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孝友南乡旧梦图,堪称完美。比肩清明上河图。从题拔上来看,时间上有出入,张孝友这副画,不是原创,是根据家藏旧画,进行深加工创作而来。原来作者应该是与光绪帝比较熟悉的人,在清末动荡不安的时代,空怀一身技艺,无处施展。曾经与废帝光绪一同游西山(时间应该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到后来沦为倒卖画作为生计。创作此画时间为甲申年(1944年),此时作者60多岁。现代的张孝友当时才9岁,明显不是原创作者。怀疑是跟随光绪戊戌变法死忠也,随着光绪帝死,流落燕郊,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年纪大了,雄心壮志已失,忆起儿时旧忆,作画亦是回忆,并不是为了卖钱而已。有点壮志未酬的感觉。图中光绪七年,应暗指作者生辰1882年。</p> <p class="ql-block">跋文:我家江南的祖屋,前门临街,后院傍河。枇杷门巷种满了桂花和牡丹,窗台上摆放着翠绿的盆景。读书闲暇时间,可以垂钓取乐。官府抓逃犯烧了我们家的房子,居无定所,只能暂居西门外。学富五车,没有施展的地方,碌碌无为,不能吟诗作画,为了生计,到处奔波,浪迹天涯,大多在湖山僻水之际。(有空闲想作画时)余生已到晚年,此时清已覆亡25年了。记得与废帝(光绪戊戌变法失败被废)游西山,坐退谷,饮流泉,我母亲剥茶叶蛋食之。时方大饉,相共唏嘘默然。转眼之间已过了五十年了,生平所阅世事,耳闻目睹百年风云变幻。旧人已逝,只能在梦中相见。常言道,狐狸衰举步蹒跚,还会回到自己出生的山丘,更何况是人呢?</p> <p class="ql-block">予南冠北囿,孑然一身,无所遗后。南方旧宅已不在,回到故土已不再奢望,只能终老燕郊。表达了作者自叹不如一只老狐狸,死前还能蹒跚回到自己出生的山丘终老。作者亦是一个落魄老人。与现在的张孝友,根本就不是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图中最醒目的一座酒楼名叫“甬江庆元酒店”。甬江是宁波三江之一,“庆元”则是宁波的古名。此图繁而不乱、长而不冗,市井生活与建筑景物有序融合,生动逼真,让人觉得熟悉而亲切,仿佛就是小时候自家门口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