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至2025年8月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是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展示了古埃及文明史中的历史文物。我们走进展厅,和巨幅的神祗壁画相遇。</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着自己的神话世界。根据传说,在宇宙初创之时,只有名为努恩(Nun)的原初之水。这只出自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的费昂斯努恩碗,装饰了羚羊、鱼和水纹。水纹代表“努恩”,即创世神话中的原始混沌之水,是世界最初的模样和生命的开端。最初的神灵阿图姆(Atum)从中出现并开始创世。</p> <p class="ql-block">阿图姆创造了第一片土地“奔奔石”(Benben),它是古埃及神话中的原始山丘。古埃及金字塔或方尖碑的顶端石均采用其形状,成为古埃及文明的标志。这块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的金字塔形石碑与“奔奔石”相关,属于王室纪念物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是古埃及地位最高的创世神,他黄昏时的化身是阿图姆,正午的化身是拉,早晨的化身是阿吞。与太阳神密不可分的是太阳船,在神话中,太阳神白天驾太阳船航行于天空,照亮人间;晚上则进入冥界,击败混沌之蛇阿佩普,照亮冥界。这里展示的太阳神浮雕和彩绘太阳船模型分别出自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和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的宗教是多神教。阿蒙(Amun)原本是底比斯的主神,其名字在埃及语中的含义为“隐藏”或“不可见”。中王国时期开始,他的地位迅速上升。阿蒙通常表现为戴着王冠的男性形象,王冠上插有两根长长的羽毛。他也会以公羊头人身的形象出现。这里展示的依次为:出自于第18王朝的阿蒙神头像,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阿蒙站像。</p> <p class="ql-block">穆特(Mut)是至高神阿蒙的妻子,也是诸神之母,诸神的王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古埃及语中,“穆特”意为“母亲”,她</span>司掌战争。在此展示的穆特木雕,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她的形态是秃鹫,有时也以头戴秃鹫头饰的女性形象出现。</p> <p class="ql-block">普塔神(Ptah)是古埃及早期孟菲斯地区的保护神,是古埃及最古老的神祇之一,第一王朝时期就已出现。他最初为工匠与艺术之神,进而衍生出造物神的属性,被称为“大地的雕刻师”。这是一尊出自第19王朝(公元前1295-前1186年)的玄武岩普塔站像。</p> <p class="ql-block">在埃及神话中,主神还形成了家族体系,且兄妹结合是标配。最典型的是九柱神(The Ennead)。太阳神阿图姆(Atum)通过呼气产生了风神舒(Shu),通过咳嗽产生了雨水女神泰芙努特(Tefnut);兄妹俩结为夫妻,养育了大地之神盖布(Geb)和天空女神努特(Nut);这兄妹俩也结为夫妻,养育了四位子女。其中长子奥西里斯(Osiris,又译欧西里斯)是冥王,长女伊西斯(Isis)是生育女神,他们兄妹俩结为夫妻;次子赛特(Seth)是战争之神,次女奈芙蒂斯(Nephthys)是庇护女神,他们兄妹俩也结为夫妻。</p> <p class="ql-block">九柱神家族到第四代发生内斗。老大奥西里斯的成功让他的弟弟塞特很不甘心,尤其是自己的妹妹兼妻子奈芙蒂斯也爱上了奥西里斯,并和奥西里斯生下了死神阿努比斯(Anubis),令塞特怒火中烧。于是塞特设计让奥西里斯躺进了一个华丽的木盒子,塞特把盒子钉死后分成十四块扔进了大海。奥西里斯的妹妹兼妻子伊西斯,带着奈芙蒂斯和阿努比斯去大海里寻找奥西里斯的尸体,捞回了十三块遗体,唯独少了一块生殖部分。于是伊西斯用木头做了一个给他补上,让奥西里斯成功复活。复活后的奥西里斯和伊西斯生下了复仇之神荷鲁斯(Horus)。荷鲁斯与塞特展开漫长的斗争,成功为父亲报了仇。</p> <p class="ql-block">这次大展突出展示了古埃及奥西里斯信仰中的神话形象。这尊出自于第26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的奥西里斯圆雕,姿势非常罕见,雕像的身体部分由当时并不常用的片麻岩石材雕刻而成,头饰部分还有金银装饰。雕像头戴奥西里斯神常见的王冠,饰有一对公羊角和一个太阳圆盘及两个鸵鸟翎,下巴上有着经常佩戴的、编成辫状的弯曲胡须。这尊圆雕被称为“复活的奥西里斯”。</p> <p class="ql-block">奥西里斯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形象,但通常呈现为站姿或坐姿的木乃伊形态,手握象征神圣王权的连枷与权杖,身体被裹尸布紧紧缠绕,象征其所代表的复活与永生。这里展示的依次为: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的奥西里斯三神像,公元前2066年(第11王朝)的奥西里斯头像,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奥西里斯站像,第26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的奥西里斯头像和奥西里斯站像,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的彩色镀金奥西里斯像。</p> <p class="ql-block">伊西斯是古埃及奥西里斯神话的关键角色,她是奥西里斯的妻子。这座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彩绘木制方尖碑,一改通常方尖碑以石材建造的惯例,做成方尖碑形状的仪式用品。上面以绿色颜料绘制了头顶纸草的伊西斯女神形象。伊西斯脚下是象征神庙围墙的图案,表明女神正站在神庙之巅。</p> <p class="ql-block">这座彩绘木制方尖碑的四面刻画了九柱神家族内斗故事中的四个主要角色伊西斯、奥西里斯、奈芙蒂斯和荷鲁斯。</p> <p class="ql-block">伊西斯怀抱荷鲁斯的主题在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盛行。这一时期,伊西斯不断吸纳古埃及其他女神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头饰的融合,如两侧牛角与太阳圆盘的造型来自哈托尔女神的典型特征。这是出自这个时期的伊西斯怀抱荷鲁斯长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伊西斯怀抱荷鲁斯的青铜雕像,也是出自后期埃及。伊西斯崇拜传入希腊后,其形象逐渐与希腊文化融合,并延续至罗马时期。据说是基督教中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子这一主题的灵感来源。</p> <p class="ql-block">对阿努比斯神的崇拜在中王国时期被吸纳进奥西里斯崇拜体系:阿努比斯是奥西里斯儿子,他将<span style="font-size:18px;">奥西里斯</span>尸体制成木乃伊。他既是亡者的庇护神,又是制作木乃伊之神、防腐之神、香料之神,在木乃伊开口仪式和末日审判中扮演重要角色。出自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的阿努比斯石灰岩雕像,以豺狼形态蹲伏在圣龛之上,头颅高昂,以警惕的目光凝视前方。一组彩绘阿努比斯木雕,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p> <p class="ql-block">这座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阿努比斯青铜坐像,保持了阿努比斯胡狼头、人身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荷鲁斯是奥西里斯和伊西斯的儿子,拥有人、鹰隼以及鹰首人身的形态,通常头戴埃及的白冠。在希腊化时期,荷鲁斯以哈珀克雷特斯(即“孩童荷鲁斯”一词的希腊语译名)的形象出现,为一含着食指的裸体男童。在罗马统治埃及期间,成为了一位受欢迎的家庭守护神。这里展示的依次为: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鹰隼形态荷鲁斯青铜像、穆特拥抱荷鲁斯小雕像、哈珀克雷特斯站像和出自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的哈珀克雷特斯站像。</p> <p class="ql-block">荷鲁斯之眼与荷鲁斯为父报仇有关。荷鲁斯在与杀父仇人塞特的搏斗中,代表月亮的左眼被塞特夺走。在一个月圆之时,荷鲁斯在月亮神孔斯的帮助下,经过殊死搏斗打败了塞特,将左眼夺回。后来,荷鲁斯将这只失而复得的眼睛献给了父亲奥西里斯。由此荷鲁斯之眼成为辨别善恶、捍卫健康与幸福的护身符。这里展示的荷鲁斯之眼,图下出自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图上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p> <p class="ql-block">这尊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青铜雕像,刻画的是鳄鱼神背上的荷鲁斯圣船。鳄鱼代表索贝克神(Sobek),同时也象征国王的权柄与力量,它背上的荷鲁斯圣船中载有荷鲁斯的神龛,呈现了荷鲁斯战胜恶神塞特的庆祝场景。</p> <p class="ql-block">哈托尔(Hathor)是古埃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富裕之神、舞蹈之神、音乐之神。她关怀苍生,同情死者,同时也是母亲和儿童的保护神。对哈托尔的崇拜最早在公元前27世纪便已开始。图为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哈托尔坐像(左)和站像(右)。</p> <p class="ql-block">这是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带哈托尔头像的叉铃。叉铃是一种乐器,其清脆的声音被古埃及人认为能驱散邪恶,带来神的祝福。叉铃也是哈托尔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哈托尔的名字意为“荷鲁斯之屋”。她与荷鲁斯结为夫妻,并与荷鲁斯育有四个儿子。这组出自第26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的4只卡诺匹克罐,分别存放木乃伊的四个重要脏器,其盖子被雕刻成荷鲁斯四子的形象。前排从左至右为肝脏的保护者、人头的艾姆谢特(Imset),胃的保护者、豺头的多姆泰夫(Duamutef);后排从左至右为肺的保护者、狒狒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碧</span>(Hapi),肠的保护者、鹰隼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凯布山纳夫</span>(Qebshenuf)。他们既是冥王身体的守护者,又是四个神祇。</p> <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神话中,经常可以看到两位性别相同的神祇合体的现象。这些合体神祇不仅保留了各自的神职和特征,还会融合成新的神祇。例如,从新王国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开始,底比斯王族为了加强底比斯主神阿蒙的地位,将隐匿之神阿蒙与太阳神拉融合为阿蒙-拉神(Amun-Ra),使其成为整个国家的至高神。这是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公羊头人身的阿蒙-拉站像。</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的是出自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的阿蒙-拉与拉-荷拉克提雕像,其中右边的拉-荷拉克提神(Ra-Horakhty)是拉与荷鲁斯神的融合,意指拉是二个地平线上的荷鲁斯)。据信他统治着天空、大地和冥界。</p> <p class="ql-block">这组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彩绘普塔﹣索卡尔木雕,展示了普塔﹣索卡尔神的形象。普塔是孟菲斯神论中的创世神;索卡尔(Sobek)则是孟菲斯地区的鹰神,最初是工匠保护神,但很快便与墓葬传统相联系,频繁出现于金字塔铭文中,因此又与奥西里斯产生联系。到了中王国时期,三神合而为一,即普塔﹣索卡尔﹣奥西里斯神。其形象如展品所示:头上有两根舒展的鸵鸟翎,翎下是由两只公羊角托起的太阳圆盘,身体呈木乃伊形态。</p> <p class="ql-block">贝斯(Bes)是音乐神,具有掌管音乐、舞蹈等引发欢愉的职能。这件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费昂斯贝斯站像,被描绘为一个全身赤裸的矮人,并以正面肖像出现,似乎随时准备攻击试图靠近的邪恶力量,因此被视作民间保护神,尤其是保护孕妇儿童和其他家庭成员免受恶灵和不幸的侵扰。</p> <p class="ql-block">尼弗特姆是香气之神和疗愈之神,诞生于原初之水中浮现的莲花里。起初他是创世神阿图姆的一个化身,在每天日出时出生,在白天长大成熟,又在日落时进入死亡世界。他因孤独而落泪,其泪水创造了人类。这是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尼弗特姆青铜站像。</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的伊奥尼特女神石坐像,出自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伊奥尼特是底比斯的一位地方神,在新王国时期被纳入卡纳克当地的九神组。</p> <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神话中,还专门有一些拥有独特地位的动物神,体现了古埃及人和尼罗河两岸的动物们之间的联系。如鹰隼、鳄鱼、圣甲虫、蛇、狮子、猫、狒狒和朱鹭、河马、牛等。这些神兽在古埃及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象征着不同的神祗和概念。在古埃及文明中,鸟类是人类崇拜的对象之一。这是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年-前332年)带有鸟图案的雪花石膏模具。</p> <p class="ql-block">鹰隼是最受古埃及人崇拜的鸟类之一,王权之神荷鲁斯、孟菲斯的索卡尔神等都具有鹰隼或鹰头人身的形象。这座出自第30王朝(公元前380﹣前343年)的“守护国王的鹰神”石灰岩雕像 ,刻画了鹰隼形态的荷鲁斯神。鹰隼双爪之间是国王的形象,象征着王权之神对国王的庇护。</p> <p class="ql-block">在孟菲斯地区,人们崇拜的鹰隼神是索卡尔。索卡尔是一位冥神,因此其形象多见于墓葬中。这里展示的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鹰形艺术品,上为鹰形金属护身符,下为一组鹰神木雕。 </p> <p class="ql-block">这两件彩绘神龛上的木制鹰神像,均是普塔﹣索卡尔神,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 神龛被刻画为传统神殿的样态,上方趴伏着一尊头顶翎毛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鹰形木乃伊</span>,神龛四面各绘有一位木乃伊形态的神,分别为荷鲁斯的四个儿子。</p> <p class="ql-block">这件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 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彩绘木制鹰头人形棺,</span>头戴蓝色假发,面部为金色,棺椁通体以黄色为底,黑墨书写,制作精良,风格独特。棺木中央写有一列象形文字铭文,为奥赛里斯的名字、头衔以及相应祷文,胸前描绘了六位木乃伊形态的神祗,左右两侧分别是伊西斯和奈芙西斯,中间为荷鲁斯四子。</p> <p class="ql-block">鳄鱼是力量、凶猛和勇气的象征。这里展示的两件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艺术品,上为鹰头鳄鱼石灰岩像,将鳄鱼和鹰合二为一,更令人敬畏。下为鳄鱼陶制护身符。鳄鱼是索贝克神(Sobek)的象征,因其保护品质和生育能力而受到崇拜。</p> <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人眼中,圣甲虫象征着初生的太阳。在象形文字中,圣甲虫符号意为"显现",这种显现指的是太阳神和整个宇宙秩序从无到有的诞生与每日的更新。圣甲虫即蜣螂,古埃及人将蜣螂在沙地推动粪球的现象与太阳的运行轨迹联系在一起。这里展示的依次为:出自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的3件费昂斯圣甲虫、1件带翼圣甲虫、2件圣甲虫,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2件片岩圣甲虫、1件片岩圣甲虫和1件玻璃圣甲虫。</p> <p class="ql-block">蛇在古埃及文化中代表着创世主的力量,象征着王权、智慧和健康。这件出自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332﹣公元395年)的双蛇狮鹫石灰岩饰板,刻有两条巨蛇和一只狮鹫。两条巨蛇是上下埃及的守护女神奈赫贝特和瓦杰特,都与王权相关。狮鹫是神话生物,有狮子的身体和鹰的头颅与翅膀,是古代中东和地中海地区最受欢迎的装饰图案之一。在古埃及,狮鹫往往与王权之神荷鲁斯相联系,因此浮雕代表上下埃及的守护女神对国王的守护。</p> <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文化中,狮子是一种强大而神圣的动物,象征着力量、勇气和王权。古埃及有多个狮子形象的神衹。这里展示的一座出自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的石灰岩狮子雕像(图上)和一座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花岗岩狮子雕像(图下),是一种自然形态的狮子形象。尤其是图上的石灰岩狮子雕像,是典型的表现主义风格,狮子侧身趴卧,两只前爪搭在一起,头侧向一边,整体刻画虽不算精细,但姿态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是狮身人面像。古埃及人认为狮身人面像具有强大的守护力量,是智慧与力量的象征。通常放在皇家陵墓和宗教寺庙的入口两侧。这里展示的狮身人面像,一座出自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是某王后的斯芬克斯蛇纹石像(图上);一座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是斯芬克斯石灰岩像(图下)。</p> <p class="ql-block">另一种是狮头人身像。最著名的是母狮神塞赫迈特(Sekhmet),她的形象具有两面性:既是凶残可怖、能够带来战争和瘟疫的破坏神,也是拥有保护和疗愈之力的医神。这座带有阿蒙荷太普三世王名的塞赫迈特红花岗岩坐像,是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的法老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女神左手持象征生命的安卡符号,头顶的太阳圆盘和圣蛇徽标则象征其神性和危险性。座椅侧面刻有代表北方的纸莎草和代表南方的睡莲,二者之间是象征上下埃及统一的心肺符号。</p> <p class="ql-block">猫在古埃及社会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太阳神拉在神话中化身为猫,击败了阻止太阳东升西落的巨蟒阿波菲斯,因此猫也被视为太阳神的化身。图为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一组猫坐像。猫的形态特征明显,有的身长、头小,纤细而挺立,有的则炯炯有神,脖子前倾,似乎有探询之貌;还有的眼白明显,憨态可掬,精致程度不言而喻。尤其是图左的青铜猫坐像,捕捉到了埃及猫的神态和特征:蹲坐在地,背部挺直,两只前爪并立身前,尾巴则绕于身侧,展现出了高贵却驯服的灵动气质,这种经典造型与古埃及文字中表示“猫”的象形符号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猫是女神巴斯泰特( Bastet)的象征。对巴斯泰特女神的信仰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她与狮女神塞赫迈特融合后,成为具有二元属性的女神,即暴怒好战的时候化身为塞赫迈特,温柔愉悦的时候化身为巴斯泰特。这尊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巴斯泰特青铜立像,具象地体现了这两种特质,猫首人身的女神站姿威严,身着图像繁复的长款褶皱裙袍,手中持有古埃及重要的乐器和仪式用具叉铃,以及装饰着日轮与神首的盾形护符或宽领珠链。</p> <p class="ql-block">在埃及神话中,狒狒和朱鹭同是图特神(Thoth)的动物化身。图特是掌管月亮、医学和智慧的神,通常被描绘为狒狒头或朱鹭头的形象。图特是众神的书吏,负责记录账目和各类文书,还被视作神庙里“生命之屋”的主人,管理重要的藏书和档案。图特还掌握强大的魔法和秘传的知识,在古埃及的神话里常常扮演调解者的角色。图上为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的狒狒形图特砂岩像。图下为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包金朱鹭像。</p> <p class="ql-block">河马在古埃及人眼中是一种及其矛盾的动物,它们时而极具破坏性(公河马),时而被看做保护之神和母性的象征(母河马),与创造和毁灭有关。这件出自第17王朝(公元前1580﹣前1550年)的费昂斯河马雕像,蓝色身体上绘有尼罗河两岸的动植物,费昂斯材质的独特蓝色意指尼罗河水的粼粼清波,动植物间的互动则体现了尼罗河充沛的生命力。古埃及人在墓葬中放置河马小雕像,是希望这种凶猛的动物能抵御其他有危害的生物。</p> <p class="ql-block">牛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公牛象征着强大力量与性能力,而母牛往往象征着创造与丰产的力量。图左这尊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哈托尔铜制站像,表现了女神牛首人身的形象。女神戴着三分式假发,头顶复杂的头饰——两根高耸的鸵鸟羽毛立于牛角之间,配以日轮和圣蛇作为装饰。图右上为后期埃及的青铜阿匹斯神牛站像。在古埃及神话中,阿匹斯神牛是孟菲斯创世神普塔的神力所赐,每一代阿匹斯神牛只有一头。右下为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的牛犊卧像。雕像表面被绘成带有黑色斑点的白牛,背上覆盖着一个模仿红布的图案,红布上还有着蓝色和黄色相间的串珠网。牛的双眼之间绘有一个倒三角形图案,头上画有一个太阳圆盘,太阳圆盘上有一束悬垂的花束。</p> <p class="ql-block">獴是埃及神话中玛弗代特女神的形象,它是一种小型食肉动物。人们相信她的凶猛可以制服蛇蝎,用以抵御恶魔的不利影响。图为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的青铜獴。</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的不同神像,丰富了古埃及的神话。图左为方解石-雪花石膏女神坐像,出自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图右上为一组费昂斯神像,出自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右下为出自第26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的塞赫迈特三神组青铜像,以狮首女神塞赫迈特的神座为中心,香气之神尼弗特姆和魔法与医疗之神海卡分立两侧,神座前方是面朝三神跪拜祈祷的人物形象,是铜像的供奉者和拥有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