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奥地利维也纳冬日之旅:历史与艺术的交织Part II

Yixin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9日,周日清晨,零下三度,鼓励自己出去跑步,顺便看看街景。</p><p class="ql-block">维也纳老城边缘普通民居。</p> <p class="ql-block">汉德瓦萨之家(德語:Hundertwasserhaus)是奧地利艺术家佛登斯列·汉德瓦萨在维也纳建设的一处公共住宅。汉德瓦萨在1972年出演一次电视节目时曾称自己的梦想是建一座和植物一起生存的家。1977年,时任维也纳市長对汉德瓦萨发出邀请,请求他建设一座人类和自然共生的公共住宅。这座建筑中1983年开工,1986年完工。現在这座住宅是维也纳的著名景点之一。(摘于Wikipedia)</p> <p class="ql-block">也许天气太冷,没有仔细打量这座外形奇特的建筑,没感觉有什么特殊的美感。 </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市内运河边</p> <p class="ql-block">时间有限,没有继续跑到多瑙河边。返回旅馆,收拾停当,寄存了行李。 </p><p class="ql-block">发现美景宫就在旅馆附近,于是决定第一站先去美景宫美术馆看看。 </p> <p class="ql-block">穿过美景宫花园旁的入口通道,2015年拜访维也纳时的回忆涌上心头。 当年我曾经早上到美景宫花园跑步。 </p> <p class="ql-block">零下三度,好冷呀! 花园免费对外开放,有人跑步,也有人散步,当然大多数人是游客。 </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上美景宫。 </p><p class="ql-block">上美景宫 (德语:Schloss Belvedere) 是维也纳老城南部的一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宮殿。曾是哈布斯堡王朝将军欧根親王 (Prinz Eugen von Savoyen (1663–1736)) 的宮殿。在欧根亲王去世后,于1752年被卖给皇后玛丽亚·特瑞莎。現在的宮殿是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的所在地。奧地利欧元20 Cent 硬币使用上美景宮作为图案。</p> <p class="ql-block">在花园中部背对上美景宫眺望花园下部。下图右侧背景中的圆顶建筑是下美景宫。两座宫殿之间直线距离650米。 </p><p class="ql-block">美景宫花园是宫殿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一部分。1700年购买这块土地后开始兴建,1725年花园完工。 </p><p class="ql-block">花园分上中下三部分,拥有12座喷泉。 </p> <p class="ql-block">在花园中部眺望上美景宫。 </p><p class="ql-block">上美景宫的海拔高度高于下美景宫大约23米,花园由北向南,微微上坡。 花园里的雕塑表现的则是从希腊神话众神之地奥利匹亚山中的地下世界里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希腊神话中奥利匹亚山地下世界的妖怪Sphinx</p> <p class="ql-block">美景宫</p> <p class="ql-block">一楼的大理石大厅</p> <p class="ql-block">上美景宫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1875年某日火车进站维也纳西北火车站的场景。此火车站在二战中受损严重,1952火车站被全部拆除。 </p> <p class="ql-block">法国画家Claude Monet 莫奈的作品:厨师</p> <p class="ql-block">梵高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古斯塔夫·克林姆 Gustav Klimt, 维也纳画家最知名的作品“吻”</p> <p class="ql-block">Klimt 画的一名富商夫人的肖像画</p> <p class="ql-block">印象派作品一般远观会更美</p> <p class="ql-block">在上美景宫眺望花园和维也纳老城</p> <p class="ql-block">美景宫大理石厅</p> <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期的奥地利最高峰海拔3798米的Großglockner。 这幅画应该是奥地利最早的阿尔卑斯山区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的这幅画竟然藏于美景宫!</p> <p class="ql-block">弗朗茨一世 (1745年10月4号加盟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与公爵玛丽亚·特瑞西亚。</p><p class="ql-block">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的配偶都没有被加冕成为皇后,在奥地利只享有女公爵头衔。<span style="font-size:18px;">玛丽亚·特瑞西亚 (</span>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 <span style="font-size:18px;">却拥有且真正执行执政权力</span>,是哈布斯堡家族史上唯一女性统治者,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直系血脉最后一位统治者,统治范围覆盖奥地利、匈牙利王国、克罗地亚、波希米亚、特兰西瓦尼亚、曼托瓦、米兰、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及帕尔马。</p> <p class="ql-block">Carlone Saal 中心设立的金属拱门是由瑞士园艺艺术家Ugo Rondinone设计作品:拱形的园艺风景</p> <p class="ql-block">Carlone 厅的顶部立体壁画保存完好。 </p> <p class="ql-block">上美景宫参观结束后,前往维也纳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日光中的维也纳大教堂, 感觉没有那么不可亲近, 屋顶上色彩缤纷的砖尤为引人注目。 </p> <p class="ql-block">看着这高塔,第一个念头就是能爬上去看看吗?</p> <p class="ql-block">抵达维也纳大教堂已经下午三点。 据了解大教堂可参观的4个部分分开售票,大教堂免费参观的只是北面侧殿的一部分,教堂中殿和南部侧殿需要购票进入。 地下墓地不能随意出入必须购票由工作人员组织参观者团体进入。南塔高136.4米,只能步行攀登上塔。 北塔68.3米设立了电梯,也可以单独购票。 全票25€, 四个部分都参观需要3个小时。 大教堂主体收费部分只开放到16:30,免费部分开放到19:00。 售票员根据时间建议我不要买全票,因为我已不可能当天完成参观所有收费项目。 我选择了大教堂主体和南塔。</p> <p class="ql-block">天黑前先去南塔上看风景。 南塔于1359年4月7号奠基,1433年完工。 此塔高136.4米曾经多年是欧洲最高的教堂塔楼。 </p><p class="ql-block">南塔入口!</p> <p class="ql-block">一共343个台阶,游客可以爬到67米处的火警哨口。 </p> <p class="ql-block">爬楼梯途中一处休息区</p> <p class="ql-block">南塔上眺望维也纳老城</p> <p class="ql-block">教堂屋顶上的砖太漂亮了!</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塔的南方,可以看到老城外的美景宫</p> <p class="ql-block">从南塔下来购票进入教堂主体, 这是奥地利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南部侧殿, 高度22.4米</p> <p class="ql-block">中殿面向入口处。入口上部可以看到巨大的管风琴,有近8千4百根风琴管。 </p> <p class="ql-block">中殿面向祭台。 中殿长107.2米, 高28米。 教堂三殿总宽72米。 </p><p class="ql-block">中殿末端铁门外有很多游客在排队等待拍照。 我在中殿参观拍照时,一想到我会影响到那么多其他游客拍照,就感觉压力山大!</p> <p class="ql-block">红色大理石洗礼池</p> <p class="ql-block">洗礼池位于一个8边形的哥特式小教堂, 又被称为圣卡特琳小教堂, 这个小教堂于1395年修建完成, 自17世纪起用于举行洗礼仪式。 </p> <p class="ql-block">圣母玛利亚与幼童耶稣,这是整个教堂最受关注的雕塑。 </p><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原本是彩色的,但是被数百年来雕像前燃烧的蜡烛给熏成了黑色。 </p> <p class="ql-block">腓特烈三世(德語:Friedrich III, 1415年9月21日—1493年8月19日,生于因斯布鲁克,卒于林茨)的棺椁。<span style="font-size:18px;">腓特烈三世是</span>哈布斯堡王朝罗马人民的国王(1440年—1493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52年加冕)。他是哈布斯堡第四位德意志国王和第一位神圣罗马皇帝,也是最后一位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p> <p class="ql-block">主殿祭台</p> <p class="ql-block">主殿的祭台装饰完全是巴洛克风格</p> <p class="ql-block">北部侧殿的祭台</p> <p class="ql-block">教堂东北侧殿最著名的建筑和雕塑就是这个中世纪管风琴的基座。</p> <p class="ql-block">基座下的人像就是建筑师Anton Pilgram, 他将自己塑造成当时大学中的教授形象。 这个管风琴基座于1513修建完成。 现在中世纪的管风琴也已不存在。 </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的步道台也是一个杰出的后期哥特式作品。 人世间的种种,比如四季,被嵌入装饰中,所有的人世间的一切在步道台绕柱旋转而下,象征着神职人员在走上步道台是绕柱而上,拥抱天主教信仰,摒弃人世间一切牵绊。 </p> <p class="ql-block">步道台的扶手上有蟾蜍和其它代表邪恶的动物,但是在扶手顶部有一座小狗的雕塑,代表守护清明,驱除邪恶诱惑。 </p> <p class="ql-block">16:30后大教堂收费部分就不再售票,但是已经进入的参观者可以继续逗留。</p><p class="ql-block">离开前在看看这宏伟的中殿。</p> <p class="ql-block">教堂附近老城有一个著名的钟: Die Ankeruhr, 据说每个整点里面的人物会移动会有音乐。 </p><p class="ql-block">零下三度,我和其他游客一样在钟下等待,但是晚上5点,钟并没有开启音乐模式。 有点失望,但是我又有了一个再次拜访维也纳的理由。 </p> <p class="ql-block">音乐钟附近有一个婚礼喷泉,也是情侣们热衷打卡地点。 </p> <p class="ql-block">老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老城某街景</p> <p class="ql-block">19号晚上从旅馆提取了行李,前往机场与同事客户汇合,两位先生从德国不同的城市飞往维也纳,我们一起前往斯洛伐克。</p> <p class="ql-block">在斯洛伐克现场工作节奏非常快,晚上与客户和团队聚餐,我再次吃到了念念不忘的烤牛肉排骨, 非常美味!斯洛伐克物价比维也纳和杜塞只稍稍低一点点,菜品质量非常好! 据客户介绍,斯洛伐克一些餐馆也供应德奥典型菜式,比如猪肘子,菜品比德奥两国的一些餐厅更好。 </p> <p class="ql-block">在维也纳渡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p><p class="ql-block">期待下一次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