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徘徊在画室里,眼前不停地浮现着画像,用专业的手法把画布装钉在太公们运来的木架上,这个尺寸比较大1.58*2.38米高,我叫来隔壁的阿公三五人才把画板立起来。停驻于画布前,我仿佛看到了几许庄严与肃穆,那一位正襟危坐、平和安祥的人物,是你、我、或他血脉相亲,根深情重的祖先。那一位从历史中走来的祖先,正跃出我的脑海,在我所处的时空里,他安祥地、专注地凝视着我。</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我有两个“姓”,一个姓长林的“倪”;一个姓岐头的“朱”。今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我们岐头即将迎来隆重的朱氏圆谱庆典仪式,老太公及阿公们把画太祖像的重任交给了我。</p> <p class="ql-block"> 一般姓氏大宗圆谱时,如果太祖像已陈旧的需翻新,为怀念已逝多年的祖先,愿在祠堂中悬挂画像隆重祭拜。太祖画像于民间再次流行,可以见得这是一门实用的生活艺术,后代子子孙孙们对祖先的孝道,无不凝结在这厚重而有温度的画作之中。</p><p class="ql-block"> 手工画像可以保存几十年及几百年,而且太祖像背后的故事也可以寻迹,这幅画像的官帽和官服经过村里几位太公们商量决定全部改为宋帽宋服,也是那个时代文化的一种体现。</p> <p class="ql-block"> 我用朴实的心挥洒着浓重的色彩,让后辈的念想得以有了形状;我用一笔一画深情描绘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更画下朱氏家族岁月里的印记,以及所有子女心中深深羁绊的情愫。</p> <p class="ql-block"> 深植在世代心中的,是根、是魂;奔流在你我身体的,是血脉、是力量。那是我们来时的路,当我们回头,便看见家的方向,当我们前行,又生出从容骄傲的底气。我们是谁?我们要成为谁?对着祖先扪心自问,心中自有铮铮回答。</p> <p class="ql-block"> 这幅朱氏太祖像,女儿正在慢慢上手,多年前也曾画过倪氏太祖像。绘制太祖像,先了解历史,用画笔,为记忆上色;用纪念,为时间增色。我们望见生命的力量和思念的涌动,祭奠逝去的亲人,也坚信情感的永存。</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望进祖先的眼睛,我们所见到的,是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家族事迹和血脉深情;当祖先凝望着我们,他所看到的是这个时代后人的尊敬和怀念。我们相互凝望着彼此的凝望,感受隔着一布之间,那跨越时空的亲情维系和生命延续。怀着对祖先的敬畏,我们笃定着方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