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见小陈-在西安过年前的一次难得相聚

郝言好语(洪山)

<p class="ql-block"> 郝洪山</p><p class="ql-block">今年春节是儿子转业到西安后的第一个新年,所以我们一家人也是在春节前就兵分两路的或从海口或从乌鲁木齐地赶到了西安一起过年。</p><p class="ql-block">尽管说起来我在西安亦有不少的老友故旧,但是临近年关家家忙忙碌碌,人人行色匆匆。所以我也就更不便和不愿在此时去打扰别人了。即便是我在每天的朋友圈发信息的时候,亦还刻意迴避了一些过于直截了当的字眼与消息。然而尽管如此,已经从原兰州军区政治部机关退休到了西安的小陈没多久便打来电话问我是不是来西安了?并说他们年前计划要回兰州陪九十多岁的老人过年,所以在走之前他和夫人一定要请我们全家人一起见个面和吃个饭。我深知小陈一贯以来的为人诚恳,所以他的这番情真意切我也就只能是恭敬不如从命了。</p><p class="ql-block">过年前的大西安,别说是请客不易若是订酒店则更难。更何况,若给我们订酒店时小陈还需要考虑路段、特色和环境。据我所知,当天我们的那个酒店包厢还是小陈夫人三番五次地跑了好几个地方才最终找到的。当晚的家宴小陈与夫人不仅是一家三代悉数出席,而且还特别邀请也是当年在新疆的战友一起参加。可谓是其情真切用心良苦。尽管我们两家人之间彼此也都是第一次见面,不过从我和小陈平日里的经常讲述之中,他们对我们两个人和两个人的关系亦都是耳濡目染的耳熟能详了。</p><p class="ql-block">席间,大家抚今追昔、把酒言欢,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尤其是当我和小陈看到我们的两家人与孩子亦也是一见如故相见甚欢的时候,更是在心里颇感欣慰和开心。在当晚的欢聚一堂中,触景生情的我也时常会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1982年的汽车三十团。那时我从新疆军区体工队退役到了军区后勤部篮球队当教练。当时我最初的命令则是下到三十团宣教股任正连职干事。而小陈当时还刚入伍不久在汽车三十团电影组当放映员。别看小陈是一个来自西安市的学生兵,但他不仅能写善画,多才多艺。是当时部队重点培养的文化骨干。而且平日里他亦是知书达礼,虚心好学,为人随和真诚。所以从那时起,我对小陈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关注和格外的看好。后来,我们二人又都先后调到军区后勤部宣传处和俱乐部,又开始是朝夕相处地走到了一起。据那天晚上聚会时的小陈回忆说,那一年我率后勤部篮球队完成了比赛任务后第一天刚到宣传处上班,还是小陈他带着我到机关食堂去吃饭和帮助打饭打菜的……</p><p class="ql-block">后来的小陈由于自身刻苦努力和钻研学习,他的美术作品亦不断在全军、全国的获奖。不仅被做为文化人才直接提干留队,而且后来又被调到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任美术编辑,后又调到军区创作室任专业画家。尽管现在小陈也已经退休,并且自己也荣升为了爷爷级的“高官”。但他依然坚持每天笔耕不辍、画作不断,推陈出新和涉笔成趣。</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说起来,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这一辈子之中,遇到的人和认识的人也许都会有很多很多。然而当天高云淡,待返璞归真。真在能够留到我们彼此身边和心里的人可能才算得上是我自己的兄弟与家人。</p><p class="ql-block">当年小兄弟,</p><p class="ql-block">如今老战友。</p><p class="ql-block">一生未了情,</p><p class="ql-block">青丝到白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2025.2.3.初六.</p><p class="ql-block"> 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