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流坑,村史上溯逾千年。

樊怀琛

<p class="ql-block">  到江西省域,除了瑶里、陂渼古村落外,那个流坑是必须去的。</p><p class="ql-block"> 驶抵村口,管理还很到位的。所有车辆均停泊在村口外的停车场内,再由村中安排的接驳车送至村中心的流芳亭广场处。</p><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心屹立着一株千年古樟树,枝繁叶茂,微风吹过,散发出阵阵幽香,枝叶微微摇曳,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位于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的流坑古村,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四面迎山、三面邻水,景色秀美,距离乐安县城30名公里。</p><p class="ql-block"> 流坑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年至94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全村曾出了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超过百人。</p><p class="ql-block"> 全村以董姓为多,家族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但宗谱可考的开基祖则为南唐时的董合。</p><p class="ql-block"> 村里至今仍保存了众多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各类建筑遗址260处,其中明代19处,每一幢房屋都是历史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至今仍有村民生活居住在这古老的院子中。一处门楣上方仍悬挂着“州司马第”牌匾,房屋的雀替、门窗、梁柱、檐廊均有雕刻,手法多样,或浮或镂,精美绝伦。</p><p class="ql-block"> 流坑古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浓缩华夏耕读文明最后的孤本”和“中国古代农村文明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宋时,流坑以董氏科第而兴旺,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董名乡”之美称。(欧阳修与流坑董氏),显示了其在科举考试中的卓越表现‌。</p><p class="ql-block">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赞:“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这里说的“五桂坊”说的是: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董氏一门5人同时考中进士这一大盛事,而建造的纪念牌坊——“五桂齐芳”,历史罕见,可见其殊荣。</p><p class="ql-block"> 沿着村中“龙湖”河道的两岸人家巷子里穿行,漫步在这幽静的古村巷子中,处处可见到历史的斑驳,那历经沧桑的古老石壁与门前的青石板都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隧道的力量,眼前一切似乎回到了几百年前的传统中国。</p><p class="ql-block"> 一条狭窄的巷道中,左边为明朝建筑,右边则是清朝建筑,两栋建筑相隔几百年,比肩而立,穿过悠悠狭小的巷道,宛若穿梭了明清两个时代!</p><p class="ql-block"> 村北陌兰洲,董氏大宗祠遗址,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万历十四年(1586)重修,为三位一体的建筑群组。左为桂林祠,祀董氏十六世祖。右为桂纮祠(文馆),祀孔子。中间为大宗祠中祠堂。前面有宽敞场院,设四道牌坊式拱门。庭院前方两侧辟门,祠堂内有墨池,“德厚流光”门,育贤楼,敦睦堂,孝敬堂,彰义堂等。</p><p class="ql-block"> 敦睦堂的几根高大石柱仍立于遗址之中。两座红石雕成的石狮,侧首相向,雄风犹在!</p><p class="ql-block"> 走街串巷,漫步在这千年古巷里,感受着这千年古村的人文与自然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历经千年的流坑古村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美,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幽深静美的千年古巷,仿佛能带你走进这历史的长河之中。</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对古建筑感兴趣,那一定不要错过这里,这样的江西古村落,令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