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过大年

摇曳英姿(拒私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名:摇曳英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74404455</p> <p class="ql-block">  <b>“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全都活起来。”</b>这段话是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孝感市云梦县云梦祥山博物馆考察时所说。守护悠久历史根脉,传承灿烂中华文明。</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 ……</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我满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来到了位于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城关镇龙岗路1号的云梦祥山博物馆。博物馆建成于2009年,总占地面积约35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是湖北省博物馆首个与地方共建的分馆,其主体建筑为仿唐代宫殿建筑风格,造型庄重古朴。</p> <p class="ql-block">  我拾阶而上,踏入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殿堂,在新年的映衬下,它显得愈加神秘。当走进博物馆那一刻,一股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超大的弧形墙壁上,一幅楚秦文化漆器壁画映入眼帘,瞬间将我带入千年古泽云梦的辉煌历史画卷中。</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5000余件,涵盖了石斧、石刀等各种石器,及青铜礼器、兵器、陶器、日常生活器具等。</p> <p class="ql-block">  步入“古泽风华”展厅,其由六个单元组成:古泽晨曦里的沧桑云梦;南土传奇展现了云梦在古代的重要地位;楚国别都里的王城风采、大秦重镇;在岁月长河中感悟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它以云梦历史发展为脉络,以历史文物为载体,系统展示出云梦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我听从了内心的声音:“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我们将要到何处去?”穿越千年,荆楚寻根。</p> <p class="ql-block">  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是三苗部落奋力开拓之地;先秦时期,这里是南方铜料北运之路,还是郧国故里、楚国别都、秦朝禁苑;汉晋时期,江夏郡治设于此,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劳动创造,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云梦的历史记忆,它们粗糙的表面,记录着远古先民们的辛勤劳作;简单的形制,蕴含着人类智慧的最初萌芽。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传递着人类发展的不屈精神。透过它们,让我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蒲骚是湖北省应城市的古老的地名。公元701年前在此发生了一场战争——蒲骚之战。据说当时楚军突发奇兵,一举击溃了郧军,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使得楚国在这里的军事影响力显著增强,不仅增强了楚军的战斗力,也为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的历史发展及其后续的扩张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  荆楚大地,雄伟壮观,秦始皇争霸天下,统一六国,先后两次南巡到达云梦。始皇驰道,即横贯东西与纵贯南北的两条驰道交汇于云梦境内,成为中国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  南巡始皇的雕像再现了当时情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马车上的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手臂前伸似在挥斥方遒,指挥千军万马,又似在展望无垠的疆土,志在必得。他有着对统一大业的执着追求,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担当,尽显一代帝王统一天下的雄心与霸气。</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来到“奇光异彩”展厅。湖北云梦县是目前我国出土秦汉特别是秦代漆器最多的地方,保存完好,品类齐备,造型精致,纹样繁复,文化内涵丰富,是云梦灿烂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  漆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战国秦汉时期,我国漆器艺术空前繁荣,当时漆器产量之多,品种之优,制作之精,分布之广,其中秦代漆器在品类、造型、工艺等方面都有了飞跃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p> <p class="ql-block">  除了玻璃制品,漆器是我最喜欢的一类工艺品。伫立于展柜前,那些漆器带着岁月的痕迹,静静展示着它们曾经的辉煌:或许曾装点过贵族的宫殿,见证过奢华;又或许曾陪伴着寻常百姓,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p><p class="ql-block"> 每一件漆器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每一道线条,每一种色彩,都仿佛是历史的笔触,描绘着千年故事,尽管风云变幻,却依然以一种优雅的姿态留存于世。它们提醒着世人,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人类对美的向往和创造的精神永不磨灭。</p> <p class="ql-block">  云梦县被誉为“秦简圣地”和“简牍之乡”。“秦简圣地”展厅是必游之地。</p><p class="ql-block"> 宽阔的厅里展出三件国宝级文物,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简书。</p> <p class="ql-block">  第一件国宝级文物是睡虎地秦简,曾上过央视的《国家宝藏》。</p><p class="ql-block"> 1975年在云梦县楚王城外的睡虎墓地出土竹简1155枚,残片80枚,简文近4万字,反映了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方面信息,其中大量的法律文书是我国发现最早且最完善的法典,入选了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大考古发现”。云梦睡虎地的秦简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其数量庞大,保存完整,是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入选“故宫《国家宝藏》文物特展”,“《何以中国》文物特展”。</p> <p class="ql-block">  第二件国宝级文物是郑家湖木觚,是“中华第一长文觚”,全文约700字,记载了楚国谋士筡(tú)游说秦王停战的事迹。 其形制罕见,内涵丰富,记录了这位官员对和平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第三件国宝级文物是秦墓木牍家信,即“中华第一家书”,大意是:当时正在秦楚交战前线的士兵“黑夫”和“惊”是关系兄弟俩,用木牍给家人写了封信,向母亲、兄长问安,汇报他们正在淮阳打仗,并向家人报平安。</p><p class="ql-block"> 一封尘封2200多年的家书如今我们再读它,依然能感受到真情在文字里流淌,也真正体会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辛酸与期盼。</p> <p class="ql-block">  凝视着写在狭长的竹片上古老的字迹,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亲情。或许写信之人在笔触落下的那一刻,心中满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那一句句问候,那一声声叮咛,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此刻它已悄然走进了我的内心深处。是啊,故土离愁、孝悌情深、家国情怀,都被浓缩在短短的527个字里,我从中深深感悟到中国人心中的家与国,更有秦汉简牍的历史温度。</p> <p class="ql-block">  云梦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汉孝子黄香传承孝文化,“百善孝为先”千古流芳。《三字经》有记载:“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黄香的孝顺行为不仅温暖了父亲的身体,更温暖了人们的心灵,成为历史上孝顺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厚植文化,润泽心灵。 博物馆里过大年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那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清晰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不仅领略了云梦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受到了古老文明的强大魅力,无疑增强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这个蛇年春节,因为有了它们的陪伴,变得更加充实、更具意义。它们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我在文化的滋养下,迎接新的一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谢欣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文/摇曳英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摇曳英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音乐/wish</p> <p class="ql-block">分享更多精彩👇</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wsbb38" target="_blank">诗意打卡庆元旦,别样风采迎新年</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