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岁如流水,悄然来去,心湖依旧平静无波。不知从何时起,过年不再令人憧憬,而沦为一种形式。往昔过年,虽缺年货,却不缺浓郁的年味;如今,年货丰盈,年味却渐行渐远,再也寻不回那份淳朴的年味。难忘今宵,那首歌年年唱响,却再也找不到往昔的激情。不变的是四季轮回,日出日落;变化的是我们渐渐苍老的容颜,岁月无情地在我们心上刻下痕迹。请各位且行且珍惜!</p> <p class="ql-block"> 青丝渐白,儿女们步入中年,孙子辈更是茁壮成长。回首人生之路,一腔热血仿佛已随东逝水而去。有的人尚未退休,便被命运早早接走;有的退休不久便卧病在床。而我等幸运之人,仍在四处游走。无论官民穷富,都应感恩知足,快乐前行。凡事量力而行,莫听他人忽悠。不与人比,不寻烦恼,多些宽容,少些欲望。只要身体安康,就应快乐向前,不负这美好时代。夕阳路上,快乐前行,不留遗憾,不留后手,愿寿比南山不老松,乐享天长地久,常聚首……</p> <p class="ql-block"> 人至暮年,常常念旧,往昔之事历历在目,眼前之事却转瞬即忘。曾经对故土无感,如今却时常怀念,总想着找个机会回去看看。故乡的一切,早已深深刻在心中,那份眷恋与日俱增。</p> <p class="ql-block"> 在洛川会议旧址,我们参观学习,接受教育。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每一块砖瓦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站在刻有“全民抗战 走向胜利”的石碑旁,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这里不仅是红色旅游景点,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它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p> <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的南泥湾,父辈们开荒种田,丰衣足食。如今的南泥湾已焕然一新,宛如江南水乡。在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标志牌下,我们合影留念。这里曾是父辈们战斗和工作的地方,如今站在这里,心中满是自豪与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金黄色的麦穗雕塑旁,雁惠同志静静伫立,仿佛在缅怀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羊群旁,我思考着这片土地的今昔变迁。巨大的石头上雕刻着“南泥湾”三个大字,这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希望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 延安,这座革命圣地,也是我的故乡,这里留下了父辈的足迹与荣光。回到故乡,仿佛回到了梦中。老伴儿雁惠同志,虽然出生在西安,但延安却是她的第二故乡。小时候,她曾在这所学校启蒙受教育。站在延安育才红军小学门口,两人合影留念,回忆往昔岁月。这里曾是父辈们战斗和工作的地方,如今站在这里,心中满是自豪与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站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前拍照纪念,缅怀那些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先辈们。延安大礼堂,这座始建于1941年的建筑,见证了无数重要的历史时刻,如今依然静静地矗立在宝塔山下,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真正的老家,是我父辈的故土,如今已今非昔比,一切都成为过去。站在这里,望着山峰与天空,这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曾经的故土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份对故乡的深情却永远不变。回到故乡,如同回到梦中,这里承载着太多的回忆与情感,每一次归来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