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洛浦河畔】 李东川摄</b></p> <p class="ql-block"><b>竹林掩荫下的“洛浦河"日夜不停地奔流,它带走了数不清的岁月,还有数不清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妹妹是在1960年立春那天走的,那年她6岁,我9岁,所以很多记忆很零碎,那些碎片化的记忆犹如万花筒,变化多端,有时清晰,但大多数都是模糊的。</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那天我钻进屋后山上的竹林里,想挖点竹笋,只见竹林里到处都是刨的坑,早早的那些还没有冒出头的竹笋,就叫早起的人挖走了。</p><p class="ql-block">有一只蚂蚱卧伏在竹叶上,我蹑手蹑脚手的走近,就在我要用手捉它时,它一下蹦到了地上一堆颗粒状的土堆上,我一扑它一下连蹦带飞地飞进了竹林深处,于是我看到了这个土堆,我立马断定这是一只竹鼠洞。</p><p class="ql-block">我可不能放过它,赶紧在地里找了一根枯竹竿,插进洞里拼命地往外刨土,很小的洞口越刨越大,也越刨越深,我一下意识到自己真是刨到了一个竹鼠洞。</p><p class="ql-block">竹鼠,当地人叫它“竹根猪”,它头部稍圆,体形较为粗壮,骨骼结实,四肢虽短小却十分发达;尤其是那两颗门牙宽宽的呲在嘴外,憨憨的,称之为“猪”很是形象。</p><p class="ql-block">我连用竹竿捅带用手刨,很快刨到了洞底,一只正在冬眠的“竹根猪″露了出来,这家伙可真肥呀!</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头,人们早已没有了“肥”的概念,街上看到的人,一个个皮包骨头,菜青色的脸上就是那两只眼睛格外突出,也有胖的,皮肤被那胖撑得呈得锃亮锃亮的,后来才知道那是浮肿。</p><p class="ql-block">那时的乡下曾经家家户户养的狗,早已被人们宰杀吃进了自己的肚子。</p><p class="ql-block">几年前曾被人们千方百计想赶尽杀绝的麻雀也没了踪影。</p><p class="ql-block">正在冬眠的“竹根猪”终于露了出来,我赶紧脱下衣服,把它包了起来,赶紧把这个肉团团的小猪紧紧捧在手里就往家里跑。</p><p class="ql-block">那年头社里有好多人都在饥饿中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的本家幺爹的七个娃儿,有四个没了。</p><p class="ql-block">谁都没有想到这饥荒来的这么快,两年前家家户户都砸锅卖铁吃开了食堂。</p><p class="ql-block">想想那些日子真好啊,平时大人们就只管着干活,上学的娃儿们只管着上学,再小一点的娃儿们平日里就只管在场坝里打闹......</p><p class="ql-block">食堂里的钢管敲响了,开饭时间到了,地里干活的人,放学归来的学生和在场坝打闹的小娃娃们,像一群散养的鸡崽朝着食堂奔去。</p><p class="ql-block">一盆盆的米饭早已摆上了桌子,还有那一盘盘炒菜一盆盆炖肉,那热气腾腾的香味和热气腾腾充满幸福的嘈杂声,人们已仿佛置身于共产主义的幸福中了。</p><p class="ql-block">那时那些关于共产主义的描述我还依稀记得:什么“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什么“土豆烧牛肉”,还有那些口号:什么“赶英超美”,什么“比学赶帮”......</p><p class="ql-block">还记得我在小学时学的那篇课文:“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还有那时唱的一首歌:戴花要带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D的话”。</p><p class="ql-block">那时,每天都能够听到此起彼伏锣鼓喧天的声音,那是兴高采烈的人们送喜报了:一会儿报喜钢铁产量达到了多少吨,一会儿又报喜粮食产量达到了几万斤。</p><p class="ql-block">那时大家真的相信粮食吃不完了,我们已经跑步迈进了共产主义。</p><p class="ql-block">从共产主义的大食堂到大饥荒,给人的感觉就是余音未了,食堂就散伙了。</p><p class="ql-block">很快,山上的,地里的,河里的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于是在充满饥饿的空气中,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传进了人们的耳朵中。</p><p class="ql-block">还记得那天,当我捧着那肥肥的“竹根猪"回到家时,就听见了妈妈压抑的啜泣声,我看见躺在妈妈怀里的妹妹,她凹进去的腮上那薄薄的唇被牙拱得突出的厉害,那只皮包骨头的手无力的搭在妈妈的腿上。</p><p class="ql-block">我一下把包着“竹根猪”的衣服丢在了竹筐里,跪在了妈妈腿跟前搂着了妹妹那瘦骨伶仃的小躯体。</p><p class="ql-block">还记得吃大食堂时四岁的妹妹吃饭时的那个香,那时她总跟在刚上小学的我的身后,吵吵的要我带他上学,她那双大大的眼睛和乖巧的模样,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从来没有被抹去过。</p><p class="ql-block">就在那个“立春日″到来的年前,当我放学回家在老远的地方时,就听到妹妹的呼唤声,在那一声声稚嫩的“哥哥″的叫声中,她像一只欢乐的小鸟从屋前那片竹林中蹦蹦跳跳的扑向了我。</p><p class="ql-block">就在那次我看见了曾经长得乖巧的小妹妹的脸深深凹了进去,细细的脖子顶着一颗大大的头,肚子大大的绷得发亮,后来我才知道妹妹已得了水肿病了。</p><p class="ql-block">大人说那是饿的,缺乏营养。</p><p class="ql-block">于是在那段时间一放学我就下河去摸鱼捉虾,鱼虾早已被人们抓得不见了踪影,记得有一次我在小河沟的石头下搬出来一只拳头大小的螃蟹,赶紧带回家在火上烧了烧就给妹妹吃了,妹妹在吃螃蟹时那双眼睛好亮,清澈透明的眸子映出了蓝蓝的天,我还看见了从那蓝蓝的天上飘过的白白的云。</p><p class="ql-block">1960年2月5日“立春″,6岁的妹妹闭上了眼睛,小小年龄的她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没有吃上我抓回来的“竹根猪”。</p><p class="ql-block">妈妈是在“立春日″当天用一张竹席把妹妹卷起来送到我们屋后的山坡上埋的。</p><p class="ql-block">我把那只“竹根猪″放在火上烧烤了,“竹根猪”的油滴在火上,冒出的烟和发出的响声,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p><p class="ql-block">就在妈妈把妹妹放在那个小小的土坑里时,我把烤好的“竹根猪”放在卷着妹妹竹席头上,当我们把一捧捧土掬起洒向土坑时,我听到山上传来杜鹃的啼叫声:</p><p class="ql-block">“妹妹好苦,妹妹好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竹林深处】 李东川摄</b></p> <p class="ql-block"><b>竹林深处有寂寞的竹筏、栖息的鸟儿、肥肥憨憨的“竹根猪”和那些永远消逝掉的时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5年2月3日立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