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日是大年初五,喜迎财神,恭喜发财;财源滚滚,四季发财。</p><p class="ql-block"> 在庆阳老家,大年初五又叫“五穷”,就是驱除穷气,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意思。按习俗要把家里一些杂七杂八的不用的杂物都清除,叫做驱穷气,纳新财。我今天也这样做了,清理了一些杂物,供奉了零几年在天津出差时购买的泥人张小五路财神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财神有各种说法,普遍的情况是分小五路财神和大五路财神。</p><p class="ql-block"> 中国小五路财神爷分别是赵公明、萧升、曹宝、邓九公和姚少司。赵公明被称为中路财神,萧升是东路财神,曹宝是西路财神,邓九公是南路财神,姚少司是北路财神。小五路财神的背景和传说是:</p><p class="ql-block"> 赵公明:被尊为“正一玄坛元帅”,传说他在秦时得道于终南山,手持铁鞭和元宝,形象威猛。他不仅被奉为武财神,还因其公正和乐善好施而受到尊敬。</p><p class="ql-block"> 萧升:东路财神萧升手持“落宝金钱”,能收集天下所有法宝,因此被称为“招宝天尊”,专门保佑交通、建设等产业。</p><p class="ql-block"> 曹宝:西路财神曹宝手持金蒲扇或珍珠,象征着珍贵和圆满,保佑珠宝、工艺品等产业。</p><p class="ql-block"> 邓九公:南路财神邓九公手持珊瑚,象征平安吉祥,保佑文化、科教等产业。</p><p class="ql-block"> 姚少司:北路财神姚少司被称为“利市仙官”,专门负责从旁门左道获得财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大五路财神分别是赵公明、范蠡、关羽、柴荣和比干。</p><p class="ql-block"> 赵公明:被称为“正财神”,在《封神演义》中,他被姜太公封为“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之神”,掌管迎祥纳福,负责管理天下的财运。</p><p class="ql-block"> 范蠡:被称为“文财神”,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大商家,智慧和财富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p><p class="ql-block"> 关羽:被称为“武财神”,他在三国时期以忠义仁勇著称,被商家崇祀为守护神,认为他能招财进宝。</p><p class="ql-block"> 柴荣:被称为“南路财神”,他在五代时期因商业和农业方面的贡献被奉为财神,激励着人们在追求财富时积极创新、勇于开拓。</p><p class="ql-block"> 比干:被称为“东路财神”,他在《封神演义》中因公正无私被奉为文财神,掌管东路财源。</p><p class="ql-block"> 这些财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逐渐被赋予了财富和商业成功的象征意义,成为民间信仰中不可或缺的神祇。五路财神的信仰习俗,在民间信仰中,五路财神被认为能够招财进宝、保佑事业有成。信徒们常在春节等重要节日祭祀五路财神,祈求财运亨通。五路财神的信仰不仅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还在江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祭祀习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门开,地门开,五方财神进门来,一赐福,二赐财,赐来金银抱满怀,三赐吉,四赐祥,赐来如意放身旁,恭迎五路财神到家门。</p><p class="ql-block"> 发财是人们的美祝愿和不懈追求。财源滚滚,才会福气多多。但也不应过分地追求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财富观为:财富被视为生活重要部分,但同时也强调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礼记·中庸》中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味着君子虽爱财,但必须遵循正当途径获取,这里的“道”包括道德、法律和社会准则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没有下一次,好好珍惜这辈子,健康不等人,病来如山倒;时间不等人,余生没多少;生命不等人,一晃就老了;感情不等人,错过就是一生。余生很贵,请勿浪费,和珍惜你的人取暖,和热爱你的人作伴。人生有太多的来不及,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头就是一年,一转身就是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人来世上这一遭,简单说,便是生老病死,往深处想,便是要活出一个“心境”。人生苦短,与其在世事浮沉中苦苦挣扎,不如学着放下,放过自己,让生命归于平和。让往事随风而去,让疲惫的身心得以休憩,平静地享受生命的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日廉洁古诗词一首,今日是唐代胡曾的《咏史诗.关西》:</p><p class="ql-block"> 杨震幽魂下北邙,</p><p class="ql-block"> 关西踪迹遂荒凉。</p><p class="ql-block"> 四知美誉留人世,</p><p class="ql-block"> 应与乾坤共久长。</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在表达对杨震的缅怀和赞扬。杨震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政治家,他曾经在北邙山下隐居修行,后来因为官场斗争而身陷囹圄,最终被迫害致死。 诗中的“杨震幽魂下北邙”指的是杨震已故的灵魂仍然停留在北邙山下。而“关西踪迹遂荒凉”则暗示着杨震离开后,他在关西地区的知名度逐渐消失,留给世人的只有荒凉和落寞。 然而,尽管杨震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思想和美誉却一直流传至今。诗中的“四知美誉留人世”,指的是杨震在儒家学派中的四个美名,即「四知」(礼、乐、尚书、春秋),这些美名成为了人们永久记忆中的杨震。最后一句“应与乾坤共久长”,是对他影响之深远的肯定,表达出杨震的思想和精神会永远存在于人世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日 酒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