,宽四米二,高六米三,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设,数百年来留下了深深的车辙。</p> <p class="ql-block">马道</p><p class="ql-block">马道,因将士骑马上城而得名。主要功能是运送兵力,运输粮草和武器。马道紧贴城墙,呈二十三度通达墙顶。马道宽三米,长二十二米,青砖铺砌,外侧设女墙。马道在敌兵攻城时,可将磙木、擂石、滑车等武器顺势推下,重创敌兵。现在为了保护马道,方便游人捕没了楼梯。</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楼</p><p class="ql-block">嘉峪关楼矗立在罗城正中的“嘉峪关”门的楼台上。由兵备道李端澄于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主持修建,楼台面积556平方米。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左宗棠题“天下第一雄关”匾悬于楼上,民国20年(公元1931年)此 在关楼拆毁时丢失,现楼是公元1988年根据文献记载和仿柔远楼的模样修建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柔远楼又称西楼,楼下为柔远门,建筑为三屋三檐歇山顶式,楼高17米,底层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建筑色彩庄重,美观大方。有雄居西陲,俯视天下之感。古人赞日:“磨砖砌就鱼鳞瓦,五彩装成碧玉楼”。</p><p class="ql-block">柔远楼为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由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关中不同的侧面</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