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人云: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今应改成,在什么山唱什么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两百年前,陆上最好的交通工具应该是马车,而马车受道路限制,能到达的地方有限。我想那个年代,大多数人是应该靠自己的双脚仗量地球。满打满算一天步行不超一百华里,因此便有了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如今天翻地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让人们日行万里夜行八千。特别是互联的应用,让地球上的人住在一个村了。村东头的肉烧香了,村西头人打喷嚏,西半球的炮竹声响起,东半球感到振动闻到硝香,时间和空间距离感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然而互联网时代,中国人的一项发明,可谓空前绝后,他就是微信的应用。只要是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没有人不用群聊天功能,最不济也有一个家属群。这微信群可不得了,花样繁多不胜枚举,说他是万花筒也行,说他是占山为王也行。到底有多少微信群谁也说不清楚,我本人加入的微信群也超过了三位数,占山为王的微信群(当群主)超过二位数。参加微信群的地球人不受地域限制,组建微信群的人不受身份限制。微信群好比一个个山头,但是,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最要紧,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山头文化也就是寨主文化(群主文化),因为每个群的存在都有他目的性。</p> <p class="ql-block">给我帮助最大的工作群。因二次就业是跨行业,我尽管有标准化管理,设备管理,定置管理等企业管理基础,但是工作中依然有很多挡路虎。幸好我们的组长是海工的教授,在该领域通才。每当我单独执行任务遇到了困难,就会在工作群里求援,每每都能获得满意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想起中央台《芝麻开门》节目,每名选手有拿不定主意的地方,有一次场外求助的机会。但是我们工作群可以无限次数求助,工作群是快速准确完成集体任务,不可缺少的工具,让你有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气慨。在工作群唱的是劳动者之歌。</p> <p class="ql-block">战友群最纯洁。群主是德高望重的陈国栋先生,他年长我两岁,高中还是同班同学,我们既是战友又是同学。夏天6点半冬天6点,群主准时主持群语音聊天,相当于过去的电话会议。分布在天南地北的战友,大多能准时出席电话会,其乐融融。我虽然在战友群潜水,但是他们语音聊天记录,我会抽出时间一字不拉地浏览。亲切的乡音,朴实的语言象春风扑面,心情无比喜悦。战友群是我了解社会的窗口,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善良,看到智慧,看到温暖,看到了友谊。</p> <p class="ql-block">我参加的老年大学群接近十个,不同班不同群。同学群中的层次相近爱好相同,谈论的都是彼此感兴趣的问题。同学群是永远不毕业的学习园地,使人终身受益。在这个学习的山头,你可以畅所欲言,偶有新作可先睹为快,相互指证。</p> <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要算中专班级群和高中班级群。多年前少男少女的故事在这里曝光,多年的单相思在这里揭秘。生活小知识在这里交流,带孙的甜酸苦辣在这里倾诉,也有同学顶格发放红包。自创书画、诗词、散文在第一时间发布。同学们的精神状态得以窥见,行动轨迹偶有披露。</p> <p class="ql-block">兴趣爱好群,是你人生修炼的加油站助力器。群主格局高修养深,让我三生有幸。在汤圆文学社,叙事散文群就有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师(群主)。只要怀着感恩的心,有学习的热情,每次对话聊天均有收获。他们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学创作的路。</span></p> <p class="ql-block">个人的想法一旦变成文字传播出去,就不由自己控制,人们多少会受影响。我认为文字应该表达出善意善良,用时髦的话说正能量,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因此,在什么群说什么话,在什么山唱什么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