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但永远不要忘记铺路的人!引路的人!带路的人!同路的人!</p><p class="ql-block"> 1982年,政治处在刘爱平主任的带领下,政治工作出色,官兵士气高昂,军政训练优秀,部队建设焕新,被南京军区评为“建设精神文明标兵”的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 佘志宏根据部队建设的实际,针对官兵的思想,开展政治工作研究和探讨,积极探索基层部队建设新情况、新特点,军区和总政多次刊登政工研究的文章,对部队建设作出重大成就,荣立了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刘爱平主任要求政治处所属各单位都要针对部队实际,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政治工作研究,提高工作效率。我也赶鸭子上架,在刘爱平主任的指导下写了“如何开展好基层文化工作”,并且积极组织适合部队的文体活动,文化工作也被军区评为基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得到了“军旗下照相”的奖励(高于嘉奖,仅次于三等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83年, 我调到南京军区司令部机关俱乐部工作,离开通信团之前,刘爱平主任带领全处人员欢送,不是吃饭,而是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刘爱平主任对我说:军区司令部机关俱乐部是负责机关干部文体活动的机构,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挥优势,注重细节,周密计划,工作到位。在任何一个新单位,不管担任什么职务,都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不计较得失,认真做好工作。“身先士卒不畏惧,以身作则争一流。”这是我以后工作的座右铭,无论顺境还是逆风,都坚守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span></p> <p class="ql-block"> 刘爱平政委是我第一任台长、区队长,政治处主任…… 几乎在我的一生中,当兵、提干,担任文化干事,俱乐部主任,特运办政治处主任、政委,军区技术一局副政委…… 退休后打网球…… 每一步都少不了政委的帮助、教育、指导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1969年2月,我从报务训练班毕业,开始上电台当付手(跟班),刘爱平是我的第一任台长。7月,部队组织电台外出训练,刘爱平担任区队长兼我的台长,带领我们到滁县179师老营房(179师师直己经到南京驻防)。记得有两个台,尚华宁在一个台,我在刘爱平台里,先是跟班,以后独立值班。近一个月的电台实习,得到了很多磨练和提高。</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天值小夜班,工作到8点就停电了,刘台长让我摇马达发电,继续保持工作状态。就这样,刘台长收报时,我躺在一个步兵训练的小木桥上休息,发报的时候,立即起来摇马达……</p><p class="ql-block"> 周末,刘爱平区队长带着我们来到村子里助民劳动,帮助乡亲们收稻子。稻子已经收割好了,一大捆一大捆的堆在田里,我们需要和村民们一起,用接力的方法将稻子送到打谷场上,刘爱平带着我们,还有尚华宁参加挑稻运送工作。担子很重,有百把斤,而且还要走五十米左右,我根本挑不起来,社员就自己多走几十步,我只要挑十几步就可以交给下面一位。晚上点名,刘爱平表扬了尚华宁不怕苦不怕累,弯着腰挑担,连地头的老大娘都心疼的说:这些当兵的娃娃小的只有十六、七岁,大的也𣎴过二十岁,真是好孩子,好兵。</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军人,在老百姓心中是非常崇高、非常敬佩、非常神圣!每一位军人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坚强的精神,身姿挺拔,铁骨铮铮,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平凡日常的训练中,无论是抢险救灾的第一线,还是助民劳动的田间里,军人都是冲在最前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伐稳健而有力,姿态挺拔而坚定,</span>以无比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勇气,承担着保家卫国的重任。</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方山脚下的故事很多,因为那里是我成长的地方,有我无数的兄弟姐妹,战友知已。其实,对每一位军人来说:军营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位入伍两年的战士,写下了当兵的真情感言:</span></p><p class="ql-block"> 回首部队里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难断的是对战友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难舍的是对军装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p><p class="ql-block">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p><p class="ql-block"> 深厚的战友情</p><p class="ql-block"> 化作了一个</p><p class="ql-block"> 无声而有力的拥抱</p><p class="ql-block"> 眼前泛起的泪花</p><p class="ql-block"> 照映出昨日的幕幕</p><p class="ql-block"> 战友……</p><p class="ql-block"> 当兵后悔两年</p><p class="ql-block"> 不当兵后悔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老兵们将美好的青春年华</p><p class="ql-block"> 留在了绿色军营</p><p class="ql-block"> 初入军营时的羞涩懵懂</p><p class="ql-block"> 早已化作了</p><p class="ql-block"> 军人的那份坚毅与成熟</p><p class="ql-block"> 峥嵘岁月,军旅匆匆</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辈子值得骄傲的</p><p class="ql-block"> 珍贵回忆</p><p class="ql-block"> 军营内处处留有青春的气息和身影,军营外满满呈现战士的生机与活力。军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以特殊的姿态,特殊的步伐,特殊的气质,展现出曾经受过的特殊的教育与磨练,呈现特殊的魅力与辉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曾经在军营里一起拥有的摸爬滚打的岁月,朝夕相处的时光,历史永远记载着那一段如诗如画如梦的美好往事。</p><p class="ql-block"> 1969年的冬天,宣传队参加南京军区司令部直属部队“革命样板戏汇演”,返回部队后的一张合影照,当天下午,大家都返回各单位和各连队。</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参加团宣传队,汇演并没有取得好成绩,部队的主要领导都没来参加合影,只派了政治处张副主任来,并宣布宣传队解散,大家的心情都挺不好受。但这却是我文化工作的起点,这一年冬天,张黎副股长让我参加了团文艺创作组,开始筹划歌剧“激流炼红心”创作工作,只有股长和我两个人,股长口述我记录、整理,股长修改定稿。</p><p class="ql-block"> 通知到团创作组工作,连队很不乐意,我也感觉很意外,但这真是机会难得,值得珍惜,也特别感恩张黎老大哥!</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中,能够遇到几位好领导、好知己、好兄弟姐妹,如同手足,亲如一家,实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永远难忘的是青春年华! 1992年,谢亚旭从北京到南京,宣传队的战友张路、遇长亮、杨巧玲、王亦农、谭美琴在我家中(明故宫九号)的一张合影。</p><p class="ql-block"> 岁月静好,青春常驻。当时除我之外,大家都是三十多岁的青年人,意气风发,青春如晨曦初露,万物复苏之时,每一缕阳光都洋溢着勃勃生机,每一颗心灵都跃动着无限可能,那是梦想扬帆起航,激情燃烧岁月的最美年华。</p> <p class="ql-block"> 最值得珍惜的是战友情谊! 1995年,谭美琴从广州来南京,我们重聚明故宫。</p><p class="ql-block"> 相逢时难别亦难,</p><p class="ql-block"> 思念情谊更绵延。</p><p class="ql-block"> 方山脚下曾共度,</p><p class="ql-block"> 天南地北续前缘。</p><p class="ql-block"> 笑侃舞台开心事,</p><p class="ql-block"> 共弹演出风趣弦。</p><p class="ql-block"> 明故宫旁来相会,</p><p class="ql-block"> 回望军营笑开颜。</p> <p class="ql-block"> 谭美琴和杨巧玲,不是亲姐妹胜似亲姐妹!从前线歌舞团相遇,从十三、四岁结缘,友谊地久天长!在6401部队的日子里,形影相随,朝夕相处,友谊更深更纯更重!宣传队有了她们,大家相处更好!特别在女兵中举足轻重,领军人物。舞蹈有了她们,轻盈飘逸,多姿多彩!在这五十多年里,我们也是最好的朋友!最亲的知已!最近的邻居🤗</p><p class="ql-block">古诗曰:</p><p class="ql-block"> 春风十里不如你,</p><p class="ql-block"> 池塘水清映蓝天。</p><p class="ql-block"> 情意绵绵似水流。</p><p class="ql-block"> 与君相逢心连心。</p><p class="ql-block"> 红颜旧约情难忘,</p><p class="ql-block"> 相知相爱心难平。</p><p class="ql-block"> 青山常在眼前绿,</p><p class="ql-block"> 与君相伴赛神仙。</p><p class="ql-block"> 回首往事情难谐,</p><p class="ql-block"> 心照不宣意更深。</p><p class="ql-block"> 痴情种在心头上,</p><p class="ql-block"> 爱恋不渝终伴行。</p> <p class="ql-block"> 杨巧玲、王亦农、钱秋敏与舞蹈《海岛泉边》的故事,我记得不很清楚了,巧玲与秋敏加之向荣的一席交谈,让我好感动。</p><p class="ql-block"> 《海岛泉边》是海政歌舞团创作的三人舞蹈。以驻守在海岛边关的陆海空三军战士利用节假日相互帮助洗衣服的情节,展示团结一致,共守边防,情深谊长,筑牢长城的精神。女兵们的表演更加生动活泼,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 其实,军旅生涯中的很多事情只要经历过就难以忘怀。那些与众不同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会在脑海中模糊的,但只要有战友一说起来,很快就会轮廓清晰,情节清楚,好像就是昨天的事。光阴岁月只能磨去年龄的痕迹,永远抹不去军营往事的印记。曾经的你我虽然尚不成熟,但却青春洋溢,意气风发,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虽不火热,但也光芒四射……</p> <p class="ql-block"> 方山礼堂里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 《宣传队的说书人》</p><p class="ql-block"> 宣传队的日子是我最轻松最愉快的日子,无忧无虑,天真无邪。自由自在,快乐开心。而且还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如果生活可以重来,时间可以倒流,我的第一选择,还是回到宣传队那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希望,充满期待,充满阳光,充满美好,充满欢乐,充满笑声,充满情趣,充满一切的十年……</p><p class="ql-block"> 话说宣传队的说书人,那是谢亚旭。亚旭说书,把女兵们迷得神魂颠倒,又想听👂又怕听👂一有空就围着亚旭,缠着要听“福尔摩斯”和“一双软底绣花鞋”……</p><p class="ql-block"> 说书人谢亚旭在女兵们的心中是一位充满活力,充满阳光,能说会道,知识面特宽的小神童。你想听什么故事,你要提什么问题,亚旭都会对答如流,讲述得活神活现,描述得入木三分。</p><p class="ql-block"> 一次,谢亚旭在礼堂前耳房讲故事,女兵们围成一圈。说者眉飞色舞,听的入神入迷,一点儿都不知道,张黎副股长在门外听了好一会儿。股长找到我,问知道男男女女“躲”在一个屋子里吗?虽说股长并没有大发脾气,但脸色十分难看。股长让我告诉亚旭,不要在宣传队里讲故事。晚上排练前,股长又说了不要男男女女在一起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没几天,亚旭又在吴晓峰的房间里(修理所部对面)讲故事。也不知道是谁把这一情况二报了张黎。这次股长大发脾气,狠狠地搕了我。股长说:让你告诉小谢不要在宣传队讲故事,好了,这回讲到了修理所,让大家都知道宣传队的这点事。</p><p class="ql-block"> 该说的话我都说了,该讲故事亚旭还继续着。女兵们就是爱听惊险的故事…… 神奇、刺激、有时候还有点吓人。</p> <p class="ql-block"> 谢亚旭,二连报务员。亚旭的父亲是新中国建国元勋,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亚旭是我在连里的最好的战友,亚旭参加宣传队是我向张黎股长推荐的。</p><p class="ql-block"> 那是特殊的年代。在那个文化、艺术都特缺乏,除革命样板戏,就是“老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书籍也少,听故事听说书,已经是一种非常兴奋、非常期待的精神享受,更是件特有趣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宣传队的少男少女在一起,享受一般人工作生活之上的特殊待遇 — 精神愉悦。宣传队的少男少女是一群美丽而清纯,正直又善良,世外的人怎能理解,今天的人更难以做到。</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段历史,希望战友们能感恩六四三一!感恩宣传队!感恩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 方山礼堂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 《演出趣闻》</p><p class="ql-block"> 宣传队演出了多少场次已经无法统计了,但是演出中的故事还会时常浮现在我眼前……</p><p class="ql-block"> 《都是肥皂惹的祸》</p><p class="ql-block"> 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只记得是野营拉练途中,宣传队在皖南演出,陈发军在台上,男声独唱《一壶水》,好像在演唱之中还忘词了。我当时担任舞台监督,负责按照节目单和演出进度,提醒大家准备上场。在后台,陈小保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些糖🍬,跑来跑去地给女兵发糖🍬 — 献殷勤。下个节目是舞蹈《洗衣歌》,女兵们都在忙着更衣候场。一看到陈斌发糖🍬,爱吃的女兵都跑上来抢,小保一边发糖一边嘿嘿地笑(不怀好意的)。突然,钱秋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原来,陈斌把糖吃了,用糖纸包了一块肥皂,而这个“肥皂糖”正巧让小钱吃到了。</p><p class="ql-block"> 张黎副股长知道了,大发脾气,把陈斌叫去骂得狗血淋头。我也被股长一阵好批。股长临走时说:把下个节目改成吴晓峰周明智的小提琴笛子二重奏,你负责做好工作,再下个节目《洗衣歌》。</p><p class="ql-block"> 我把陈斌拖上,来到临时更衣间,小钱还蹲在地上哭😢我们好说呆说,小钱只是哭,弄得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急中生智,我把小谭小杨王亦农李芳等女兵叫来,现场批斗陈小保,给小钱出气。好在是小钱顾全大局,还是上台参加了《洗衣歌》的演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演出趣事</p><p class="ql-block"> “全是陈斌惹的祸”。</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事经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因为那时的我们多么清纯、多么天真、多么可爱,而往事历历在目,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陈斌使幺蛾子,让钱秋敏上当…… 放在现在,还不给陈斌一个处分,还不要好好整顿整顿这“歪风邪气”。</p><p class="ql-block"> 而在那特殊的年代,宣传队战友之间非常单纯朴实,亲密无暇,现在回忆起来,真的非常值得珍惜和珍藏!</p><p class="ql-block"> 遇常亮、张路、谭美琴、杨巧玲、王辉宁、綦成恒、王亦农…是离开通信团后的一段时光里联系最多的战友,我们一起去皖南马鞍山采石矶、一起游南京栖霞山、一起玩玄武湖…… 兴趣相投,爱好相近,加之年青爱玩。南京的宣传队战友我几乎都保持联系,不在乎经常相聚,只要心中记住就是最好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宣传队初期还有批老同志,大多是干部。陈志清、张朝俊、徐建国、周图华、赵准、童本荣…… 下期专门聊聊老同志老战友。</span></p><p class="ql-block"> 1996年,季凌老团长回通信团参加战友聚会,十分感慨地对我说:通信团宣传队的男兵女兵还和当年一样,友好相处,亲密无间,十分可贵!一定要好好珍惜。76年到96年,二十多年过去,大家能够亲密如初,让他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季凌老领导一直认为:他当年特别重视宣传队,因为宣传队的男兵女兵个个出类拔萃,人人聪明灵敏,做事认真负责,多才多艺,是通信团广大官兵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故事引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全是电话📞惹的祸》</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次宣传队集中,大家都在大礼堂舞台排练节目。耳房电话响了…… 是我专门从旁边的六连打过来的,李芳接的电话。我告诉李芳,这里是大门口值班室,吴晓峰家里来人了,让他来值班室来领。李芳告诉了吴晓峰,大门口值班来电话,说:吴晓峰家里来人,在大门口值班室,让他去接。吴晓峰听后撒腿就跑…… 过了十几分钟,吴晓峰垂头丧气地回来,原来他已经知道是我们逗他玩的,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事出有因。</p><p class="ql-block"> 就在前几天,吳晓峰打电话到二连找我,说季团长让我到他办公室去。放下电话,我撒腿向办公大楼跑去。才到水泥灯光球场,吴晓峰、陈发军、娄忠银在电影组指着我哈哈大笑。这时我才反映过来,原来是吴晓峰逗我玩的。因此才有了“吴晓峰家里来人,到大门口值班室接人”的电话。</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我们十分单纯,那时候的关系十分融洽,那时候的样子十分稚气,那时候的日子十分清平,那时候的梦想十分美好,回忆那时候的你我,真的十分幸福。</p> <p class="ql-block"> 钱秋敏,上海女兵,团女篮主力,和林芝(上海女兵)亲如姐妹俩,被称为“大上海”和“小上海”。小上海灵活聪明,参加宣传队,是张黎一手挑选的。按张副股长的意思,希望小上海和大上海都参加宣传队,只是大上海太高,鹤立鸡群,哦😯用词不当,鹤立凤群,才没有来宣传队。</p><p class="ql-block"> 宣传队的女兵们个个秀外慧中,出类拔萃。几十年来,大多数人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很多战友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 崔举贤、陈发军都是我的老大哥。我们当兵的时候,崔举贤在机关当干事,是我们当时最敬佩的崔干事。记得1975年,国家乒乓球队获得第33届世锦赛男团冠军,年底来到通信团进行基层部队表演赛,崔干事负责接待和安排,我正好在团里创作组,也参加了接待和陪同活动。当时著名运动员许绍发、世界冠军郗恩庭、著名女乒削球手林慧卿等十几位重量级选手都来到部队,在礼堂舞台、室内球场进行表演赛,部队及周边部队、群众观看表演,振奋士气,鼓舞人心。</p><p class="ql-block"> 陈发军从通信团调到南京军区司令部直政文化科当干事,文化和宣传合并,宣传科干事,结婚后为照顾家庭,调到安徽省军区后勤部、合肥105医院。转业后到侨办、国旅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五十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老大哥一直特别关照我,关系之深,相处之好,言语难表。</p> <p class="ql-block"> 我所在的二连,是团宣传队员最多的连队。陈志清、张路、顾晓群、庄向荣、李晓皖、陈斌、吴晓峰、董金合、谢亚旭、王辉宁、邵卫兵、樊平…… 加上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时的张勇、陈焕平、汤兆根等近二十位。</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过去了,宣传队结识的战友是联系最多、关系最好、帮助最大、感情最深的。</p><p class="ql-block"> 人生最可贵最难得的是知交,战友最亲密最难得的是知己。朋友是一生难求的福气,知己是终身珍惜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南京宣传队战友相约来到合肥,合肥的战友相约车站接我们。记得同行的有杨巧玲、遇常亮、张路、王辉宁、綦振恒、王亦农、樊平等。</p><p class="ql-block"> 合肥相聚,见到周明智,我们已经有四十多年没有见面了。</p> <p class="ql-block"> 记不清是那一年的“八一”前,南京战友聚会,宣传队又重返舞台合影。</p><p class="ql-block"> “八一”战友们聚会,回望军营历史,回忆当兵故事,回味军旅生涯,是每位军人、曾经的军人、退役的军人、退休的军人共同的欢乐时光,开心时刻。</p><p class="ql-block"> 在军队中,战友就像一家人一样,共同生活、训练、战斗,互相扶持、互相信任。希望能够和战友们一起度过艰苦的训练时光,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抢险救灾中,能够勇往直前,形成战斗力最强大的团队。</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军人,将时刻准备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而奋斗。无论是保卫边疆,还是训练,都愿意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希望能够为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全部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家卫国、永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对得起军人的称号!佩得上军人的身份!称得上军人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军人,无论在哪里?在做什么?都要想到:</p><p class="ql-block"> 铁血铸军魂, 丹心卫家国</p><p class="ql-block"> 荣光披战袍, 信仰铸军魂</p><p class="ql-block"> 军人,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都要做到:</p><p class="ql-block"> 荣誉高于一切,行为决定未来。</p><p class="ql-block"> 举止端庄尊严,生命属于人民。</p><p class="ql-block"> 军人,是祖国的钢铁长城。要<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坚守和拼搏,守护着国家的边疆,</span>用无私的奉献,照亮了人们安宁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军人,是人民的子弟兵。要用热血诠释责任, 以生命担当使命, 铸就不朽的军魂。</p><p class="ql-block"> 军人,是民族的骄傲,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责任感和使命感,点燃了坚强的斗志,用</span>自己的行动书写辉煌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军人是战胜困难和逆境的象征,永远坚守而不退缩。用默默无闻的奉献,<span style="font-size:18px;">描绘出最壮美的英雄画卷,承载着家国情怀, 诉说着永远不变的忠诚。</span></p><p class="ql-block"> 其实,军人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忠有孝…… 军人,是因为在军营中磨砺锻练,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成长进步,在战友们的帮助激励里成长起来的普通人。</p><p class="ql-block">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战斗过的军营!永远不要忘记曾经相依相伴的战友!永远不要忘记培养教育你的部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