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幸福

童言无忌

<p class="ql-block">  昵 称:童言无忌</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92500451</p><p class="ql-block"> 图 片:父亲珍藏</p> <p class="ql-block">  2010年10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年之时,奎屯市人民政府,有关政府人员来父亲家里,看望慰问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那天我有幸在场,目睹一切。当有人问起那场远去的战争时,父亲由喜转悲,坐在轮椅上颤颤巍巍地说道:“<b>活着就是幸福——知足了</b>”。简单的九个字已是泪流满面。朴实的话语道出不为人知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介入战争。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政治和社会秩序尚未完全稳定。但是“<b>侵略者的逻辑—得寸进尺</b>”,并迅速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试图通过控制朝鲜来遏制中国的崛起,实现其独霸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用飞机大炮说话,这就是“<b>侵略者的哲学——强权即是真理</b>”。</p> <p class="ql-block">  1951年1月28日,年仅十八岁的父亲响应祖国的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上海自愿参加抗美援朝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一人参军,全厂光荣,郑兴泰汽车机件制造厂全体职工欢送参战的战士合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入伍参军后,部队考虑到父亲有在汽车机件厂工作三年的经验,分配当一名坦克驾驶员。先在徐州华东摩托装甲兵教导团,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后在第二编练基地学习坦克驾驶操作。在学习训练中,自己专心学习并能帮助同志。对各项劳动工作认真负责。1951年10月,荣获“肆等功”的荣誉。荣誉面前,不骄不躁。</p> <p class="ql-block">  1952年8月19日毕业分配到坦克一师任驾驶员,后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部队。在部队期间,文化学习中,辅导积极、耐心。关心学员,经常下连队去了解学员的情况。在文化学习中完成任务,成绩较好。1952年12月18日,荣获“叁等功”的荣誉。1952年12月底,朝鲜战场形势需要 。激励着父亲咬破手指头写了“请战书”、“决心书”。在照相馆拍了一张英俊的军人照片。</p> <p class="ql-block">  把《功劳证》、《中国人民解放军立功证明书》、军功章和珍贵的照片、“遗书”交给了部队,把自己交给了祖国。</p> <p class="ql-block">  1953年1月,父亲所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部队,肩负着祖国的重托,人民的希望,亲人的期盼,“<b>雄赳赳气昂昂——跨鸭绿江</b>”,赴朝编入38军战斗序列参战。打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侵略者。</p> <p class="ql-block">  当年志愿军战士抱着“<b>董存瑞炸碉堡——视死如归</b>”的决心,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当时志愿军的火力与世界上最强的美军还是有本质上的巨大差距。志愿军手中并没有太过出色的武器装备,虽然绝大部分都是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缴获的“<b>武器装备——五花八门</b>”。但是这些武器在志愿军战士手中却是“<b>八仙过海——各显神通</b>”,使用起来得心应手。</p> <p class="ql-block">  朝鲜山多,道路崎岖不平。白天有美国飞机狂轰乱炸。一路上被炸的坑坑洼洼,面目全非。只能夜晚前行,为防止暴露目标,坦克的灯全部关闭,艰难摸黑前行。有些来自农村的战友,由于对机械装备操作不能得心应手,加上驾驶训练时间短,连车带人跌进万丈悬崖,车毁人亡,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战斗很惨烈,我们</span>唐上村童氏家族,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去了九人,父亲是唯一的幸存者。“<b>离家还是少年身,归来已成报国<span>驱</span></b>”。在战斗中锤炼,在战斗中磨砺,在战争中成长。荣立“<b>貮等功”</b></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志愿军,从1950年10月19日晚入朝参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密切配合,通过多次战役将侵略军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最终把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打上了谈判桌。1953年7月27日,“<b>板门店签协定——停战</b>”。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骨气,打出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打出了七十年的和平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经过战争的考验和洗礼。深深懂得和平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做人相当“<b>秀才穿破衣——低调</b>”,学习态度就是“<b>裁缝师傅戴眼镜——认针(真)</b>”。工作起来那是“<b>南山顶上的碌碡——实打实(石打石)的干”。</b>驾驶坦克技术水平做到精益求精。深深懂得,“<b>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刻苦</b>”这一硬道理。</p> <p class="ql-block">  从军十三载,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国防,在革命熔炉里百炼成钢。荣幸三次参加国庆阅兵(1955年、1958年、1959年),接受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朱总司令和党中央领导、各界人士的检阅。</p> <p class="ql-block">  一. 1955年国庆阅兵,驾驶坦克随“<b>钢铁洪流——整齐划一</b>”通过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  二、 从一名普通士兵,迈向军校深造。是“<b>鲤鱼跃龙门——高升</b>”,被选送到第一坦克军官指挥学校学习,<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合格军官。</span>1958年军事院校首次参加国庆阅兵,代表军事院校学员方队,迈着矫健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  三、 1959年首都国庆阅兵,军事院校学员方队徒步第二次通过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部队和学校学习期间,曾多次见过敬爱的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元帅和陈毅外长,中央军委首长。</p> <p class="ql-block">  在修建十三陵水库工程中,能“<b>黄牛吃黄连——吃苦耐劳</b>”,勇挑重担,工作积极,一个顶仨,大家夸奖他是“<b>吃河豚鱼长大的——拼命三<span>郞</span></b>”。被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荣获劳动奖章一枚。</p> <p class="ql-block">  1962年5月29日,新疆“伊塔事件”发生后。父亲从北京军区奉调到新疆兵团第七师。扎根边疆,屯垦戍边。一手钢枪,一手坎土曼,一干就是五十载,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防御外敌,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毕生贡献。</p> <p class="ql-block">  1964年贺龙元帅来新疆视察,来到奎屯时,父亲有幸担任安全保卫工作,亲聆贺龙元帅的指示。退伍不褪色。在担任安全保卫工作<span>时</span>,多次荣获“五好干部”、“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爱憎分明,品德高尚。一生配带手枪,是党赋予的最高殊荣。父亲的人格魅力是留给我今生最大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1990年12月22日光荣退休。四十年革命道路上留下了光辉足迹,谱写了传奇人生。退休后,革命本质不退。时常被学校邀请演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p> <p class="ql-block">  父亲时常告诫我们:“工作中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他们得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  父亲时常对我们讲:“今天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要懂得感恩毛主席,感恩共产党,感恩无数的英烈们。”</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8日,农历年三十,恰逢父亲“参军日”,也是走上革命道路“纪念日”。做了几个父亲生前喜欢的菜肴……</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军人,如今的老兵,向“<b>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b>”敬礼!</p> <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童言无忌的拙作,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