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时光褶皱里的永恒·巴尔干

游摄纪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巴尔干半岛,一直是我心中的远方。我对这片隐藏在欧洲东南角的神秘之地,总心存念想。我曾游走过巴尔干的希腊、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新年伊始,当我打开世界地图,目光便不由自主地停留在这片“意犹未尽”的区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的巴尔干之行,我决意穿越塞尔维亚、黑山和波黑的山川湖海,去领略这三个国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巴尔干半岛的山川与河流,是我心中壮美的画卷。巍峨的阿尔卑斯山脉、碧蓝的亚得里亚海、蜿蜒的多瑙河,还有无数不知名字的溪流与湖泊。每一座山、每一片海、每一条河,都见证过这片风云诡谲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塞尔维亚,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中部,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因此被誉为“巴尔干之钥”‌。它既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迷人的自然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初来乍到,当汽车奔驰在塞尔维亚的高速公路上,透过车窗,一望无垠的东欧平原扑面而来。充盈眼眸的冬日雪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东欧平原的冬日雪景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游走在塞尔维亚,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非贝尔格莱德莫属!享有“巴尔干之珠”美称的贝尔格莱德,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位于多瑙河畔的泽蒙小镇,则是贝尔格莱德的颜值担当。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我畅游泽蒙之时,恰逢薄雾轻笼,雾气氤氲着整个小镇。我沿着多瑙河畔漫步,观鸥鸟翔集,看天鹅游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是飞鸟的天堂。天鹅、海鸥、大雁、鸽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泽蒙, 这座充满巴洛克风情的中世纪小镇,静谧且诗意。古老的小镇,曾是奥匈帝国的边境要塞,如今却成了贝尔格莱德一张亮丽的名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里的集市充满活力。狭窄的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商品琳瑯满目。新鲜蔬果、肉类、手工制品、传统服饰……流连在这个远离喧嚣的古镇,令人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沉淀、岁月的静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塞尔维亚泽蒙小镇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贝尔格莱德城中的卡莱梅格丹城堡,屹立在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历史上,它曾经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它曾见证过115次战争,亦曾被摧毁过40多次。东西方文化交替着在这里留下了古罗马、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等不同时期的印记。这里至今还存放着一战、二战遗留下来的火炮和坦克等兵器。漫步在城堡里,倾听斑驳的墙壁诉说着久远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塞尔维亚,每一块石头都在讲述历史的故事,每一阵轻风都带着历史的回响。始建于1935年的贝尔格莱德圣沙华教堂,通体以纯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教堂内部巨大舒展的穹顶,规模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为巴尔干之最。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塞尔维亚圣沙华教堂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来到贝尔格莱德,不妨参观一下“花房”里的铁托墓——一座英雄的圣坛。这是铁托的安息之地。洁白的大理石墓碑旁摆满鲜花,人们在这里悼念这位曾带领南斯拉夫走向独立与繁荣的领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花房的展览厅里,琳瑯满目地展示着铁托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和收到的礼物。从各国领导人赠送的珍贵艺术品到普通民众亲手制作的纪念品,每一件展品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辉煌与落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多瑙河畔用餐时,助兴的民族舞蹈令我大开眼界。科罗舞是塞尔维亚的传统文化瑰宝,更是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最闪耀的明珠。2017年,科罗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科罗舞是南斯拉夫人在18世纪发明的一种舞蹈,也是塞尔维亚最常见的一种社交娱乐形式,在婚礼、社交活动、文化和宗教仪式上都有表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科罗舞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塞尔维亚的人文景观,深深地镌刻着前南斯拉夫的历史烙印。在英雄城市——乌日策所在的兹拉蒂博尔州的山区里,有一条于1925年2月开通的窄轨小火车——萨尔干8字小火车。该窄轨铁路以独特的“8”字形设计而闻名,其设计旨在通过盘山上升的方式,解决蒸汽机车在直线上升时无法逾越的坡度问题。这条窄轨铁路在1974年停止运营。然而,贝尔格莱德铁路公司于1999年决定重新修建这条窄轨铁路,并将其命名为萨尔干8号,将其打造成一条旅游观光列车线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徜徉在萨尔干8号火车站,仿佛能听见前南斯拉夫的歌曲在耳际回荡。我不由思忖着:这条曾经是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窄轨铁路中最险峻的一段,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担负着多么伟大的重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距离“萨尔干8字小火车”约十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处名叫“木头村”的网红景点。这里,是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为拍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Life is a miracle)而打造的电影基地。该影片获得欧洲三项电影大奖,而其拍摄基地——木头村,也因影片中“世外桃源”般的景色而名声大噪。这是大导演一手为自己打造的“乌托邦”,寓意远离城市、喧嚣和战乱。在电影拍摄完毕后,大导演也喜欢上这里,于是将其重新打造成拥有许多小木屋的度假村,并用色彩斑澜的油画、五颜六色的鲜花、造型奇特的木雕和电影道具加以点缀,令整个度假村变成一个趣味横生的童话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塞尔维亚木头村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塞尔维亚景色秀美的德里纳河中,有一座被誉为“世界上最孤独的房子”。这座遗世独立于河中的小屋,面积虽不大,却韵味独特。上世纪五十年代,德里纳河因诺贝尔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的著作《德里纳河上的桥》而声名远扬。这座河中小屋的出现,更令德里纳河名声大噪。当其照片被《每日邮报》和《国家地理》曝光后,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孤独之美”的小屋在其建成后的几十年间,曾六次被洪水冲毁,却又六次被重建。这座小屋也因而成为许多塞尔维亚人心中“坚韧”与“重生”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日暮时分,夕阳将德里纳河染成金色,整座小屋笼罩在温暖的光晕中,显得更加孤独而美丽。八字火车站和河中小屋,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地方,却共同诉说着一个关于时间、坚持和希望的故事。它们像两座灯塔,照亮着塞尔维亚的历史长河,也照亮每一个寻觅美好的心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塞尔维亚河中小屋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巴尔干半岛,犹如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它的美不在于壮丽与恢宏,而在于那份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作别塞尔维亚,我走进黑山,去探寻这个“山海之间”国度的“宝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黑山的首都——波德戈里察,享有“世界上最淳朴安逸的首都”之称。这里,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它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保留着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文化印记。形状宛若竖琴的白色千禧桥,既是黑山首都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新城和老城的分界线。千禧桥横跨莫拉查河,全长173米,桥塔高达57米,于2005年7月13日正式启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波德戈里察的基督复活救世主主座教堂,是为庆祝西方宗教史上著名的“米兰赦令”颁布1700周年而在教堂原址上重建的。该教堂的建造历时21年,于2014年竣工。教堂的设计十分巧妙。设计师从废墟中挖掘出原教堂的石料,并将其用于新教堂的底部,从而使具有历史感的凹凸底部,与充满现代感的精致上部形成鲜明对比。该教堂从正面看是哥特式建筑,从背面看则是拜占庭式风格。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宗教故事壁画“全景”覆盖,充满强大的视觉冲击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基督复活救世主主座教堂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此次巴尔干之行最迷人的自然景观皆在黑山境内。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圣斯特凡岛,便是亚得里亚海的隐藏瑰宝。它犹如一帧行走的明信片,成就黑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座面积仅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小岛屿,曾是贵族的行宫和铁托的疗养地,如今是国际顶奢酒店“安缦”的所在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圣斯特凡岛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黑山的科托尔峡湾,是南欧最美的峡湾,也是世界上最美的 25 个峡湾之一。科托尔峡湾,峡谷幽深,重岩叠嶂,碧波横铺千里。远眺威尼斯风情小镇——佩拉斯特,旖旎景致,尽收眼底。我们乘坐快艇,登上圣母岩岛,多角度、多方位领略峡湾之美。诗画峡湾,令人沉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科托尔峡湾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黑山,每一座山峰都是大地的诗行,每一朵浪花都是大海的韵律。它们联袂为这片土地谱写一首壮美之歌。结束峡湾之旅,在前往科托尔古城的路上,亚得里亚海的旖旎景色一直相伴而行。阳光洒在蜿蜒的山路,远处的山脉与海岸线交相辉映,宛若一幅诗意流动的画卷。科托尔古城,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的古城,早已令我心旌摇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科托尔古城,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古城之一。湖光山色,古韵悠悠。科托尔古城历史遗迹众多,其中有经历几个世纪才建成的欧洲最完整长城——科托尔老城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古城并不大,却十分精致。徜徉其间,每经过一扇窗,便能看到一个时代的旧影;每推开一扇门,便如按下老电影的播放键。流动的时光,静止的场景,感受穿越中世纪的奇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你会发现这里简直是猫咪的天堂。如果你也是爱猫之人,这里绝对是你的打卡胜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科托尔古城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巴尔干半岛不仅拥有壮美的自然景观,更是历史与文化的大熔炉。这里曾经是古罗马帝国的边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也曾是东正教与天主教的交汇之地。这里的每一个国度、每一座城市、每一座村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踏入位于东西方十字路口的国度——波黑,仿佛打开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享有“波黑最美小镇”之称的莫斯塔尔,拥有五颜六色的房子以及阿尔卑斯山的壮美景色。这是一座因莫斯塔尔古桥而闻名遐迩的中世纪古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莫斯塔尔古桥,建于16世纪,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小镇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古桥曾在1993年波黑战争中被毁,在2004年得以重建。莫斯塔尔古桥被誉为“迎接银河的彩虹”。它犹如一道飞扬空中的彩虹,又似一弯晨曦中的月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漫步于古桥之上,仿佛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聆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时光的流转。桥下流水潺潺,似乎诉说着古桥过往的故事。在赞叹建筑之美的同时,不禁让人唏嘘命运多舛的古桥,也令人对和平的珍贵有了更深的理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夜色阑珊,莫斯塔尔古城的街灯渐渐亮起,闪烁的光线洒在石板路上,为古城增添了些许神秘与浪漫。此刻,仿佛整座古城都在低声吟唱着属于自己的古老歌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莫斯塔尔古城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波黑的萨拉热窝,于我而言,一个早已从历史书上熟稔于心的地名。它,是波黑的首都,也是一座被贴上重大历史事件标签的城市。这座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古城,是奥斯曼帝国于1450年建造的城市,也是欧洲唯一一座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四种宗教交融的地方,被誉为“欧洲的耶路撒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座城一座桥。”萨拉热窝的拉丁桥,一座貌似普通的石桥,却成为近代史的重要坐标。1914年拉丁桥头的枪声,令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命丧黄泉,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也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方向。拉丁桥的故事一直在不停地续写萨拉热窝的沧桑历史。如今,站在拉丁桥上,我低头望见桥下的米尔雅茨河缓缓流淌,偶有鸥鸟从水面飞掠而过。潺潺的河水,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沧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徜徉在萨拉热窝的旧城区以及著名的阿拉伯集市,置身于古老的石头建筑和狭窄的街道,让我仿佛穿越到几个世纪前的奥斯曼帝国时期。这里的每一寸石板路,都是流动的史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萨拉热窝的巴什查尔西亚老城,可以寻觅到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场景:钟楼、铁匠街、清真寺及其绿色的圆屋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清真寺的宣礼塔与天主教堂的钟楼在这里比邻而立。巴什查尔西亚广场上,我邂逅巴尔干之行最治愈的笑容!萨拉热窝,宛如一朵在废墟中绽放的玫瑰,它的美不在于惊艳动人,而在于那份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坚韧与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萨拉热窝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巴尔干三国之行,让我“眼见为实”地重新认识这一地区。巴尔干半岛,这片被上帝眷顾过又被命运捉弄过的土地,像一本厚重的史书。它的每一页都写满了征服与反抗、伤痛与希望。在时间的长河里,它用自己的坚韧,谱写出一曲永恒的生命赞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邂逅巴尔干之行最治愈的风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