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美篇号:4245947<div> 广西之旅(十七)<br></div><div> 离开灵渠我们到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纪念园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境内,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脚山铺阻击战旧址所在地。纪念园主要包含纪念馆和纪念林两部分。<br> 进入纪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馆内陈列主题为“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共分为七个部分。<br></div></h1> <h1> 第一部分 战略转移踏征程:介绍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抗日救亡,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苏区开始长征,其他各路红军也相继实行战略转移。</h1> <h1> 第二部分 血战湘江突重围:介绍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两岸与国民党军展开殊死决战,突破敌军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确保中央领导机关和中央红军大部渡过湘江。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是长征这部壮丽史诗的一个重要篇章。 </h1> <h1> 第三部分 伟大转折定航向:介绍红军经过血战突破湘江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红军领导人坚持与“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进行斗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h1> <h1> 第四部分 浴血奋战勇向前:毛泽东等党和红军领导人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率领各路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粉碎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一个又一个胜利。红军战士浴血奋战、不畏强敌,勇往直前、斩关夺隘,置生死于度外,表现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h1> <h1> 第五部分 革命理想高于天:介绍红军将士怀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同心同德,坚韧不拔,前仆后继,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战胜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险,展现出气吞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h1> <h1> 第六部分 胜利会师开新局:各路红军在战略上团结奋战、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共同北上,于1936年10月在陕甘宁地区实现红军主力大会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有了新的根据地和出发点,开启了中国⾰命的新阶段。<div> 第七部分 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革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br></div></h1> <h1> 耸立在广场的红军长征大型雕塑:红军魂。</h1> <h1>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悲壮的一战,关乎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战后,桂北地区遍布红军战士的遗骸,当地百姓冒着危险将他们掩埋,现在这些遗骸被安葬在了这里,每一块石头和红旗下都是一位烈士的遗骸。</h1> <h1> 纪念园内反映红军长征的雕塑。</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