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人的年,是由时间、空间、物质形成的综合体,比之,外国的朝圣节有着更多的智慧和从容。</p><p class="ql-block"> 首先,从时间上有着365天的准备期,这年跨过,就预备着下一个年的到来,每天都充满着朝拜、憧憬、希冀、渴盼、喜悦,比之外国的朝着一个方向,几万人同时簇拥膜拜有着难得的悠闲与淡定。</p><p class="ql-block"> 从物资上,中国人自古谨记“民以食为天”,许是自古灾荒兵乱贫瘠苦难,每个节日都把吃作为头等大事,咬春、粽子、月饼、饺子、汤圆、炸糕,各个季节有各个季节的代表作品,到了年庆,更是从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的食谱,包括家人的食品和远祖的祭祀用品。正是年年如此,每年迎祖拜祖祭祖送祖,在庆祝丰收喜悦的同时,数念远古与今宵,不忘来时路,走好今日路,祈福来年路,一年又一年,如溯游的鱼儿,注入了中国人的基因,恒久不变。</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在冬春交季,具体是在哪一天,那是记年专家的事,要是在遥远,就听隔壁的大村连着响鞭炮了么,要是响了,约么就是过年了。</p><p class="ql-block"> 再往后,物资极大丰富后,年就是个记忆了,没有了连夜在煤油灯下缝制新鞋的身影、没有了连夜转着小磨嗑睡的学生、没有了天还麻麻亮就放笤帚疙瘩的碾盘、没有了站在锅台前等待炒瓜子花生时渴望的眼神,也看不到摸黑偷点别人家旺火的孩子,不见了早上在大户人家院里院外拾小红炮、小绿炮奔跑跳跃的快乐小男孩。。</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年成为一个符号、成为一个分水岭,年后人潮游向蜂涌的城市,就业打工交友结婚饮食男女,过年时节大自然的循环唤起人群刻在基因里的记忆,回游返哺叙旧昵喃温存,一年又一年。</p><p class="ql-block"> 这年,除了鞭炮声没有往年的热烈了,春晚一年比一年吐槽的多了,初一早上老幼相携拜年的稀少了,还有每天的快手抖音娱乐节目层出不穷、美团饿了么随时为你送上美味食品、节目采访时老大爷老大妈说出的我们每天的生活相当于过去的过大年,这年变了,是深变了,你品,你细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