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汉口洞庭街: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漫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2月3日(蛇年正月初六)上午,雨后天晴,气温回暖。我和夫人一同来到了汉口洞庭街和黎黄陂路一带,这里不仅有网红打卡地,还有充满历史底蕴的老建筑。这次旅行让我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首先来到巴公馆,这是一座古朴典雅的欧式建筑,门前挂着红灯笼和气球,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节日的氛围。站在巴公馆前,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聆听它诉说那些年的故事。巴公馆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是武汉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巴公馆,位于汉口原俄租界内,具体位置在黎黄陂路、鄱阳街与洞庭街的三岔路口。这是一座三层红色混合结构的公寓大楼,建于1901年,1910年完工,由景明洋行设计,永茂昌和广大昌营造厂施工建造,总投资为15万两白银。大楼占地面积4937平方米,共有220个房间和9个出入口,是当年汉口最大的高级出租公寓楼之一。12</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巴公馆由巴诺夫兄弟在汉口俄租界建造,分为“大巴公”和“小巴公”两部分,分别位于兰陵路和黎黄陂路。1912年,巴公馆被广东银行收购,1925年汉口地方当局收回并重新管理。武汉解放后,巴公馆被收归国有,用作居民宿舍。199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武汉市历史优秀建筑”。</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与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巴公馆是一座典型的俄式建筑,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它的保存对研究清代建筑结构和官制及清末民初的历史变迁有重大意义。巴公馆不仅是汉口俄租界的标志性建筑,还见证了汉口作为重要商业和交通枢纽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现状与保护</p><p class="ql-block">目前,巴公馆已经进行了保护性改造,计划于2021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巴公馆将结合周边历史文物建筑,打造成为历史文化展示和文创客厅街区,展示其110年的历史与转变。</p> <p class="ql-block">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严重危机时刻,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p><p class="ql-block">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p><p class="ql-block">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p><p class="ql-block">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汉口洞庭街之行,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更感受到了它蓬勃发展的活力。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品味。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旅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