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丈母娘走了</p><p class="ql-block"> 王茂平</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农历腊月廿五,出奇的风和日丽,本该是挺开心的日子;因为它是丈母娘的九十九岁寿诞,可她老人家却在五天前匆匆的走了,实在让人心痛!</p><p class="ql-block"> 说匆匆,也并非匆匆;因为她如此接近期颐之高龄了,近期身体又每况愈下,加之又不幸摔断了两条股骨,疼痛不止,全身浮肿,上肢尤甚。可上周星期五晚上九点,我俩曾与大舅与之视频,得悉她老人家身体有所好转,食欲增了,呻吟少了,精神多了。因刚躺下,故没敢打扰她。我心里窃喜:老人家准能避过寒冬,那达期颐或能过九十九岁的诞辰,这肯定有望了。按乡下人习俗,老人身体有恙,生日往往不敢张扬,先前总是让他(她)默默的过去。可今次她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作为她的亲人怎么不为她庆祝一番呢?因此,我当时即拨通我二女儿的电话,到时一定要请假从中山赶回来和我两老一起去看看外婆,她也万分欢喜,欣然应诺。殊不知,这一如色彩鲜艳的肥皂泡,色彩虽美,却瞬息破灭。不出两天(大寒的前一天),却突如其来的传来了噩耗,怎不叫人心痛!</p><p class="ql-block"> 说心痛欲裂,也不尽然,因为是喜丧。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固有一死,帝王将相也罢,达官贵人也罢,任谁也免不了的,何况是一介草民(百岁老太)呢?人生若到了失能的地步,病魔缠身,疼痛煎熬,往往生不如死,度日如年。走了,岂不是人生的一种解脱吗?据说庄子,其妻死了,失去了他的终生伴侣,他却鼓盆而歌。”歌曰:“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再后来,庄子觉得自己真的要与造化者相游了,他的心情很平静。五十二篇古本《庄子》佚文说:庄周病剧,弟子对泣之。应曰: “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先不得免, 何贪于须臾?”</p><p class="ql-block"> 可庄子人家是圣人,能看破生死,达到了如此上乘的境界。不要说我等凡夫俗子,就是达官显贵亦不能至焉。娘亲死了,我妻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一把鼻涕一把泪,失声痛哭。她一声声的泣,一句句的诉,哀其母一生之多艰,疼其母晚景之凄凉,诉之己没法尽女儿之孝道。自己七十后,身体大不如前,近期本就脚痛、牙痛,与丧母之痛交织在一起,辗转发侧,彻夜难眠……</p><p class="ql-block"> 丈母娘生于公元1926年腊月廿五,出身农村家庭,没进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箩,但性情温和,又出脱的十分漂亮,长成后早早就嫁了英俊的岳父,与之相亲相爱,琴瑟和谐,相濡以沫,共同经营这个虽贫穷却温馨的家庭。他们一生共生了七个孩子,四女三男,养育成人五个(三女两男)。我妻派第三,乳名“三鸡‘’。家公家婆走得早,丈夫出门在外,家里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操持,拉扯大五个孩子多么的不容易,而后又为孩子的婚姻大事成家立室操碎了心,还为两个儿子带娃,垂暮之年还协助儿媳妇带曾孙,带了一代又一代,将自己的微弱之光,无私地奉献给家人,奉献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p><p class="ql-block"> 丈母娘对我不薄,在阶级抗大化的年代,为了她三女儿(“三鸡”)的幸福,她敢于打破传统的观念,支持女儿选择真爱,千方百计说服老伴,得以让其女儿与我这个“落魄书生”最终成为眷属。我们婚后,两老对我俩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丈母娘更为贴心。当得知我大女儿上中专学费没有着落时,她不惜自己的那点养老钱慷慨的借给我,以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更为难得的是,她两老能将我的幺女儿从不襁褓中接过去,一泡屎一泡尿含辛茹苦地代我俩將其抚育,直至七岁,个中之艰辛与慈爱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她六十八岁那年,老伴不幸离她而去。因了这个,她呼天抢地,哭成泪人。但对上天如此捉弄,她老人家只能认命了。对她的不幸遭遇,我俩深表同情,鉴于两个儿子都工作在外,她一个人独居故里,于是她乐意与我俩一起生活;尽管我原先的住房逼仄,他却不嫌弃。一是因为孙子孙女已随母念书,用不着她带了;二是走了老伴,过于孤独。故乐意住在我家,一住就是十有二年。一年中,只有到旧历年,她才回故里过年,烧香拜神,住上十多天不等。直至幺舅回老家建房那年,他们才想起老母,被叫回去帮忙。</p><p class="ql-block"> 岁月是一把杀猪刀,晚年的丈母娘,头发白了稀了,牙齿没了,腰弯背驼了,大病没有,小病缠绵,一次次疗理,一次过关斩将,岁岁年年,年年月月,过了一年又一年,从而达到人生的峰巅——几近期颐。她因一次不幸摔倒而折了两条股骨,而最终走到生命的尽头——定格在龙年大寒的前夕,离她的诞辰,仅一步之遙。鸣呼哀哉!</p><p class="ql-block"> 我的丈母娘,对我这个百无一用的“书生”疼爱有加,十多天前她已被折磨得像个瘪三,连她的亲女儿“三鸡”(妻孑乳名)都不认得,惟读认得我这三女婿:“你——你是——是我——茂平。”丈母娘虽然走了,但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友善待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但愿天堂上没有病痛,丈母娘她老人家羽化而登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1.24初稿</p><p class="ql-block"> 2.3改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王茂平,笔名俗子、王老吉等。广东省化州市人,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作协会员,茂名市教育作家协会理事。著有诗集《初吻诗神》、散文集《流淌的歌声》、教育文集《春华秋实》等。曾在《诗刊》(增刊)、《华夏诗报》、《新世纪文坛》(《广东文坛》)、香港《流派》、《广东教育》、《茂名文苑》、《茂名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有诗文入选《中国散文大系》等多种选本,并多次荣获各级征文奖。</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