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岩画:探寻壮族文化的神秘瑰宝

一江日月(睡蟲)

<p class="ql-block">花山岩画,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驮龙乡耀达村花山屯北面的明江东岸,是壮族文化的瑰宝和标志。</p> <p class="ql-block">明江的发源地是十万大山北面的防城港市上思县未军隘,自东南流向西北,经防城港市上思县、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流入左江。明江全长315公里,流域面积6441平方公里,是左江最大的支流。</p> <p class="ql-block">这幅巨大的岩画临江而立,气势恢宏。岩画采用赭红色的赤铁矿粉与动物脂肪调和绘制,内容涵盖人物、动物和器物三大类,总数超过1800个图像。人物图像简洁明快,动物图像生动传神,器物图像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祭祀场景。</p> <p class="ql-block">花山岩画由骆越人绘制,创作于战国至东汉时期,距今已有约2000年的历史。它是骆越人巫术活动的遗迹,记录了当时庄严而又欢快的祭祀场景。岩画的绘制不仅展现了骆越人的绘画艺术成就,还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图腾崇拜以及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力量的歌颂。</p> <p class="ql-block">1963年,花山岩画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它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花山岩画所在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如今,花山岩画不仅是研究古代骆越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著名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