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庙,刘老道(乙巳年正月初五)

止戈为武

<p class="ql-block">摄影</p><p class="ql-block">董福林</p> <p class="ql-block">董福林爱好摄影,真是超级勤奋。几乎在群里每天都能看到他的新作品。</p> <p class="ql-block">今天他拍摄的太阳庙,让我看了忆起许多往事。因为这座庙就在小岭子上。</p> <p class="ql-block">说起小岭子,它应该是穿越龙首山最早的通道。龙首山恒亘在铁岭城东,由于老高中的建立,才后开发了南大岭。南大岭经过多次开发,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想当年,陡峭峡窄,又是沙石路面,有高中学生骑自行车进城,滑倒摔伤,曾被省教育厅发文通报。那时候小小铁岭还是偏北,上学的高中生多数都走小岭子。</p> <p class="ql-block">后来城区向南发展,才有了现在真正的南大岭。而过去的南大岭几乎让人看不上眼了,小岭子就更不用提了,几乎断了行人通过。</p> <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读书的龙山二校就在龙首山下,上山玩是常有的事。龙首山除了我们孩子,几乎没有人上去。山上慈清寺里没有和尚,却有一个习武的老郝头,光头长髯,收小孩子做学徒。学费不多,没钱给点粮米也行。我们老师讲了,不让去学武,加之我也不爱好武术,就没跟他学。但陪同学们一起去玩,看他们跟老头比划过。</p> <p class="ql-block">小岭子在龙首山主峰北侧,从庙后下来,就是小岭子。当年小岭子坐北朝南有一个太阳庙,全是青石建筑,小门楼也不大,几乎没有人出入。</p><p class="ql-block">庙里也有一个老人,号称刘老道,蓄全发,留长髯,灰袍加身,标准的道士打伴。</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经常穿越小岭子,到东郊外挖野菜,所以常能看见刘老道。看到他都是在干活,有时候是在菜园子里劳动,有时候是在拾柴火。有一次看到他从山上往下拖一根青石条,后来才知道他在山下的小河沟上修了一座小石桥。小石桥虽然不大,但凭着一己之力,把它修成了,怎么说也是不容易的事。这事在当时民间传为美谈,铁岭老人没有不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文革之初,破四旧的时候,太阳庙被毁了。这次修成之后,我也去参观一下,但总觉得有点隔离之感。用的都石头,搞这么宏伟,谁拿的钱呢?不知道。看见了三两个人,不知道是否道士,也没打招呼。想起了刘老道,真有物也不是人也非的感觉。</p>