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宜春铁哥</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311566</p> <p class="ql-block">味蕾乡愁,是那一抹淡淡的炊烟,升起在遥远的村落,承载着对故乡岁月的记忆和深深的眷恋。</p><p class="ql-block">我还是那支风筝,线的那头永远系着乡愁,回味家乡的美食轻触味蕾,顿时千百滋味,瞬间唤醒沉睡的感官。</p><p class="ql-block">“年味腾腾酒满杯,油光菜色照红腮”。年夜饭的香气四溢,是家的味道,也是一种幸福,回家了就不想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围炉在妈妈的灶台前,焦急的等待即将出锅的美食,闻着锅里油炸发出滋滋响的松肉香味,让人垂涎欲滴,松肉是家乡的一道特色菜。</p> <p class="ql-block">在异地工作,曾到过许多城市游览,也不忘品尝各地的美食,味道最好,总是很难忘记家乡的味道,那些儿时舌尖上的记忆,值得用一生去铭记妈妈做的松肉。</p> <p class="ql-block">家乡的松肉菜,就好比北方人过年吃水饺一样时常惦记着,我一想到妈妈做的松肉吃上几块真是过瘾,满嘴油叽叽的香脆可口,让我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松肉在家里不是想吃就能吃到,平时家里的餐桌上没有这道菜,都是在逢年过节或者做酒席才会特意去做这道菜。</p> <p class="ql-block">在物资匮乏的六七十年代,小时候想吃松肉是一种奢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里,也只能过年才能尝到松肉菜的味道,做松肉不仅费工费时,价钱还有点小贵,多数人温饱都困难,松肉的香味都闻不到,更别提吃松肉的味道了,随着后来生活不断的改善,松肉慢慢的摆上了餐桌,才知道有松肉这道菜,松肉香脆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望着盘中一坨坨金黄色的松肉,看似很普通好吃,可做起来烹艺很繁琐,松肉要用新鲜的五花猪肉和红薯粉等食材,把肉切小块、腌制、油炸等纯手工制作,松肉想要做得好吃又松软,也是一门烹调手艺活,不是谁都能做得好的一道菜。前些年母亲年岁已高,离乡来城里生活后,每次过年做松肉,妈妈在身边言传身教,我们做出来的松肉味道,就是没有以前在老家锅灶上妈妈亲手做出来的好吃,再也吃不到过去的味道了。</p> <p class="ql-block">妈妈叮嘱我们选购猪肉最好是带一定的肥肉,肥瘦比例适中,这样做出来的松肉口感才会鲜嫩,也更有弹性香脆。</p> <p class="ql-block">鲜肉切割也有技巧,把猪肉切成薄片,再用刀背轻轻拍打肉片,这样可以帮助肉片变得更软嫩,也更容易吸收调味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要用生抽、料酒、生姜等调料,把切好的肉片放进调料汁里腌制,最好不少于30分钟,这样肉片就能充分吸收调味料的风味。</p> <p class="ql-block">把腌制好的肉开始油炸之前,在肉片上过一遍淀粉,确保肉片表面均匀包裹一层薄薄的淀粉,油炸温度要控制在160°C-180°C之间,炸到金黄色,酥脆就可以捞出。</p> <p class="ql-block">根据个人口味,炸好的松肉在锅里蒸一下吃软嫩爽口,冷后在嘴里嚼起来又比较Q弹,也可以再次回锅油炸,咬一口满嘴感到酥脆嫩,沾点辣椒粉、辣椒酱或者加点香菜做成蒜蓉,这样风味会更独特!</p> <p class="ql-block">“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松肉在宜丰是本地一道特色名菜,是对食材生活的一种追求,也是文化的传承,有种独特的人文体验,特别是在我的老家天宝、潭山一带颇受欢迎,酒席上是必不可少的菜。据老一辈人讲,松肉传承至今有百年历史,过去的艰辛岁月里,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能吃到松肉,如今物资充沛,美食的做法五花八门,人们品尝菜肴的口味也越来越要求高,吃松肉也比较大众化了,但是要吃到正宗做法的松肉,舌尖上残留的美味,就难忘那一口香酥脆嫩爽口的松肉,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味道。让你惦记一辈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