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八百年前的德寿宫

独步早春

<p class="ql-block">美篇号 :437620689</p><p class="ql-block">图 片: 部分网络(诚谢)</p><p class="ql-block">作 者: 独 步 早 春</p> <p class="ql-block">德寿宫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原为南宋宰相秦桧的旧第。后成为南宋首位皇帝宋高宗晚年禅位之后的居所,改名为“德寿宫”。是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宋朝的第二个时期,因宋高宗将都城设在临安府(今浙江杭州)而得名。德寿宫遗址是目前杭州城内发掘面积最大、规模等级最高的皇家宫殿建筑遗址,通过遗址展陈、建筑复原集中展现了宋韵文化。</p> <p class="ql-block">重建后的德寿宫,内有五个展区,分别是重华宫殿复原展区、南宋历史文化陈列展区、重华宫遗址及德寿宫遗址考古成果展区、南宋临安城专题展区。</p> <p class="ql-block">德寿宫依托遗址原址兴建,巧妙融合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物收藏与展示等多重功能。馆内的重华宫正殿逼真再现了南宋宫廷的奢华与精致。</p> <p class="ql-block">德寿宫主殿一侧名为“德寿宫宴”的展览正在用最具特色的文物“讲”故事,透过杯盘碗盏、茶酒花香、案几榻椅,以及器具之下所包含的礼仪、风俗,我们看到了在这一方小小空间里,一个个完整而生动的宫廷宴饮故事。</p> <p class="ql-block">历经数百年城市建筑的叠压损毁,德寿宫各式建筑的主体部分早已不复存在,只遗留下一些夯土台基、磉墩柱础等。2001年以来,杭州市文物考古专家对德寿宫遗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了今日的德寿宫。博物馆遗址展通过数字化再现了当年德寿宫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在发掘中出土了珍贵的南宋水渠、水闸遗存,它们通过高低落差和紧密粘合的砖体,连通小西湖和宫外河流,将水脉引入宫中。</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西区遗址,360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方池、进水渠、水井等园林景观遗存还依稀可辨。地面则由“香糕砖”铺就,横纵相接之间,巧妙地形成了十字拼花。透过这些散落的磉墩础石、砖瓦沟渠,800多年前的历史被骤然拉至眼前,在幽深的光线里,属于南宋宫廷的亭台楼阁恍然再现。</p> <p class="ql-block">800多年前的南宋临安城带着重重密码深锁于土层与时光之中,从偶然挖掘出来的瓷片、砖瓦里,我们或可窥见过去的一抹辉煌;而将星星点点的线索串联起来时,便是一卷属于整个南宋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经济富庶,市井中人可以把玩“四般闲事”,品味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之雅趣;文人雅士也可以走进勾栏瓦舍欣赏南戏杂剧。在饱读诗书经世治学、低吟浅唱舞袖徐转间享受惬意情韵,找寻人生的真趣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南宋迁都临安时,国家已面临强大的外部威胁,此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爱国将领和文人,岳飞以“精忠报国”的精神,指挥军队抗击金军,展现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文天祥被俘后拒绝投降,表现出高尚的风骨,成为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象征。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的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传诵至今。</p> <p class="ql-block">文天祥手迹</p> <p class="ql-block">德寿宫为南宫北苑格局,其后苑是已知存留资料最多的一处南宋宫苑,在宋代文人的造园理念中尤其突出以四季为主题的造园方法,被宋孝宗称为“壶中天地”。</p> <p class="ql-block">‌德寿宫的红墙被称为“德寿宫红”,其学名为岱赭色‌。傍晚时分,斑驳的树影洒在红墙上,美得让人窒息。在这里,年轻人穿上古装拍照留念,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陶冶自己的美,那一抹温婉的笑容里透着深深的文化自信和对于中国红的执着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