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30日上午9点,我们姐弟两家从文山出发去马关县的大栗树乡的腊科村。腊科村离文山有61.9公里,10点20分,我们就来到了腊科村的村口。</p> <p class="ql-block"> 腊科村全村有108户435人,为彝族聚居村寨,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村内至今还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清朝、民国时期的四合院建筑,有3栋历史建筑已挂牌(刘氏民居、文状元府和武状元府)。腊科村,已被评为国家级的“中国传统村落”、“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 腊科村也是马关县打造的“最长国道G219线上最美休闲驿站”。寨门做的很有特色,我们在寨门这里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 村口约20米处,有一个像观景台的小楼,叫望乡楼。登上望乡楼,可俯瞰村落全貌和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望乡楼过来就是村委会,我们把车停在村委会门口。进村的路两旁,油菜花田如诗如画;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着进村的路,赏着沿途的风景。村子坐落在前面的山坡上,房屋错落有致,溪流潺潺环绕着村庄,村前阡陌良田、左右青山环护,具有“形制规整,藏风聚气”的传统山水格局。</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同心广场,看见广场中央有跳篝火的火盆,心想可能是晚上才有篝火晚会。这时,有村民告诉我们:“等会11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唱山歌和爬杆表演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同心广场的旁边,有条小溪和叠水瀑布。叠水瀑布和环村小溪流共同组成了腊科村水系景观建设,以水为源形成独特的福地文化。在转角的石头墙上有指路牌。</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腊科·山隐民宿”,我们先在这打个卡。在这里一种全新的意境会油然而生,深邃、宁静、致远、自然,轻松释然的心绪,会让你仿佛找到了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 这家民宿配套有会议室、茶室、小酒馆、餐厅等一应俱有。一个房间168元/天,可在这品一杯茶,酌一杯酒,畅谈理想人生,享受片刻的宁静。我们听保洁阿姨讲,在前天大年三十都是客满,平时来自国内外旅客络绎不绝,这家民宿生意不错,都是住下了就不想走。</p> <p class="ql-block"> 民宿门前的街道上,我们也拍几张,也好看。</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刘氏民居,大门锁闭,我们隔着门缝往里看,来了一位热心的村民大姐,给我们介绍,说这户刘氏民居里原居住着六户人家,现在都已搬出来了,政府没钱维修,已交给民宿老板负责维修经营。还介绍我们看门头上的那块椭圆形的牌子,是最古老的门牌。</p> <p class="ql-block"> 据说一百多年以前,有一户刘姓人家,来到了大山里的腊科村,开垦了几小片土地,从大山深处找来野生三七。经过人工栽培不断驯化,种植成功,就把三七卖到昆明等地。有钱之后就开始修建这所四合院。因此,腊科也是文山三七之乡的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村民大姐告诉我们,往前直走过去就是文状元府了。路过的这户人家,柴火码得整整齐齐,栓着的二只小狗也非常可爱。</p> <p class="ql-block"> 腊科村推行“晨起五个好”,围绕“十星级文明户”、“绿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红黑榜”等评比,推进“内在美”建设,引导文明乡风。</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这户矮矮的小院墙这,看到屋檐下挂着丰收的玉米,小院里还挂着腊肉,感觉是个拍照的好景致,于是,我们在这拍照。村子里随处可见泥墙青瓦屋檐下,或楼梁上都悬挂的玉米和腊肉,目之所及皆有浓烈的“乡愁味道”。</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拍照,这家人叫我们到他们家吃饭。说实话,腊科的村民非常的淳朴与热情好客,在村子里只要碰到村民,都会主动与我们打招呼,并说来我家吃饭或来我家坐坐。</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文状元府。文状元府是腊科村建于清朝时期且保留完整的“一颗印”传统四合院,也就是“三间两耳倒八尺”样式。门头上墙体上“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的大字”,特别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腊科的文状元府,它以一种无声的语言,讲述着科举时代的风云变幻。</p> <p class="ql-block"> 走进四合院,仿佛穿越百年时光,能听到百年前的故事在耳边细语。</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历史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可以被触摸的痕迹。“引路经”、“三亿财门”、“感恩柱”等故事在耳畔回响。</p> <p class="ql-block"> 在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沉淀的平静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 那斑驳的墙上的枪眼和那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刻精致的</span>门窗、栏杆、房柱,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昔。</p> <p class="ql-block"> 文状元府不仅是建筑的瑰宝,更是文化的殿堂,屋顶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飞檐翘角,那</span>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对知识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我们把文状元府楼上楼下都游览了一遍,认为这座文状元府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一览。</p> <p class="ql-block"> 在文状元府过来斜对面有一个磨坊,里面有个大石磨,据一位76岁的大妈说,这个石磨村民现在都还在使用。我们也来试着摆拍几张。</p> <p class="ql-block"> 除了石磨,这里还有土灶、火通、提篮等,我们也来回味一下烧土灶凑火,吹火通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腊科腊猪脚(火腿),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在文山地区小有名气,烟熏加上中药材等特色材料腌制味美色泽,做熟后,油亮红润的色泽非常诱人的食欲,入口,那果木熏香的咸香在口中迸发,绝对让人回味无穷。腊科腊猪脚”、“彝族弦子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2025年1月10日腊科腊猪脚还上央视了。这里挂着的腊肉腊猪脚是假的道具,看着好逼真哟。</p> <p class="ql-block"> 这家的石头院墙和大门有点好看,我们在这又在这拍一个。</p> <p class="ql-block"> 我往那边走过去,发现已经到了路的尽头,我又往回走。行走在青石板路上,穿梭于乡村泥土石屋和古建筑之间,享受这片刻安宁,非常惬意。</p> <p class="ql-block"> 这石头墙上生长着一枝独秀的一朵肉肉,非常漂亮。腊科村子里,除了石墙缝里蹦出来顽强生长的多肉,家家户户门口都种着多肉盆栽,石头围墙上也种有一些多肉,把村子装点的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我们往这边走,又遇到刚才在磨坊遇到的那位穿红衣服的大妈,她说她家在这里,叫我们到她家里玩。这里的村民真的很淳朴,且热情好客。</p> <p class="ql-block"> 顺着那个大妈家往上走,就到水碾房了。</p> <p class="ql-block"> 水碾房是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种古法水碾技术,</span>随着清澈溪水的缓缓流淌,水车的转动,带动着石碾的转动,发挥碾压粮食的作用。水碾房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水碾房,我们继续往上走,便来到了福泉广场。福泉广场地处腊科高处,广场上有一面写满福字的“百福墙”,象征着“福人居福地,福地居福人”。</p> <p class="ql-block"> 在广场的“百福墙”上还有以彝族乐器弦子为原型建造的一把弦子,也寓意着生逢盛世、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在广场一侧还有一座天然的泉眼,因腊科村村民大年初一有吃素的习惯,村民每年初一都会到这里来取新水,带回家煮饭,预示着新年新气象、福气满满,这也是福泉广场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福泉广场的另一边往下走,腊科村依山就势,呈阶梯状分布,落差造就了惊艳全景,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p> <p class="ql-block"> 没走多会,就来到了武状元府。武状元府也是建于清朝时期的“一颗印”传统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 武状元府现在有一户人家居住着,所以不方便仔细的参观,这个四合院,由于年久失修,显得有些陈旧。房屋的外墙上那些洞洞,是建盖房屋时专门做的防护枪眼。</p> <p class="ql-block"> 观看完武状元府,我们继续往下走,边走边远眺腊科全景,屋舍古朴,空气清新,我们几乎快游览完了整个村子,发现整个村子的道路干净得没有垃圾和牛屎马粪。</p> <p class="ql-block"> 这个村子干净的原因,原来是上海援建在腊科村半山上投资950万元,建设了钢架结构养殖厂房3000平方米。畜牧集中养殖,实现了养殖模式由小规模、粗放式逐步向集中规模养殖转变,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实现了人畜分离居住模式,整个村子干净卫生。</p> <p class="ql-block"> 看,半山上这些就是腊科村猪马牛羊的联排别墅,腊科村的牲畜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来到了山脚下的油菜花地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还没到春天,这里的油菜花就开得金黄璀璨,如诗如画,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油菜花田中,被花的世界所包围,仿佛触手可及到春天的温暖与绚烂。</p> <p class="ql-block"> 路边有一棵硕果累累的柿子树,我们在柿子树下驻足拍几张。在大年初二偶遇了柿子树,寓意非常好,愿我们2025柿柿(事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 柿子树下,镜头定格了此刻静谧。我们的腊科之行也到此结束了。今天,收获满满,也是开心快乐的一天。游览了腊科村,感受了淳朴的民风与村民的热情;走进了百年依然气势恢宏的文状元府和武状元府两四合院,感受了历史的厚重;享受到了世外桃源般的悠然与宁静;赏了美丽的油菜花和柿子。</p> <p class="ql-block"> 腊科村,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自然美的传统村落,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摄影: 山间溪流 杍红</p><p class="ql-block">编辑: 杍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