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过年的回忆

愚公

<p class="ql-block">  又是新的一年了,现在过年的年味不如以前浓了,无非是看看春晚、吃一顿年夜饭、发发贺年短信罢了,现在物产丰富,吃的,用的,什么时候都富足有余,要论吃穿,啥时候都算是在过年了。我小时候是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那时过年是件大事情,也是小孩很早就开始盼望的事情,因为过年可以吃好吃的、穿好看的、玩好玩的,做错了事情还不会被大人骂。但过年前,包括我们小孩在内,许多的准备过年的忙活还是比较累人的,过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大约要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要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排队</p><p class="ql-block"> 那时物资匮乏,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有许多票证都要留到过年才舍得用,比如说布票,积攒了一年,到过年拿出来扯布给全家每人做件新衣服,有时可能还不够,那只有小孩和老人优先了。再比如肉、禽、蛋、豆制品等各种食品,优质的糖、烟、酒等商品,过年都是定量供应,供应量在过年时也会比平时大,所以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年前大采购。</p> <p class="ql-block">  我在过年前最怕的是被父亲派出去排队买东西。那时买什么东西都要排队,购买年货的队伍又特别长,买东西时,父亲往往会把我们几个小孩都派出去,各站一个队,有的站买肉的队,有的站买鸡蛋的队,有的站买豆制品的队,当时我们的排队只是单纯的排队,不负责购买,因为钱和票证都在我父亲的手里,他要穿梭于各个队伍之间付款提货,为什么不把钱和票证交给我们直接买呢?可能是怕我们将钱和票证弄丢了,这样年货就没有了。我为什么怕排队呢?是因为排队有许多不确定性,那时买各种东西排的队都能比较长,要想买到东西,排1-2个小时、甚至排半天的队是很正常的,父亲在家又有许多事情要做,所以不急着赶过来。往往在我快要排到的时候,就开始着急了,怕排到我了父亲还没到,我又没有钱买东西,我这个队不就白排了吗,那时又没有手机可以呼叫父亲的,所以,有时在快排到时,我只好让后面的人先买,我自己往后挪,但老这样也不是个事啊,让多了,后面的人不承认你排过队了,那真是百口莫辩啊。让队的情况还有一种,就是买猪肉的时候,看着前面切下来的猪肉肥多瘦少,就不想马上购买,让后面的人先买,自己始终排在前几位等着,等到出现自己满意的猪肉才买。</p> <p class="ql-block">  排队买蔬菜则是另外一种情况,那家长是会把钱给我们的。那时菜场的格局是在一个高高的大棚下面,用水泥砌成的台面把菜场围成几个长方形,菜和营业员在方框的里面,购买者在方框的外侧排队等候,排一个队还是两个队是根据营业员的数量定的。在人多菜少的时候原先排好的队伍很快会就乱掉了,大家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将菜篮子、网兜纷纷往菜场里扔,让营业员将菜篮子和网兜装满,营业员装满菜后只是简单地称一下,说几斤就是几斤,没有讨价还价,没有挑挑拣拣。这种情况下的买菜,小孩必定吃亏,挤不过人家啊,往往头给挤扁了,身体挤瘦了,还未必能买到菜,如果买到了,那胜利的喜悦着实会兴奋好一阵子的。</p><p class="ql-block"> 购买某些紧俏商品时,即便是排了队,也未必就一定能买到,为了能赶在别人前面,有时我们早上三四点钟,天还没有亮就赶到菜场排队去了,有时一个人想排几个队,就用菜篮子或砖块代替自己站队,就这也是要经常去看看的,要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然的话菜篮子和砖块很快就会被别人扔掉了。</p> <p class="ql-block"> 大扫除</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的时候,家里的居住面积普遍较小,人均居住面积只有几个平方,虽然家里的东西不多,但也是挤得满满当当的。家长平时都在单位里忙工作和学习,回到家里日常家务就已经忙得团团转了,没有时间顾及家里卫生的全面清扫,要过年了,年终大扫除,干干净净过新年成为年前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p> <p class="ql-block">  由于居住面积小,环境逼仄,所以家里能堆放东西的地方都不会空着的,床底下塞得满满当当,橱柜顶上堆得摇摇欲坠,在这样的环境下打扫卫生,其难度可想而知:先要将床上的被子卷起来,然后将床铺下、橱柜顶上的东西拿出来堆放在床上和桌子上面,把地面清空,然后开始清洁地面。当时的地面都是水泥地面,颗粒很粗的那种,用拖把拖地不但伤墩布,而且根本拖不干净,只好用一盆盆水来冲洗地面,还要趴在地上用尼龙板刷刷洗地面,清洗过后,地上的污水没有地漏自行淌出去,要靠我们用簸箕和扫把一点点将地面上的水舀到盆子里,然后再去倒掉。清洁地面这项工作要全家上阵,往往要用掉半天或一天的时间,是很累很辛苦的,但偶尔也有意外之喜,就是有的东西找了许久都找不到,就在已经放弃忘却之时,在大扫除时,又找到了,对小孩子而言,最惊喜的可能就是能捡到几个分币了,那是一笔小财啊。</p> <p class="ql-block">  地面清洁完成了,就要开始规整东西了,所有的东西要归回原位,还要擦洗干净,这些活都是大人干的,我们最多是搬搬东西,如果让我们乱放的话,估计要用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找不到了。我们的工作就是擦门擦窗,要把门窗上积了一年的污迹擦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往往是一场大扫除过后,我们的胳膊要疼好几天。</p> <p class="ql-block"> 炒花生与做蛋饺</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年夜饭不像现在的许多家庭,到饭店去订一桌就完事了,那时的年夜饭都是自家准备的,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家庭经济条件窘迫,没有条件去饭店潇洒;二是那时的一顿年夜饭,大致要吃到正月十五的,因为按照民俗,年内是不能动刀动剪的。所以年夜饭不是只吃一顿就了事的,家家户户都要卤烧许多荤菜(经放),如卤口条、卤牛肉、卤猪肚等等,还要有红烧排骨、红烧鱼,红烧鸡鸭等。蛋饺和肉圆也是必不可少的。</p> <p class="ql-block">  烧菜不是我们小孩子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炒花生、瓜子、做蛋饺之类的活计。炒花生要找口旧铁锅(因为炒花生和瓜子特别伤锅),先在锅里放半锅黄沙炒热,再将带壳的花生放进去与黄沙一起炒,这样炒熟的花生不会焦糊。炒瓜子就不要用黄沙了,直接抄就可以了。做蛋饺是要有一点技巧的,先要准备一只木把长柄汤勺(用木把的汤勺是为了防止烫手,塑料把的也不行,受热后塑料会软化的),备好打散的鸡蛋和肉馅,取一块肥肉,坐在煤炉旁,先将汤勺烧热,然后将肥肉在汤勺里抹一下,使肉油均匀地涂在汤勺里,然后在汤勺里浇一调羹鸡蛋,转动汤勺让鸡蛋均匀地铺满勺底,待鸡蛋凝固后夹点肉馅放在蛋皮中间,像包饺子一样用筷子将两侧蛋皮合上,一个蛋饺就做成了。在整个工序中,涂油是关键,如果勺底没有足够的油,蛋皮粘在勺底起不来,蛋饺就做不成了。有时我们会故意做坏几个,这样我们可以直接将蛋皮吃掉。</p> <p class="ql-block">  过年前有的家庭还要做各种小吃,如小炸等食品,每家每户都会努力将家里装食品的铁桶,塑料盒装得满满的。</p><p class="ql-block"> 除了自家烧以外,像糖果、副食品这些东西必须要到商场去买,而且要备齐、备足,不然的话,到了过年时,许多商场都关张了(不像现在有超市,一年四季都开着),你就是有钱也没地方买去。往往到了大年三十的下午,所有商场基本上都关门了,营业员也回家过年了。家长在忙着烧年夜饭,我们没什么事情做,就或者找同学去玩,或者偷家里过年的小食品吃。</p> <p class="ql-block"> 年夜饭</p><p class="ql-block">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围坐在饭桌旁,吃年夜饭。我们南方不像北方除夕要吃水饺,我们就是准备一大桌子菜,荤素皆备,以荤为主,仿佛要将一年中舍不得吃的东西一天全部吃完。说来也怪,平时吃不到的那些好菜,真要堆满桌子让我们尽情地去吃,反倒没有胃口了,可能是被这阵势给吓到了吧,也可能就是所谓的“年饱”吧。</p> <p class="ql-block">  大年夜这顿饭吃的时间比较长,饭桌上也有颇多的规矩,比如饭桌上只能说吉利的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有时不小心说了不该说的话,过年时大人虽不至于动手打你,但那盯着你的愤怒的眼神,也会把我们吓得魂不附体。吃饭时,碰碎碗盏也被认为是不好的,但不小心碰碎碗碟是免不了的,那种情况下,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碎碎(岁岁)平安”这样的口彩,变坏事为好事。年夜饭的饭桌上,小孩的哭闹也被长辈认为不好,这时候,孩子的父母就要想方设法地把孩子哄好。</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也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长辈要坐上座,晚辈要向长辈敬酒拜年,好东西要敬长辈先享用;小辈(主要是小孩子)可以获得压岁钱,可以有新衣服穿,长辈还会将面前的好吃的分给小辈们吃。</p> <p class="ql-block">  吃完年夜饭之后,辛劳的母亲还要继续劳作,收拾桌子,清洗碗筷,我们则开始吃各种过年的零食小吃。中国人过年有守岁的传统,也就是大年三十整晚不睡觉,迎接新年的的到来,那时没有春晚这样的电视娱乐节目可看,有的人家就用打麻将来打发时间守岁,我家没这个习惯,年夜饭后聊会天,也不管守岁不守岁了,早早地就睡觉了。</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p><p class="ql-block"> 年初一早上起来,就可以穿昨天晚上放在枕头边的新衣服了,这些衣服其实很早就准备好了,单等大年初一才能穿,刚穿上新衣服那会儿,还会有点害羞,还会有点浑身不自在,毕竟在那个时代穿一身新衣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穿上新衣服,拿上压岁钱,就可以上街去耍了,一般过年,我的首选是先到土产公司花一角三分钱买一小挂鞭炮(这种鞭炮是从一大挂鞭炮中拆下来的,大概有20公分长),买来的鞭炮不舍得一下子炸完,而是将其拆成一个一个的炮仗,然后点一截蚊香,一个一个地放,有时候还放出花样来,比方说放到树洞里放、埋在土里放、放在铁罐里放等等。但不管怎么省,小小的一挂鞭炮很快就会放完了,那时就只好看着别人放鞭炮了。放鞭炮的时候,有的鞭炮是哑炮,我们称之为“闷炮”,就是“闷炮”我们也舍不得放弃,会将其拦腰折断,把里面的火药暴露出来,再将其点着,火药猛烈燃烧时,会发出“撕啦”的响声。除了小鞭炮,还有种比较高级的叫“穿天猴”,现在也能买得到的,就是在竹签的上端绑一个纸火箭,放的时候,可以将竹签拿在手上放,也可以将竹签插在地上放,点燃引火绳之后,火药燃烧后向下喷射,小火箭就直冲天空,所以叫“穿天猴”。除了放鞭炮之外,我还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比方说可以买连环画等图书(连环画我一年四季都会买,只不过过年时手头宽裕一点,更可以买一些以前想买而买不起的书了),有时也会买些万花筒之类的小玩意来玩玩。</p> <p class="ql-block">  初一到十五,年前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那个时代我们的假期作业也不多,也没有什么补习班、培训课要上,所以除了吃就是玩,家长在这段时间里对我们也是比较放任的,我们可以玩得昏天黑地、忘乎所以,但好日子过的就是快,一晃,就要赏正月十五的月亮了,就要吃甜甜的糯米元宵了,幸福的过年时光也就结束了,学校要开学了,犯错也会挨打了,一切情况如旧,要想再享受过年的好时光,只有盼来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