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盘北游击大队的后勤工作</p><p class="ql-block">作者:黄初荫</p><p class="ql-block">黄初荫先生简介:</p><p class="ql-block">作者黄初荫先生,今盘州市柏果镇土城人,黄姓是土城的大姓望族,祖籍江西。其父黄玉琉曾任民国时鸡场坪区区长,被地方恶霸勾结歹人所害,时年幼,后考入盘中时称大威寺就读,毕业回乡,1947年7月7日,黄竹青、赵映邦、滕新铭等11人在泥阿都景星寺开会,研究调整加强武装力量。吸收黄初仲、黄初荫等7人参加革命。黄初荫参加革命后主要负责盘北游击大队的军需。解放后,先后在云南省曲靖市公安大队工作,猛者中学、土城中学任教离休,返聘为土城朝阳小学名誉校长。参与撰写了《盘北游击大队队史》和《拖长江的变迁》等书。其家可称盘州市柏果镇土城教育世家,子黄兆一为盘县二中名师,孙辈亦有从事文教工作者多人。黄初荫先生是盘州市柏果镇土城有名的乡贤。</p><p class="ql-block">盘北人民反蒋武装的后勤工作,从筹建部队时就很重视,黄竹青与几位负责人和安伯山同志研究了多次,决定动用安伯山的蓄积购买枪支、弹药。部队集中时,用黄竹青家的粮食供给,部队分散活动,由各中队设法解决。1948年上半年,黄竹青用安伯山多年的蓄积,买得美式小卡槟、大卡槟枪、二十响、步枪30余支,子弹几千发,组织起40余人的武装队伍。为了筹建部队,枪枝、弹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p><p class="ql-block">(一)发动群众筹集资金购买武器:(1)动员有枪支而又对国民党不满的20余人出枪支援革命;(2)1947年黄竹青以“红帮”大爷的名誉,在土城、坪地、鸡场坪、果裸座、猛者召开“红帮开山立堂”大会,号召与会人员筹款购买枪支、弹药,口号是:“保家卫国,抵抗敲榨勒索。”会后买得各种步枪300余支,子弹7000余发;(3)借用枪支。动员战士们向有枪支的亲戚朋友借枪30余支;(4)收缴一些豪绅、地霸的枪30余支;(5)打仗缴获长短枪90余支。</p><p class="ql-block">(二)粮食供给。(1)1948年10月22日,土城武装暴动后,黄竹青将部队集中于大田头、土城一带山地活动,这段时间的给养,全由黄竹青家供给,他将现有粮食200余石(约6万斤左右)送给部队作给养。1949年1月,盘北人民反蒋武装转移到云南省宣威县海岱冲后,一段时间食粮非常困难,黄竹青同志将他放在大田头、马过河等地的粮食,用自己原喂养的六、七匹大马驮运到海岱冲孙家小碉头分给各中队。后期由宣威地下党解决,按部队实有人数,出具领条,按照指定粮库,向管粮人员领取粮食;(2)各中队设法解决一部份,在大营、土城活动期间,动员战士们回家吃饭,限定时间回到部队。</p><p class="ql-block">(三)动员战士们自带衣服行李。战士们从参加盘北人民反蒋武装那天起,穿上一件破旧衣服行军打仗,在外时间长了,衣服破了,裤子通了,宿营时抓紧缝补,补了穿,穿破了又补。衣服、裤子脏了,在村寨宿营没有换洗的不敢脱洗,只有利用野外宿营天气晴朗的机会,避开过路行人,脱下来躲进箐沟里清洗晒干穿上出来。部队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但由于政治工作做得好,指挥员、战斗员同吃同住,任何人也不特殊,所以部队的生活虽然艰苦,战士们的战斗情绪仍然是旺盛的。</p><p class="ql-block">部队转移到云南省宣威县境内活动期间,粮食由宣威地下党解决,但一段时间解决菜金有困难,由部队设法解决。黄竹青与安伯山商量,将他家过去积蓄下来的银元、公宝银子、金条变卖成钱送给部队作给养。积蓄用完了,安伯山同志就在宣威海岱冲兔场街上出售玉镯、金戒子、金耳环、金项链、银膀圈等,卖得的钱送给部队作菜金。安伯山托人回大营出售马过河100余石、拖猫地10余石、薄基地5石多的田地产业,将卖得的钱全部送给部队作给养。</p><p class="ql-block">(四)医务工作。盘北游击大队建立后,没有医生、没有医药,在缺医无药的情况下,战士们生病、打仗负伤,送回家或在当地请中草医生治疗,病好、伤愈后归队。</p><p class="ql-block">为了部队的供给,黄竹青同志想了很多办法,不仅将他家的粮食全部送给部队,而且将安伯山过去积蓄下来的公宝银子、银元、一小布袋金条、金首饰、六、七匹大马全部送给部队做给养。黄竹青问安伯山,部队又没有菜金了怎么办?安伯山说,没有菜金,卖我的金首饰,所得银元送给部队作给养。</p><p class="ql-block">1949年2月,盘县人民反蒋武装编入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正式改名“盘北游击大队”,和宣威支队二大队,给养由支队供给。1949年8月1日,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六支队二十七团一营”后,部队的供给由团部解决,营设军需,连设事务长,排设供给员。</p><p class="ql-block">粮食供给:由军需按实有人数持领条去团部指定的粮库领取粮食,按各连、排实有人数分发。</p><p class="ql-block">菜金:团部规定,每人每天2分钱,有条件时,每人每天5分或一角,由团部供给处按各营实有人数分发。营部军需分发到连。</p><p class="ql-block">团部规定,发给战士们少量零用钱,每人每月2角。炊事员4角,饲养员4角。</p><p class="ql-block">逢年过节,宿营地群众给部队送来猪肉、豆腐、青菜、白菜、辣椒、小瓜等改善生活。</p><p class="ql-block">服装:由支队司令部供给处统一制发。每人一套兰色服装,羊毛毡一床,绣有五角星、八一字样的黄色羊毡帽一个,斗笠一顶,米袋子二根,水壶一个。</p><p class="ql-block">医务工作:团部设立卫生队,营设卫生员。医药由团部分解决,重病员、伤员送支队司令部西泽、者海后方医院治疗。</p><p class="ql-block">枪支、弹药由团部配发。</p><p class="ql-block">盘北游击大队,从建武装以来,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每到一处,做到秋毫无犯,有时给养未到,战士们宁愿饿肚子,也不肯向群众伸手,但黄竹青同志,想尽千方百计的办法,也不肯让战士们忍饥挨饿。由于政治工作做得好,战士们在艰难的战争岁月中,战斗情绪仍然是旺盛的。</p><p class="ql-block">来源:</p><p class="ql-block">盘北游击大队</p><p class="ql-block">盘北游击大队队史</p><p class="ql-block">中共盘县特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p><p class="ql-block">编者按:盘州市原盘县是革命老区,早在1935年4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九军团一部从水城进入盘县,部队分别在普古、上苏座、岔沟、岩脚、小河边等处宿营。23日,经鸡场坪、龙潭口、滴水岩、爬坡嘎、关口、江上(盘关)离境入云南。1935年4月22日,红一方面军三军团一部从普安县旧营进入盘县,经三官营、祭山树等地到保全堡的鹅毛寨宿营;另一部于23日从兴义县补西进入盘县。两部于保全堡汇合后,于24日经鹅毛寨、响水、威箐转入云南。</p><p class="ql-block">1936年3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二军团从云南省宣威县(现盘州市柏果镇五一)七甲进入盘县(现盘州市柏果镇)土城。次日,分三路进占盘县(今盘州古城)。3月29日,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由云南省平彝县(今曲靖市富源县)后所经胜境关进入盘县亦资孔(今盘州市亦资街道)休整。3月30日,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肖克、王震、张子意、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在今盘州古城武营“九间楼”举行重要军事会议,史称“盘县会议”。会议根据中央红军总部电报指示精神,决定放弃原拟在南北盘江建立根据地的意图,抢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北上抗日。4月1日,红二、六军团离盘县境向云南进发,扩红中,盘县今盘州有700余名青年参加了红军,如老红军张其生等。</p><p class="ql-block">从1942年到1949年解放前夕,中共云南、贵州地下党组织均在盘县发展有党员,在盘州古城和农村部分地区开展抗日宣传和组织武装斗争,其中,盘县境有龙腾霄领导的盘南游击团和黄竹青领导的盘北游击大队。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四五团解放盘县,并参与了剿匪反霸的战斗,和盘县新政权的成立建制。</p><p class="ql-block">盘北游击大队组织序列</p><p class="ql-block">盘北人民反蒋武装暴动指挥部</p><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于今盘州市柏果镇大田头成立)</p><p class="ql-block">指挥:黄竹青</p><p class="ql-block">副指挥:陈旭、张家英</p><p class="ql-block">军事:赵映邦</p><p class="ql-block">宣传:滕新铭</p><p class="ql-block">军需:黄初荫</p><p class="ql-block">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盘北游击大队</p><p class="ql-block">(1949年2月编入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正式改名“盘北游击大队”)</p><p class="ql-block">支队长:高怀</p><p class="ql-block">政委:樊子诚</p><p class="ql-block">大队长:黄竹青</p><p class="ql-block">副大队长:孔晓楼</p><p class="ql-block">教导员:杨峰</p><p class="ql-block">副教员:蒋君穆</p><p class="ql-block">军需:滕新铭、黄初荫</p><p class="ql-block">一中队队长:黄绍武</p><p class="ql-block">副中队队长:黄玉啟</p><p class="ql-block">二中队队长:赵明海</p><p class="ql-block">副中队队长:张学道</p><p class="ql-block">三中队队长:赵映邦</p><p class="ql-block">副中队队长:张正文</p><p class="ql-block">四中队队长:温廷惠</p><p class="ql-block">副中队队长:温培贤</p><p class="ql-block">警卫队队长:黄绍尧</p><p class="ql-block">参阅了:《盘北游击大队队史》、《盘县特区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