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称:Dylan</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6230125</p> <p class="ql-block"> 我童年时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海南儋县(现儋州市)热作两院(原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试验场二队度过的。那时候我父亲在该队担任会计。二队的成员主要由客家人组成。客家人的饮食习惯和方式颇具特色。例如:客家人喜欢制作客家擂茶,每逢一些节假日或者有亲朋好友来做客时,他们就会制作擂茶,做好后除了招待亲朋好友外,还会热情邀请左邻右舍一起品尝。</p><p class="ql-block"> 作为小孩的我们,在客家人制作擂茶的时候,自然会对他们制作的过程感兴趣,因此对擂茶的制作方法也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首先,制作擂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擂”字上。做擂茶先要将许多茶叶放在一个研磨茶叶的擂钵中,用擂棍将茶叶细细研磨,整个过程是纯手工的,研磨成粉状时加入开水搅拌成碧绿色的茶汤。这个研磨过程就是一个力气活。</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研磨茶叶的器具。</p><p class="ql-block"> 其次,制作擂茶是一个麻烦活、技术活,工序多时间长。制作擂茶时,首先要买回薄荷、紫苏等五六种香草,将其与绿茶叶、芝麻、花生等一块置于擂钵中用木杵人工碾磨成泥,加滾水冲浆,又将花生、虾皮等炒好,再将萝卜干、韮菜等多种素菜切成细丁,炒起。食用时将茶浆、多种菜、米饭“大杂汇”泡于一碗,看之色香俱全,食欲大动,食之味蕾大开,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虽然不是客家人,但是生活在以客家人居多的连队,童年时代品尝擂茶的机会自然很多,对擂茶的味道也记忆深刻。</p><p class="ql-block"> 长大步入社会后,离开了童年成长和生活的地方,有好多年没有再品尝过擂茶的滋味。然而,那种铭刻在心的擂茶味,却始终挥之不去,内心深处总还惦记着这一口。</p><p class="ql-block"> 再次品尝擂茶的愿望在我们班中学毕业二十五周年聚会时终于得以实现。因为班里有一位客家同学会制作擂茶,在同学聚会时她在家里制作擂茶款待大家,一群同学在她家里既是擂茶的品尝者,也是帮忙制作者,体验了制作擂茶的不容易,更加感受到擂茶的美味可口。因此,从那时起,历次的同学聚会,在她家吃擂茶宴,就成了我们班聚会的保留节目。</p> <p class="ql-block"> 我班中学毕业25周年时的擂茶宴。</p> <p class="ql-block"> 我班同学毕业30周年聚会时的擂茶宴。</p> <p class="ql-block"> 我班同学毕业40周年聚会中的擂茶宴。</p> <p class="ql-block"> 我班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中的擂茶宴。</p><p class="ql-block"> 这精心制作的擂茶,让记忆中的味道,越来越香浓。</p><p class="ql-block"> 品擂茶,品的是童年的记忆,记住的是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