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套用邱震海的口头禅:“Bang”的一声,特朗普2月1日签署命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25%,对中国加征10%。</p><p class="ql-block"> 2月2日《纽约时报》也“Bang”的一声,在头版头条(美国大报头版头条位置通常是在右上角)刊登这一消息:“特朗普征新一轮关税,贸易战迫在眉睫”。</p> <p class="ql-block"> 《华盛顿邮报》也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这一消息:“特朗普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关税”,第一条副题中点出了三大贸易伙伴的名,第二条副题说:“南边和北边的邻居发誓要反击”。</p> <p class="ql-block"> 北边的邻居自然是指加拿大。</p><p class="ql-block"> “Bang”的一声,加拿大报纸反应激烈。这是温哥华的《省报·星期日报》,标题说“特朗普扣动了扳机”,仿佛能闻到火药味,一副要开打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加拿大埃德蒙顿《太阳报》的标题更具反击性:“当心你自己!”言下之意,我也要出手了。</p> <p class="ql-block"> 《星期日星报》明显是代表政府表态,把总理特鲁多眉头紧锁的照片放得那么大,标题中用了“回击”的表述。</p> <p class="ql-block"> “南边的邻居”自然是指墨西哥。</p><p class="ql-block"> “Bang”的一声,墨西哥的报纸炸锅了。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宇宙报》头版将触目惊心的“25%”高悬在头顶。抗议的照片覆盖了整个头版。</p> <p class="ql-block"> 墨西哥《通讯报》的头版显然体现了政府的态度。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一脸严肃地回应特朗普,表示墨西哥将以同样的方式反击。</p> <p class="ql-block"> 日本的《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2月2日都在头版头条报道这一新闻。</p> <p class="ql-block">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头版右下角报道这一新闻。</p> <p class="ql-block"> 伦敦《金融时报》从商界的角度,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将引发通货膨胀。</p> <p class="ql-block"> 香港报纸也是“Bang”的一声。</p><p class="ql-block"> 《南华早报》头版头条报道“中国发誓回击美国加征10%关税”。</p> <p class="ql-block"> 香港《文汇报》的报道虽然字号不及春节报道,但放在头条位置,可见态度还是很鲜明的。</p> <p class="ql-block"> 香港《文汇报》内页还用了两个版分别报道中方的反应和加拿大、墨西哥的回击。</p> <p class="ql-block"> 香港《大公报》异曲同工。</p> <p class="ql-block"> 内地报纸都在欢乐祥和过大年,好像不适合“Bang”的一声。</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的报纸中,广东有两家大报把这一消息刊登在头版。</p><p class="ql-block"> 《南方日报》把新闻放在头版右下角的“基辛格位置”,两行主标题:“美对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中方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前因后果都有交待。</p> <p class="ql-block"> 《广州日报》也在头版刊登,但标题只标出“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的反应放在内页报道。</p> <p class="ql-block"> 上海的三家报纸都放在内页。</p><p class="ql-block"> 《解放日报》的标题做得好。大标题标出中方的态度和措施,灰底黑字的两行标题标出新闻,组合在一起,前因后果都照顾到了。</p> <p class="ql-block"> 另外两家报纸的大标题中“对此”两个字有点别扭,它不能使读者一目了然,迫使读者回到肩题里去寻找“此”为何事。</p> <p class="ql-block"> 北方的报纸则以另一种方法表达了态度——无言。</p><p class="ql-block"> 昨天谈了融媒体时代报纸的生存之道,今天这个案例依然涉及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如今,通过报纸获得诸如美国加征关税这类新闻的读者不会很多;绝大多数读者可能早就在电脑手机上看到这条信息了,他们还选择读报纸,主要是想看报纸对这一新闻的态度,是登在头版头条还是“基辛格位置”?是登在内页还是根本不登?标题做几栏?只标一方还是两方都标?这些都体现编辑部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内地一些报纸不登这条新闻,也许认为既然你们已从网上获悉了,就不再马后炮了;也许是专心过年,也许是韬光养晦,也许是……</p><p class="ql-block"> 阿庆嫂说:“听话听音儿,锣鼓听声儿。”但是,没有声儿、没有音儿,也是态度,也有信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