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玉成其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006003</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以弗所古城是土耳其境内保存最为完好且极具价值的古城遗址,其建设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年前。以弗所也是《圣经》中记载的那座声名显赫的城市——以弗所的所在地。据传,在公元34至45年间,圣母玛利亚在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后,由耶稣的门徒圣保罗引领至以弗所附近的山上,度过了她的晚年岁月,并最终安息于此。因此,以弗所古城成为基督教徒心中的一片圣地。</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古城遗址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总长度约为两公里。古城遗址设有南门与北门两个入口,我们从南门踏入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浴场遗址。据说,在这里设立浴场旨在让每一位踏入古城的访客都能在此洗净尘埃,以洁净之身探索古城。</p> <p class="ql-block">紧邻浴场遗址之处,有一座小型的可容纳约1400名观众的露天剧场遗址。我轻轻地在台阶上落座,让心灵沉浸于这一片刻的宁静之中,闭目遐想,我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昔日观众在此观赏表演时的热闹氛围与欢乐气息。</p> <p class="ql-block">离开露天小剧场遗址,继续前行,目之所及皆是历经沧桑的古建筑遗迹、石雕碎片与废墟。尽管它们已残缺不全,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引人无限遐想。这些遗迹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让人深切感受到希腊罗马古老文明的灿烂与繁盛。</p> <p class="ql-block">在以弗所古城中,立柱与拱门作为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标志性元素随处可见。然而,这两种文明在建筑风格上却各具特色。古希腊人追求协调与平衡之美,其石柱上常雕刻有繁复精美的花纹;相比之下,古罗马人则更注重实用性,他们的立柱设计相对简洁,表面光滑朴素,多了份平实。在这座古城遗址中,两种风格迥异的立柱与拱门和谐共存,遍布各处,共同见证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古城遗址的市公会堂遗迹,石柱挺立,雕塑残存,彰显着古希腊建筑的雄伟与精致,在晴朗天空和连绵山脉的映衬下,更添一份宁静与壮丽,吸引着游客们驻足观赏,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一棵繁茂的树下,一块精美的大理石雕塑被绳索与游人隔开,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尊雕塑的主角是名为耐克的女神像,她身姿优雅,神态庄重,仿佛正传递着胜利与力量的信息。而我们所熟知的耐克品牌Logo,正是汲取了这位女神的灵感与象征意义,将其精髓巧妙地融入到了品牌标识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以弗所古城游览时,我目睹了考古工作者们辛勤劳作的场景。这座曾存在于圣经中的城市,因地震而损毁,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直至19世纪的一次偶然发掘,它才重新回到了世人的视野中。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倾注了多年的心血,他们小心翼翼地用刷子清理着每一寸土地,最终确认了这座古城的身份。尽管已经挖掘了150年之久,但仍有高达82%的部分深埋于地下,宛如一个巨大的宝藏,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进一步探索与开发。</p> <p class="ql-block">库瑞忒斯大道是以弗所古城的核心街道,路面由大理石精心铺就。行走在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上,两侧的建筑遗迹映入眼帘,不由自主地,我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古代以弗所人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日常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库瑞忒斯大道的路旁,遗留着两千多年前用于装饰建筑的大理石雕刻。这些雕刻历经沧桑,却依旧保持着令人赞叹的精美与细腻,每一笔刀工都透露出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在库瑞忒斯大道的一侧,可以清晰看到昔日富人们居所的遗址。地面上,色彩鲜艳的马赛克图案虽历经千年风雨已有所磨损,但仍依稀可见其昔日的华美与精致。遥想当年,这些图案定是光彩夺目,为居所增添了几分奢华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在以弗所古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是哈德良神庙的精致拱门。神庙以罗马皇帝哈德良命名,拱门设计采用了华丽的柯林斯风格。神庙内墙的廊柱上,雕刻着细腻且栩栩如生的古希腊神话人物,充分展现了古代匠人的卓越技艺。相较于古城中许多已难以辨认原貌的遗迹,哈德良神庙的这座拱门能够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属难得,也因此成为了游人们竞相驻足欣赏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哈德良神庙后身是公共厕所遗址,墙边一排大理石上规则的圆洞引人注目,其下是深达两三米的石头沟渠,构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冲水马桶雏形。据说,2000年前的古罗马人已发明坐便马桶,贵族如厕时坐在圆洞上,享受流动水的冲刷。为避免冰凉,贵族们会让奴隶先坐热石板。这一设计彰显了古罗马人的智慧,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遗址中最吸睛的莫过于塞尔苏斯图书馆,它矗立于库瑞忒斯大道的末端,是以弗所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拜占庭时期世界三大图书馆之一。尽管如今仅存的是图书馆的一部分建筑,但人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它昔日的恢宏气势、精湛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美感。也正因如此,塞尔苏斯图书馆成为印在土耳其20元纸币上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整个立面皆由上乘大理石精心砌成,其装饰雕刻之精致繁复,令人叹为观止。原立面设计中,8座塑像分上下两层排列,蔚为壮观。遗憾的是,上层塑像已不复存在,而下层保留的4座栩栩如生的女神像,则分别象征着善良、思想、知识与智慧。这些女神像不仅展现了古罗马时期的雕塑艺术,更彰显了古人对知识的无比敬仰与不懈追求,令人遥想当年古罗马的辉煌岁月。</p> <p class="ql-block">在以弗所古城妓院遗址前这块特殊的大理石上刻着一个脚印,设计初衷是为了检测入内者是否为未成年人,小于此脚印的未成年人不被允许进入。据说图书馆和公厕有通往妓院的密道。这种刻印大理石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还巧妙地起到了广告指引的作用,因此可以将其视为世界上最早的广告牌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的右侧是广阔的下层集市区遗址,其外围街道由优质大理石精心铺设,这条街道距离以弗所古城的北入口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的大剧院可容纳2.5万人,由罗马人在公元41年到117年间改造而成,曾是戏剧表演、角斗比赛及古罗马人集会活动的场所。该剧院的规模甚至超过了雅典卫城的圆形剧场,足见公元前10世纪以弗所的恢弘气势。不过,我们在游览时恰逢大剧院维修,无法入内参观,有点小遗憾!</p> <p class="ql-block">告别大剧院,我沿着这条路缓缓步向出口,心中满载着留恋与不舍。在炽热的阳光下,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这座荣膺世界文化遗产殊荣的古城所散发出的独特韵味。尽管岁月流转,往昔的辉煌仅余下断壁残垣,但游人依然能从这些斑驳的痕迹中,窥见往昔建筑的璀璨光辉与宏大壮丽。我曾探访过众多古城遗址,而每一次的游历,都带给我截然不同的触动与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