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广东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五层,主要配置有展馆、藏品保藏系统、教育服务设施、业务科研设施以及安防、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等;展馆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该馆建筑运用"宝盒"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博物馆的造型仿佛一件雕通的宝盒,这一设计意念源于广东传统的工艺品--象牙球,博物馆的空间组织就像象牙球镂空的工艺,内部功能层层相扣,展厅、回廊、中庭与整体结构紧密结合,由内向外逐层展开,大面积的绿地草坡沿博物馆向西逐渐减缓形成清晰的主入口广场,并与中央林荫大道融为一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常设展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广东历史文化陈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一千五百多件/套,照片三百多张。作为广东省博物馆三大基本陈列之一,该展览通过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 "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共四篇,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分别是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展馆近4000平方米,共有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等7个主题展览,主要包括《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我们的宝藏--矿产资源馆》、《石之精灵--宝石馆》、《岭南本草--中草药馆》、《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馆》、《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探寻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潮州木雕艺术展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分源流篇、制作篇、艺术篇、器用篇、欣赏篇,展出木雕实物200多件(套),有描金漆画、图大寿屏、圆雕蟹篓,还有造型独特的神龛、神亭、神轿、薰炉罩、馔盒、糖果架、纸煤筒。筹展人员逼真地复原传统潮汕民居的厅堂、卧室、书房等场景,再现了木雕制品在潮汕民间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陈设应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馆藏历代陶瓷展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馆藏历代陶瓷展览以中国陶瓷发展历程为线索,以馆藏陶瓷文物为依托,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中国陶瓷从产生、发展、到兴盛的历史。该展览从馆藏中精选出近三百件文物,从工艺的进步、器物的演变和对外贸易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面貌。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初见窑火--陶器的起源与瓷器的滥觞"、"瓷国崛起--陶瓷的发展期"、"各领风骚--陶瓷的鼎盛期"、"南国明珠--广东陶瓷的发展历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端砚艺术展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展示厅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展出馆藏端砚近200方,展览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砚林回溯,概要介绍砚的源流、端砚的发展历史和时代特色。第二部分:石质粹美,对端石独特的自然属性加以介绍。第三部分:神工鬼斧,从工艺流程、雕刻技法、砚形砚式、装饰题材、因材施艺五个方面对端砚的工艺加以展示介绍。 第四部分:镌诗题铭,以50余件明清时期镌有铭文的端砚,展示更加深沉的砚文化内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临时展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2015年9月23日至2016年3月20日):广东省博物馆以"南澳I号"、"万历号"这两艘沉船的发现及研究为基础,探索这一时期海洋中西方海洋贸易的发展、内涵与变迁。展览分为"中国海洋贸易黄金时代的到来"、" 碧海沉舟-东西洋沉船的发现"、" 货通万国-海洋贸易物品"、" 时间胶囊-流动的社会"、" 东西汇流-大航海时代"五部分。让观众通过展览去了解这一段作为中国海洋贸易黄金时代前奏的绚丽图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馆藏宋元以来绘画精品展(2015年9月16日至2016年2月22日):本次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展览分为宋元、明、清、近现代四个部分。宋元部分从有限的画迹窥其发展之大略;明、清、近现代部分按时间为线,展现画派纷呈,名家辈出的艺术现状,基本上囊括了明清绘画史上绝大部分画派及其代表画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馆藏文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截至2009年12月,通过考古发掘、收购、调拨、接收捐赠等方式,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已达16.6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04件,二级文物7284件,三级文物12639件,自然标本、化石4万余件(套)。馆藏中的古字画、古陶瓷两类文物,在数量和质量上名列全国博物馆中前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