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胜地 (1.6) 海南三亚黎族槟榔谷

不老松沉默是金

<b>度假胜地 (1.6) 海南三亚黎族槟榔谷</b> <b>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创建于1998年,地处北纬18°位于保亭县与三亚市交界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景区坐落在万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槟榔林海和古木参天、藤蔓交织的热带雨林中,规划面积5000余亩,距亚龙湾海岸26公里,距三亚市中心28公里。<br><font color="#39b54a">槟榔谷位置</font></b><br> <b>槟榔谷景区成立于1998年,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海南原住民传统文化。黎族纺染织绣、竹木器乐演奏技法、打柴舞、黎族妇女的文身绣面等一批濒临失传的黎族苗族传统技艺和正在消失的海南本土文化现象,被槟榔谷旅游区精心的保存了下来。</b> <b>景区距三亚市仅28公里,交通便利,可于三亚市区乘坐旅游专线大巴、或开往保亭、五指山方向的城际班车,在槟榔谷景区下车即到,仅需40分钟;也可乘坐出租车或参团前往参观游览。</b><br><b><font color="#ed2308">20190112我于游览了</font><font color="#39b54a">黎族槟榔谷</font></b><br> <b>2015年7月,槟榔谷荣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作为中国首家民族文化型5A级景区,槟榔谷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十大最佳电影拍摄取景基地,分别获国务院、文化部、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等多项国家荣誉。<br><br><font color="#ed2308">2019年1月12日我打了一个出租车直奔</font><font color="#39b54a">黎族槟榔谷</font></b><br> <b><font color="#39b54a">非物质文化遗产村</font>由12个古老的船形屋组成,还有一条文化长廊,其中展示的是黎族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b> <b>接下来是展示<font color="#39b54a">黎族纺织</font>业发展的博物馆</b> <b><font color="#39b54a">无纺馆</font>:其中收藏着海南岛黎族祖先穿的第一件衣服“<font color="#ed2308">见血封喉树皮衣</font>”,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展示了树皮衣的制作方法。</b> <b>麻纺馆:其中讲述了黎族人进入纺织时代使用的纺织工具、原料等,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r><font color="#39b54a">棉纺馆</font>:其中的蜡像展示的是黎族棉纺的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是中国最早进入棉纺织时代的民族。</b><br> <b><font color="#39b54a">宋代织图</font>.MP4</b> <b><font color="#39b54a">龙被馆</font>:其中收藏了一幅世界上最大的龙被,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末时期的,已获得世界纪录证书。槟榔谷是世界上收藏龙被最多最全的。</b> <b><font color="#39b54a">黎锦展销中心</font>:其中有两位黎族阿婆向大家展示黎锦的制作技艺,并将附近村庄老人织的黎锦放在此处销售,这些黎锦在2009年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证</b> <b><font color="#39b54a">甘什黎村</font><br>大型原生态黎苗歌舞<font color="#167efb">槟榔·古韵</font><br>别致的舞台被茂盛葳蕤的大树簇拥着,就像是每个黎族村寨里都有的那一片宽阔地,村里的老人们乘凉于此、孩子们玩乐于此、青年们对歌于此,节日的庆典也举行于此……高处金字塔形的茅草屋,便是隆闺了,在每个口耳相传的美丽爱情故事里,都有"<font color="#167efb">夜探隆闺</font>"的篇章,那是阿哥的勇气和自信,也是阿妹的内心的小小期许吧。舞台上水车悠悠,转动的是岁月,日出日落,更改的是时光,不变的是村落里世世代代的淳朴和善良。置身于原生态大舞台,宛然如回到了那古老的村落,恨不得自己化身为身姿曼妙的少女翩翩起舞,抑或身手矫健的青年攀上高入云霄的槟榔树。<br>悠扬的古乐伴着一首多么清新的歌谣,欢快的曲调,干净的声音,让人忍不住心旌摇曳。这旋律是从山涧直流而下的清泉渗入心灵。蜚声国际的黎族<font color="#167efb">打柴舞、舂米舞</font>,生动的将黎族生活展现在舞台之上;最原始的钻木取火、自制的黎族乐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font color="#167efb">黎锦纺织技艺</font>也被巧妙地融入歌舞演出。《槟榔·古韵》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演出的完美结合,<font color="#39b54a">《槟榔·古韵》</font>是情不自禁的千年穿越。</b><br> <b><font color="#39b54a">保亭槟榔谷</font>-海南本土文化聚集地<br>保亭槟榔谷-纯朴的少数民族风情。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这里当然保存着最原始、最淳朴的黎族风情。拉龟、射箭、荡秋千、攀藤摘花、挑山栏过河、过独木桥等体育项目,鼻萧、椰乌、吹树叶等乐器表演,唱歌、跳竹竿舞等娱乐项目,射鱼等生活方式,织锦等手工技能无不体现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br><font color="#39b54a">纯朴的少数民族风情</font></b><br> <b><font color="#39b54a">传统文化廊</font>.MP4</b> <b><font color="#167efb">原住民文化守护天堂</font><br>槟榔谷执着于对原住民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全力保护以及大力弘扬,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20个项目,槟榔谷就展示了其中10项。谷内的黎族传统文化博物馆里,珍藏着整个海南岛最齐全最珍贵的黎族各种民间文物、见证黎族发展历程的种种器皿和图片,是一部生动恢宏的"黎族人历史教科书"。<font color="#167efb">纺染织绣、竹木乐器演奏技法、打柴舞</font>、黎族妇女的<font color="#167efb">纹身绣面</font>。本土居民最大的特征是"雕题离耳"。所谓的"雕题"就是<font color="#167efb">纹脸</font>,即在脸上刻图案;"离耳"就是耳朵上佩戴大的耳环。在槟榔谷,具备这些基本特征的海南人处处可见,成为一道珍贵的人文风景线。</b><br> <b><font color="#39b54a">绣面纹身阿婆</font><br>这些濒临失传的黎族传统技艺和正在消失的文化现象,被槟榔谷人呕心沥血地保护着,坚持着,必将使其在新的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民族的精髓得以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而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在进入槟榔谷这个民族文化的守护天堂时,也纷纷被"真正的海南主人"谱写的这一段民族传奇所折服。</b><br> <b><font color="#39b54a">龙船石</font><br>龙船石,长4.6米,宽1.6米,高1.5米,重24.8吨。相传上古时期,一群孩子在海边嬉闹,不慎惹怒龙神,被滚流冲至远方,从此与亲人隔海相望,每年三月三,亲人们会往海里洒下山栏酒,表达深切思念。感动了龙神儿子亚元,化作龙舟,将孩子带回团圆。龙神一怒之下淹没村庄,亚元救出黎民百姓,待风浪退去,精疲力竭化作“龙船石”。为纪念亚元,村民供奉起龙船石,祈求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b><br> <b><font color="#39b54a">黎族美好的未来</font></b> <b><font color="#39b54a">告别景区</font></b> <br><b>衷仁保<br>2025年2月3日于<br>南昌大学寒舍</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