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的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p><p class="ql-block"> 吴敬梓,字敏轩,又字粒民,安徽全椒人,祖籍浙江温州,清代小说家。</p><p class="ql-block"> 早些年的吴敬梓十三岁丧母,十五岁随父移居江苏赣榆,二十三岁中秀才,后经历父亲病逝、妻子去世、祖产之争等变故。</p><p class="ql-block"> 后来移家南京雍正十一年,变卖祖产后携家迁往南京,结识诸多文人学者,开始创作《儒林外史》。</p> <p class="ql-block"> 小说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刻画了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描绘了一幅“士林群丑图”。书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p> <p class="ql-block"> 王冕是该小说登场的第一个人物。</p><p class="ql-block"> 王冕在父亲去世后,因为母亲难以维持生计,王冕也体谅母亲,于是就辍学去隔壁秦老家放牛。放牛时对雨后荷花的美景印象深刻,用攒下的点心钱买颜料,自学画荷花,画技日益精湛。京官危素想约会王冕,翟买办请不动,时知县亲自来拜,王冕却离乡躲避。王冕指出八股取士的劣处,会让读书人看轻文行出处,并预言一代文人有厄。</p><p class="ql-block"> 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典型,是作者树立的标杆和镜子,与书中被科举制度引入歧途的追名逐利之辈形成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p> <p class="ql-block"> 同时,小说也塑造了杜少卿、沈琼枝等少数淡泊名利、坚守自我的人物,与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 《儒林外史》开创了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先河,以犀利的笔触、巧妙的情节和夸张的手法,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为后世讽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范例。</p><p class="ql-block"> 书中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展现了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读了这本书,使我们明白在生活中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既要看到人性的弱点,也要发掘人性的闪光点,以更好地与人相处,提升自我修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